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石泉城(1)

第111章:石泉城(1)

上一章我們提到劉敏和火爺爺來到石泉城,遇到兩個人物使她大跌眼鏡;可你知道這兩個人物是誰嗎?鄭重其事地告訴你,他們一個折御忠,一個是李繼遷。

簡而言之,折御忠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折家軍;傳統戲劇中楊家將的佘太君就折家軍中女流。

而李繼遷是西夏國的奠基者,也就是李元昊的爺爺。

這兩個舉足輕重的人怎麼會在羌人聚集的石泉城出現?那當然意味着接下來的正邪搏殺。

折御忠不就是劉敏在玄幻七進院演繹公孫大娘劍器舞時那個不停地喝彩的少年將軍嗎?

沒錯,就是他,他就是折御忠,那時候折御忠是在璇璣洞修鍊功夫。

折家軍是北宋一朝驍勇善戰的民族英雄,折御忠為折家軍第三代的中堅人物。

既然提到折家軍,那我們就得難於繞行的啰嗦幾句了。

趙匡胤以武將出身謀奪了後周柴家天下,他吸取了唐朝、五代時期藩鎮作亂的歷史教訓,極力抑制武人勢力。

故,有宋一朝武將始終處於文人的壓抑之下;很少能走到政治權力的頂峰。

趙匡胤的重文輕武治國方略是一把雙刃劍,在保持政局的相對穩定的同時卻造成宋朝軍事上的積弱;始終沒有擺脫外族的侵擾,興起於黑龍江邊的女真人滅亡了北宋;趙構建立的南宋持續一百多年後又被蒙古人滅亡。

所謂亂世出英雄,大宋朝雖然在軍事上積弱;但在與外族長期作戰的過程中,造就了諸多名留千史的抗敵名將。

家筆下的《楊家將》、《岳飛傳》有之,請注意是而不是歷史;這批是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文學的虛構成分,使楊家將、岳家將更加豐滿逼真才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使婦孺皆知。

所以一提起宋之名將人們往往就想到楊家將和岳家將,殊不知大宋朝真正的將門世家是當時名滿天下卻默默無聞的折家將和種家將。

折家將前後延續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則歷史更加悠久;折家將堪稱華夏第一將門世家。

種家將延續了五代終北宋之一朝,《水滸傳》上面提及的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說的就是種家軍。

折家將起自五代時期的名將折從阮,折家原系鮮卑族拓跋氏之後裔;也就是說折家是北魏的皇室。

有意思的是西夏皇帝李元昊自稱自己是拓跋珪的後裔,那麼也就是北魏皇室。

如果這種可能成真的話,那終宋一朝北魏拓跋珪的兩個後代可是兄弟鬩牆,同室抄戈。

拓跋珪又名拓跋開、拓跋什翼圭,字涉珪,鮮卑族,南北朝時期北魏開國皇帝,北魏道武帝。

拓跋珪為代國國王拓跋什翼犍的孫子,代國被前秦所滅后,拓跋珪寄居在獨孤部長大。

淝水之戰後,前秦崩潰,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內蒙古興和縣)復國,繼位代王;不久遷都代國原故都盛樂,同年改國號為魏。

當時,北魏強敵環伺,西有匈奴,北有柔然、高車,東有後燕,南有獨孤部,北魏是其中最弱小的一支力量。

拓跋珪合縱連橫,先後擊敗匈奴、柔然、獨孤部,最後攻滅實力最強的後燕,稱雄華北。

擊敗諸強敵後,拓跋珪於公元398年正式定國號為魏,同時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改元天興,即皇帝位。

拓跋珪即位皇帝后,勵精圖治,學習漢制,建立官制,鼓勵開墾,極大的加強了北魏國力,為北魏統一北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拓跋珪由於長時間服食五石散,導致性情逐漸暴躁,殺戮之心大起。公元409年,由於皇次子拓跋紹之母賀夫人有過失,拓跋珪準備處死她,被拓跋紹的刺殺身亡,年僅三十九歲。

折家軍既然和西夏國的建立者屬於同一個族群,但折家軍二百多年來一直是正義力量的代表;西夏國主卻扮演着叛逆擾民,惟恐天下不亂的角色;自然就是孬種。

而這一次折御忠趕來石泉城,就是要粉碎李元昊先祖李繼遷的一個陰謀。

折家是鮮卑族拓跋珪的後代,為雲中(山西大同)大族武將世家。

折家軍的先祖折從阮自後晉、後漢、後周以來一直以府州(陝西府谷縣)為根據地,為中原政權鎮守西北;屢敗契丹。

周世宗時,折從阮為汾寧節度使,其子折德扆為永安軍節度使,父子俱為邊關主將。

第二代折家將是折德扆、折德願兄弟。折德扆是長子,少時從軍,以勇猛善戰知名。

北宋初年,兄弟二人鎮守府州抵禦契丹人,屢次破軍殺將,折德扆年輕時就已經擔任永安軍節度使,負責府州軍務。

折德扆有一女嫁給了名將楊業,此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家將最著名的是折德扆之子折御勛、折御卿、折御忠兄弟。

折德扆死於任上后折御勛領汾州團練使、權知府州事後改任泰寧軍節度使,太平興國二年卒。

折御卿協助其兄統領部眾,屢有戰功;淳化三年以軍功升任府州觀察使,淳化五年拜永安軍節度使大敗契丹大將韓德威,斬首五千餘級;韓德威“僅以身免”。

不久,折御卿病重,韓德威欲乘機報仇,率眾來襲;折御卿抱病出戰。

史載:“其母密遣人召歸。御卿曰:世受國恩,邊寇未滅,御卿罪也。今臨敵棄士卒自便,不可,死於軍中乃其分也。為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兩全!言訖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歲。”

折御忠是折御卿的弟弟,折御卿去世時他四處求仙學道;來璇璣洞就是學習兵法和武功的,沒想到竟然遇上劉敏表演《公孫劍器》舞;兩人便就有了第一次接觸。

折家軍的第四代最知名的是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

折惟信作戰勇猛,折惟忠善治軍,折惟昌智勇雙全,射術精湛,屢建奇功。折惟信、折惟昌皆戰死沙場,折惟忠亦死於永安軍節度使任上。

折家將第五代主要有折繼世、折繼祖、折繼閔等,都是抗擊西夏的名將。

第六代折家將以折克行最為知名,他隨名將種諤抵禦西夏軍隊,“與西人戰大小百七十遇,未嘗喪敗,擄獲鉅萬萬。每出必勝,夏人畏之,益左廂兵,專以當折氏”。

第七代折家將有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適、折可求等人。

折可存曾隨童貫率軍鎮壓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折可適隨種諤征戰,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聯軍十萬之眾;是北宋西北邊境少有的大勝仗。。

第八代折家將中折彥質、折彥野、折彥文等俱為一時名將。

兩宋之交,天下大亂,折彥質率軍十二萬大戰金軍后隨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餘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章獻明肅皇太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章獻明肅皇太后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1章:石泉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