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尾聲
數十年漂泊,無數次生死離別,葉雨卻如同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學不會去習慣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悲鳴。
三十四歲的葉雨,他年少,他奔波,他鮮衣怒馬。
道有千萬條,人們總喜歡擠在一條路上走。
路上的馬蹄印清晰可見,葉雨順着一路追趕。
累了,他就吃一點乾糧,渴了,他就喝幾口水,傷口痛了,他就咬牙忍着。
一天一夜,若不是胯下之馬累的幾乎虛脫,他根本不願停留片刻。
兩個時辰后,迎着曙光再次出發。
天蒙蒙亮時,晨風裏終於看見馬蹄揚起的塵土。
這是一道狹長的山谷,被兩側二十餘丈高的山夾在中間,是通往鏢局唯一的路,沒有小道能繞,沒有屏障可以躲避,葉雨就是在這裏追上兩百鐵騎的。
他還在斟酌自己是否能和過去一樣衝鋒陷陣時,二百鐵騎里就有人發現了他。
“來者何人,哪裏來,到哪裏去?”
“路人。”
“你用許國的刀,可是許國人?”
葉雨思索間,幾隻衛箭已破空射來。
他翻身下馬,以馬做盾,總算沒有受傷。
二百鐵騎訓練精良,引弓怒射,不一會兒就將葉雨的馬匹射成了篩子。
十名下馬的士兵右手持槍,左手持盾,緩緩逼近查看許國人是否死了。
十人圍近時,許國的刀客右手揮動了一下。
刀光如驚鴻閃電,兩顆人頭噴血飛起,刀客眨眼間佈滿殺意。
兩顆人頭還未落下,葉雨已奪過了一個盾牌。
衛國的滕盾輕便,耐用,箭不穿,刀不進。
就是靠着這個盾牌,葉雨為自己殺出了一條血路。
十人全部倒下時,他背部也多了一道刀傷。
刀上淌着衛國人的血,葉雨提着刀往前衝過去幾十步,如雨水般的箭已將盾牌射出了好幾個窟窿。
一半衛兵下馬,一半衛兵騎馬繞圓,整齊劃一,訓練有素,將他圍的水泄不通。
葉雨還沒忘記沙場教會他的東西,他看準了這是二百輕騎兵,沒有重甲護身。於是他盯着一個方位,揮刀拚命突圍。
只要攪亂他們陣腳,也許還能活着出去。
許國的刀客,力大刀狠,斬了七八人後,終於衝破了步兵的包圍。
這時,他彎下身子,施展開許國的斬馬術。
一刀斬了馬腳,馬上的人跌落時,揮手補刀,一氣呵成。
一連斬落七騎,有些後面的騎兵又被前面的殘馬絆倒,衛軍的陣腳瞬間就亂了。
頭領拚命嘶喊指揮戰鬥,在他鬥志昂揚的時候,許國的刀來了,就像一道飛起的閃電,來的好快。
頭領的頭並沒有落在地上,而是被葉雨抓住頭髮提在空中。
他在許國做步兵先鋒時也不知斬殺了多少衛國的將領,不知多少次讓無數衛兵跪在沙場繳械投降。奪得首級他立刻會大喊:“你們的頭領陣亡了,快投降!”
現在他說這句話時已沒有過去的狠勁,卻讓人更加為之動容。
也就在這時,葉雨來的方向響起了馬蹄聲,陣勢足有百餘人,也不知來的是誰。
葉雨感覺不妙,大喊:“快投降!”
衛兵們都停下了,只道這陣馬蹄聲必定是許國的伏兵。
他們知道許國的規矩,對待俘虜寬厚,對待頑命抵抗的人格殺勿論。
有人帶頭扔掉了馬刀和盾牌,馬上就有人跟着做。
葉雨還沒來得及鬆口氣,來者的聲音先到:“不準後退,違令者斬。”
都督率領一百餘人,浩浩蕩蕩開進了山谷。
葉雨問道:“將軍呢?”
都督冷冷道:“死了。”
葉雨已經料中。
都督望着遍地屍首,道:“為一個女人,值嗎?”
