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鋼炮
百鍊鋼成繞指柔的事已經不可考,但天子提出的將鐵塊熔為鋼錠的方法,通過坩堝鍊鋼法已經實現了。
如今天子又說直接將鐵塊熔煉成鐵水,那便是比制瓷還要簡單了。
將鐵塊融化成鐵水,畢懋康和宋應星之前也做過,現在新軍用的鑄鐵炮便是如此生產出來的,但要說直接熔化出來的鋼水,倆人還是有所懷疑。
鋼鐵不都需要鍛造嗎?
但如今看到這液態的鋼水從熔爐的出口流了出來,畢懋康激動地不禁要賦稅一首。
但倆人高興了沒兩天,這成型的鋼材卻出了問題。
模具中成型的刀劍等兵器,再經過鍛造之後的實驗中,卻比生鐵還要脆,跟之前的坩堝鋼更是沒法比。
將這個情況給天子奏報了以後,朱由檢也耐不住性子,火急火燎的趕到了西山。
其實對於有液態的鋼水流出,朱由檢還是很高興的,能把鐵塊熔煉成液體,說明西山鋼鐵廠的冶鍊水平已經踏入了工業化的道路。
而關於鋼鐵韌性不足的問題,朱由檢知道那是鐵元素和碳元素配比不合適的造成的,在他前世調研鋼鐵廠的時候,聽人說起過。
為了煉坩堝鋼,西山之前屯了大量的石墨礦品,只要不斷的實驗,肯定能找到合適的比例的。
朱由檢到了西山,首先肯定了畢懋康、宋應星以及鋼鐵廠技工普工的工作,然後才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鋼材太脆的原因。
這讓畢懋康和宋應星瞬間放下了心來,兩人之前都認為是工序的問題,以為需要大改,但此時確定是配比的問題,那就好解決多了,只要不斷試驗就行了。
而且按照天子的指示,根據不同的需要,還可以製成不同韌性的鋼材,朱由檢還指導畢懋康和宋應星按照配比給鋼材標號,以區分不同的用途。
等到了五月底,大明乃至世界上第一爐合格的平爐鋼水終於流了出來。
因為事先鑄炮用的鐵質模具早已成型,所以十日以後,大明歷史上第一門用鋼水直接澆灌鑄成的鋼炮便成型了。
關於鐵模鑄炮,早在西山鑄造第一門炮的時候,朱由檢見到當時的工匠用泥坯鑄炮便覺得有些不妥,後來了解到因為陰乾的需要,需要數月才能製成一門炮時,朱由檢徹底無語了,當即便提出了鐵模鑄炮法。
朱由檢提出鐵模鑄炮法並不是基於後世的見識,而是覺得泥模鑄炮需要陰乾浪費時間,為嘛不用鐵模,而且後世的模具各種各樣的都有。
既然泥模太慢,為嘛不換一換,基於此,朱由檢便隨口提出了鐵模,沒想到倒是隨口就成就了新式的鑄炮法。
當然這其中還經過了畢懋康和宋應星不斷的琢磨,和工匠的一次又一次的實驗。
其中複雜歷程按下不表,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西山已經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鐵模鑄炮法,並成功的將鑄炮時間又半年壓縮到了一個月。
而隨着鑄炮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工匠技藝的熟練,主要是採用了朱由檢發明的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目前的鑄炮時間已經縮短到了半月。
而且鑄炮的鐵模除了開始時的三磅炮,後來又發展到了六磅炮和九磅炮。
當然在平爐鍊鋼法成功以前,鑄炮多是三磅和六磅炮為主,再大的九磅炮就已經不符合朱由檢野戰炮的要求了。
一門九磅炮重達六千斤以上,加上輪子則超過了八千斤,平地上還需要六匹馬拖動,速度更是龜速,要是翻山越嶺,基本就沒戲了。
不過九磅炮能將八斤重的鐵球發射到兩里之外,在加大裝葯的情況下,極限射程能達到三里,威力確實不小,用來守城還是可以的,野戰就是拖累了。
而且一門炮需要六匹馬,十個輜重兵,六個專業炮手來伺候,這規模着實大了點。
朱由檢想要的火炮其實是輕型火炮,自重最好不超過一千斤,兩匹馬就能拉着跑,必要時四個士兵也能推得動,如此機動性才能達到野戰的標準。
而射程最好能達到兩里之外,射速最好能保持一分鐘一發,如此威力的火炮才能應用到戰場上。
當然朱由檢記得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期的拿破崙炮便符合自己的要求。
朱由檢記得自己前世看過一個米國內戰時的紀錄片,十二磅的青銅炮才三千多斤,而且熟練的炮手可以做到一分鐘兩發甚至三發。
但因為大明實在缺乏銅這種貴金屬,所以只能望銅興嘆。
而同等威力的鑄鐵炮就顯得太笨重了,基本沒有野戰的價值。
不過現在好了,隨着平爐鍊鋼法的成功,朱由檢終於可以用鋼來鑄炮了。
因為鋼的結構更堅韌,所以炮管便沒必要和鑄鐵炮那般太過厚重,重量自然就降低了。
用鋼鐵鑄成的三磅炮重量只有五百多斤,再加上鋼製的輪子,總重也不超過七百斤,兩個壯漢便能在平地上推動。
而六磅炮總重也控制在了一千斤,兩匹馬也能拉着跑,四個壯漢也能推得動。
這兩種型號的火炮基本就滿足了朱由檢對於野戰炮的要求。
因為炮身自重的降低,朱由檢覺得鋼鑄的九磅炮和十二磅跑也未必不能在野戰中應用。
火炮的口逕自然是越大越好,火炮的射程自然是越遠越好,所以隨着三磅炮和六磅炮的實驗成功,西山軍械廠便在研製更大口徑的火炮了。
因為朱由檢的歷史金手指,進入六月份以後,西山軍械廠和鋼鐵廠便晝夜不歇的開始鑄炮。
朱由檢對此不惜工本,硬拿銀子往裏砸,西山鋼鐵廠出產的鋼材也盡數拿來鑄炮了。
在研究平爐鍊鋼法和鑄炮的同時,朱由檢又開始了招兵買馬的進程,以應對很有可能爆發的己巳之變。
目前西山的新軍總共九千人,其中有兩千多屬於輜重、工程、醫療、炊事等兵種,真正的戰兵還不到七千人。
而這不到七千人的戰兵中,還有一千人正在貴州的大山中跟着鄭儒新推行改土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