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廊房四條

第13章 廊房四條

明朝太子的培養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其中出閣讀書是很重要的一項,該制度是太子專享,其他藩王不能有。

明朝是個很重視祖制的朝代,出閣讀書即承認太子地位是起源於嘉靖帝。

嘉靖帝篤信道教,相信兩龍不能相見的傳說,拒絕見他的皇子和立太子。

但卻讓他的長子朱載垕出閣讀書,並按太子的制度培養。

自此出閣讀書即承認太子的身份成為名義上的祖制。

故神宗朝國專本之爭時,大臣提議讓皇長子出閣讀書,即是一種即承認太子身份,又不明確提立太屬子的妥協方案。

出閣讀書還有一個特權那就是可以出宮,如當日可回來就不需要告知皇帝老子,如果當日不能回就必須向皇帝老子申請並被批准才可以。

朱慈烺倒是想去找找親老子,可惜多次要求覲見都被崇禎帝以各種理由拒絕。

這次他又弄出了這般大事可崇禎帝還是毫無動靜,這讓朱慈烺沉不住氣了,他必須再弄出一個更大的動靜來才可以。

“殿下,我們什麼時候出宮?”

第二日早飯後,東方芸笑咪咪的跑進書房,一身黑色的長袍將她襯的有了幾分男兒色,像是一個眉朗星目的俊少年。

朱慈烺看着女扮男裝的東方芸點頭道,“嗯,還真不錯!戴上文士巾有了幾分書生模樣。”

東方芸很臭美地說道,“底子好長得俊,扮什麼就能像什麼!”

“你還真不謙虛!”朱慈烺笑着說完,又問道,“多少人出去?”

東方芸一邊迫不及待地推着他向外走一邊大聲說道,“內侍六人,宮女七人,再加上你我兩人一共有十五人。”

住在鍾粹宮的人一共只有二十七個人,除朱慈烺和東方芸外,還有十五名宮女和十名內監。

只有八名年齡較小的宮女、內監和四名廚娘被留下看家,其他人全都穿了男裝跟着朱慈烺出宮了。

現如今的紫禁城與後世的紫禁城完全不一樣,天安門現在叫承天門。

出了承天門走過金水橋后是一條封閉的T形宮廷廣場,又叫千步廊,走完千步廊再出了大明門才算是出了紫禁城。

當今北京城最熱鬧的地方當屬廊房四條,廊房四條位於正陽門大街,建於明永樂年間。

發展到崇禎朝,又先後修建了廊房頭條、廊房二條、廊房三條、廊房四條。

廊房意為經營的店鋪,當時明朝的皇帝朱棣,鼓勵百姓發展工商業,於是在北京修建了很多的廊房。

除了正陽門大街這一塊,還有鼓樓、東四一帶也建有廊房,只是最熱鬧的地方還是正陽門大街。

明孝宗弘治元年,由於廊房衚衕里商業繁榮,出現了很多盜賊。

明孝宗就在廊房衚衕口修建了許多的柵欄,其中屬廊房四條修建的柵欄大,所以廊房四條又叫大柵欄。

出宮找熱鬧的最佳去處當然是大柵欄,所以浩浩蕩蕩地一行人也就去了大柵欄。

街道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廊坊的門面裝修有高端的、有古樸的,整個街道比很多影視劇中的古代商業街都要好了很多。

還有些商鋪高有五層樓,裝修的門面更是堪稱豪華,這一切要比朱慈烺想像的明末悲慘社會要好了一萬倍。

近幾年社會動蕩,河南、山西與湖北三地造反不斷,朝廷派大軍清繳,關外建奴韃靼更是隔三差五得就入關搶掠一番。

朝廷打仗需巨額銀糧充作軍需,但多年來只是對農民大肆盤剝,商稅礦稅已經有十幾年沒收取過了。

隆冬時節,天降鵝毛大雪,農民饑寒交迫,不堪困苦,流離失所。可城內居住的百姓生活似乎沒受到絲毫影響,兜售貨物的商人也都笑容滿面,營造出了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街邊的小販笑咪咪的替小孩子捏着糖人,大大小小的食店酒肆里,還不到午時就賓客如雲了。

今日還下着雪,可也沒減少這裏的熱鬧氣氛,過往客商與行人也沒有減少多少。

街道上的行人絡繹不絕,街道兩旁琳琅滿目的店鋪,多是一居一室排列,為了更好地吸引客人,店家都把能夠吸引人的商品擺在門口的街道上。

叫喊聲、買賣聲、兒童嬉遊聲不絕於耳,眾人錦衣暢遊,歡快無比。

朱慈烺感嘆道,“大明國家很窮,卻是藏富於民,京師到處都是有錢人啊!”

東方芸並沒有完全理解這句話,只是自顧自地說道,“就是下雪了,要是不下雪就更熱鬧了。”

一旁的雨化田聽到東方芸的話輕輕笑了下,心裏暗道,下雪才是最好的,心裏同時盼着今日能夠有驚無險的平安回宮。

“看到好吃的就都嘗一點,今日我請客。”

東方芸拍着自己鼓鼓的荷包甜甜地笑着,如此對眾人說道。

可眾人對她的話卻沒有任何的反應,都老老實實地站着,沒有一個人伸手要錢的。

他們這些人剛進鍾粹宮的時候,就看到了永生不敢忘的一幕。

後院的雪地里橫七豎八的躺滿了姿態各異的奴婢。

他們當時的恐懼是難以用文字描述出來的,待在鍾粹宮的每一日都是兢兢戰戰,如履薄冰。

好在,幾天相處下來,又發現太子殿下是個好說話的人後,才膽大了少許,空閑的時候也敢圍坐一起拉呱嘮嗑了。

有時太子興緻好了,還給他們講故事,如《紅樓夢》、《聊齋》等特別吸引人的故事。

他們這些人尤愛聽《紅樓夢》,要是實在不過癮了,纏着太子多說一回,太子也會滿足他們的要求。

朱慈烺笑道,“你們都別撐着了,芸姐兒可是個有錢人。”

那些宮女與內監們這才敢圍了過來,紛紛伸出手掌等着拿銀子。

東方芸一點也不小氣,每人給了半兩碎銀子,然後一行人沿着一個個小吃攤的路線嘗過去。

朱慈烺不用花錢買,每次都是東方芸買了先嘗一點然後再給他吃,好似他才是跟班一般。

有道是下雪不冷化雪冷,有風吹來也不覺得冷,整條大街都是熱火朝天的感覺。

吆喝聲、唱喏聲、拉客聲、討價聲、爭吵聲,聲聲入耳。

“爺,有賣花燈的。”

“爺,這花燈做得好,精緻得很,要不買兩盞吧?”

東方芸在彩色花燈面前挪不動腿了,她畢竟只是十多歲的孩子。

進宮后又有朱慈烺赴百般寵着,所以宮裏的無數規矩在她面前失效了九成九。

朱慈烺拍了拍身上的雪說道,“下着雪,你不買傘買花燈?別人都打着傘,唯獨你提着一對花燈?”

東方芸不高興地嘟嘴,然後又繞着他嘟嘟囔囔地說著,“花燈漂亮,掛在鍾粹宮還能添喜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史上最強明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史上最強明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廊房四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