葉雨淡淡道:“你為了公主而屈身受招安,也不過是為了一個女人。”
“我只能裝作貪圖公主,若和衛國朝廷抵抗,我的山寨早就被移平。”都督嘆道:“你是條好漢,我不會拿顏先生一個女子為難你,說吧,怎麼了斷。”
葉雨道:“我已經放了衛王。”
“可你殺了軍師,還有家父。”
都督的佩劍是衛國最寬的一把劍,百鍊精鋼鑄成,雖不是衛國最鋒利,卻是除了衛王的佩劍以外最尊貴的。
劍指南方,衛國的大軍就開到南方,劍指許城,便有衛國的大軍圍城,所指之處必有血光。
這把象徵權利的佩劍極少親自動手殺人,僅有的幾個,也無一不是許國英豪。
現在這把足有手掌般粗的衛劍已經出鞘,襯着都督逐漸佈滿殺意的目光閃閃發亮:“此戰不為兩國,不為軍師,不為幫主,只是為了家父之仇。”
都督補充道:“我死了,你就能離開,我的人不會為難你。”
葉雨道:“那你帶這麼多人過來幹什麼?”
都督道:“是衛王的命令,他囑咐我一定要殺了你。但這殺父大仇,我一定要親手得報。”
葉雨肅然起敬道:“你是個大丈夫。”
都督道:“你也有仇人,一定能理解我。”
葉雨點頭:“我理解。”
葉雨拔出刀時,都督說道:“我的劍殺過很多許國的好漢,你要小心。”
葉雨滿不在乎:“我的刀也殺過不少衛國英雄。”
天下的規矩千千萬,當兩個男人拿起武器以命相搏時,往往只有一種規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都督的劍力道剛猛,劍氣縱橫,勢壓千軍,刀檔則斷,刀迎則傷。
他粗壯的臂膀拔劍時,葉雨就已經察覺不能與他硬拼,要贏在速度,贏在招式。
寬劍刺來,葉雨捨身向前,彎下身子向前探去,一招斬馬術的刀法砍了他右腳,順勢探到都督背後,回過身,一彈指間,許國的刀就從都督後面的脖子刺了進去,刀尖從咽喉處插出。
葉雨看見都督落在地上的劍上有血,才發現自己胸口在方才一招之間,被對方的寬劍划傷了。
刀拔出,都督就倒下,圓睜的雙目直到現在還不相信自己死了。
“厚葬你們的都督,願他是我殺的最後一個衛國人。”
暴雨傾斜,嘶吼而下。
刀客帶着傷,騎馬狂奔許久,他疼痛,他疲倦。
忽然,一個驚雷劈下。
彷彿老天震怒,馬兒受驚,一聲嘶叫后將葉雨摔在泥地,獨自跑走。
任由葉雨如何呼喊,馬兒也沒有回頭。
他滾落在泥潭裏,舊疾複發,他蜷縮着身子劇烈咳嗽,咳出了鮮血,額頭咳出了青筋。
胸口,左臂和背後的傷口裂開,鮮血淌入地下,他的疼痛與這雨水一同落在大地之上。
他不能倒下,大雨的盡頭有他想見的人在等他,他要去重逢,他要追趕上小木離開后整整十年的足跡。
騎馬要一天的路程,葉雨在大雨中整整走了三天。
黃昏,夕陽如一道神光照耀着鏢局,照耀着葉雨蒼白的嘴唇,破爛的衣衫。
他推開鏢局的門時,小木正在院子裏磨葯,暖暖的夕陽撒在她身上,安詳,平和。
小木看見這個衣衫襤褸的人忽然出現,她驚恐,她失措。
直到她的目光認出是葉雨時,葉雨的臉上才終於露出一絲寬慰的笑意。
然後他放鬆,接着就倒下去了,倒在了夕陽下,倒在了血泊里,倒在了重逢中。
他疼痛,他疲倦,他想休息。
金瘡葯如小木的素手,溫柔的纏繞在葉雨的傷口上,捂住鮮血。
葉雨兩天沒醒,小木兩天沒睡。
第三個夜晚,晚風輕輕吹起葉雨的眼皮。
他伸手時沒有摸到自己的刀,他彷徨,他恐懼。他無助的從床上彈起,驚動了一旁沉沉欲睡的小木。
“我的刀呢!?”
“在這裏。”
刀洗的乾乾淨淨,彷彿從未殺過人,不見鮮血,不見污垢,輕輕的被小木捧在手裏遞過去。
葉雨握住刀,他驚慌失措的臉色才安定下來,語氣仍像驚弓之鳥:“快走,這裏不能久留。”
小木柔聲道:“你快些躺下養傷,這裏沒有追兵。”
葉雨看見小木毫髮無損,才寬心:“真的沒有追兵?”
小木道:“你都昏迷兩天了,要有追兵,早就到了。”
葉雨道:“他果然是個守信用的人。”
小木道:“你說誰?”
葉雨道:“殺死將軍的人。”
小木驚道:“將軍死了?”
葉雨臉上沒有表情:“我也差點死了。”
“衛王呢?”
“活着。”
“他會不會再來找我們?”
“一定會。”
小木的臉上多了一層憂鬱的神色,葉雨道:“將軍讓我跟你說聲對不起,他很後悔這麼做。”
小木道:“這是我欠他的,我不怪他。但他不應該讓你去冒險,不應該要挾你。”
“都過去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人逼我去殺人了。”葉雨淡淡笑道:“我餓了。”
小木喜道:“你要吃什麼?”
“有饅頭嗎?”
“有,我再熬一鍋雞湯。”
“我能喝點酒嗎?”
小木想了想,道:“有一壇做藥引子的酒,你有傷,只能喝一點。”
這幾個白凈的饅頭,是葉雨十年來吃過的最乾淨的饅頭,沒有污垢,沒有鮮血。
他真的餓了,狼吞虎咽吃的很大口,若不是一碗雞湯下肚,他怕是會噎死。
小木道:“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葉雨搖頭道:“我不知道,你呢?”
小木道:“我也不知道。兩國大戰在即,你應該找個安靜的地方,把病養好。”
“曾經有個術士說,我的病活不過三十歲,現在多活了幾年,已經賺了。”葉雨道:“我也恨這病,若不是我這病,當年也不會害得你賣身換藥。”
小木道:“你還記不記得,那時我曾和你說過,想去看一看草原。”
葉雨點頭:“記得。”
小木道:“我們離開衛國,離開許國。我們去塞外,找一片安靜的草原,好好醫你的病,好不好?”
塞外,草原。
葉雨從不敢奢望那樣平靜的生活,現在對面的人已經把這生活的鑰匙遞到了眼前。
小木倒了兩杯酒,一杯給葉雨,一杯給自己,道:“如果你願意,我們就幹了這杯酒。”
溫潤的藥酒流過她細嫩的咽喉,她紅潤,她安靜。
她把杯子放下,葉雨還愣神看着自己,便道:“你不願意?”
葉雨連忙搖頭:“我只是從不敢想像能與你一起去塞外放牧。”
“我怎麼會不願意呢?”說完這句話,葉雨端起的不是酒杯,而是抱着酒罈,沒有一絲猶豫,眼神堅決,毫無保留的仰天豪飲。
“你有傷,怎麼能胡亂喝酒?”小木急忙搶過他的酒罈,發現葉雨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這一刻,他不在是個大男人,只是個終於迷途歸家的孩子。
他痛哭,但他不再孤獨。
迎接他哭聲的,是小木臉上兩行晶瑩通透的淚水,落在杯中,落在他們心裏。
迎着燭光,兩人相擁而泣,讓彼此的眼淚交融一起,彼此心中畫出同樣一副草原美景。
那是命運第一次對他們溫柔相待。
離開前,葉雨跪在湯劍離墳前磕下的頭,揚起的紙錢,是他對恩人最後的謝罪,也是對江湖的告別。
山腳下的幾個和尚正在做法,吟唱着地藏經,祈福兩國的蒼生太平。
梵音將一男一女的身影送落夕陽,將他們送出不再留戀的塵世。
塞外一望無際的草原,並不是葉雨的家鄉,卻勝似家鄉。這裏沒有許國人和衛國人,沒有戰亂,沒有恩怨情仇。只有風吹過牛羊的聲音,只有牧民祥和的生老病死。
縱使命運幾乎將他們化成灰燼,只要留給他們一絲真情,他們在辭世前仍願溫柔以待。
幾十年後,小木親手將葉雨埋在這片草原下,她的目光並沒有離別時本該有的不舍。
因為葉雨離世前許諾過她:來世,我們還能重逢。
相視一笑,葉雨安詳離世,彷彿這一生過的不曾有一點波瀾。
小木把最後一捧黃土灑下,葉雨臉上彷彿還帶着微笑,離別的凄美伴隨着他最後的一呼一吸。
幾年後,葉雨的墳旁多了另一座矮矮的墳作伴,墳下的人已分不出這究竟是重逢還是離別。
他們用一生的歲月,仍無法說盡重逢與別離之間的苦海。
那一天,下着毛毛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