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聊點現實
如果説一個人倍受愛戴,那麼感受應該是愉悅的。如果説一個人倍受痛恨,那也不能夠空穴來風吧?
就像一束風甘願自由飄來飄去的張飄飄,不得不停在了現實的世俗面前。
張飄飄最早最初拜過位師傅,就是自由來去的風;這段過去,一直被她隱瞞着:“因為女子無才就是德的過去,這,並非什麼好事值得去説的。”
如果你做過一束自由飛翔的風,並且不費一絲力氣,你就能夠懂得自由的巨大魅力。
張飄飄曾相過一次親,對方倒是一位英俊少年郎。但是那時太年少了,她用着風的變化,令那位少年郎驚得大瞪雙目,以為張飄飄死去的他,竟然難過得出家當了和尚。
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天,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不管你的出發點是為了好玩,抑或是別有目的。
由那一天後,張飄飄無限愛好自由。那縷微風一直飄蕩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直至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張飄飄漸漸開始恢復人形的那一天,是因為世間人説了關於她的不動聽的話。“因為王子呀,並非愛上公主,才在公主過世后出家當了和尚。而是因為內疚。”
張飄飄為了舉證自己的論點,在被嚴格監督的回復了人形。
世間原本有無數優秀的痴男怨女們,都在某一天傷痕纍纍后,化作了微風。但是,能夠以風的形態存在的,卻不多。如此得天獨厚的,那是因為張飄飄的師傅是玉帝的某位嬌縱任性的女兒,並且還得了玉帝的某樣寶貝的緣故。
張飄飄曾經相親的那位對象,是家裏排行第二的一位公子哥:“世間人都稱他為二皇子。”至於,他是怎樣的一位二皇子,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一個人做了漫長的微風后,在遇着危險環境之時,也是會受點傷、挨點痛,然後遭點難的;在遭受磨難后,記憶就會受點傷。
張飄飄結過一次婚,對象就是他。至於和尚是否能夠娶妻這個問題,那就不是世間人操心的問題了。因為即便是出家人,也是有他的劫難,也有他過不去的坎;都説:“解鈴還須繫鈴人。”世間每一個人的存在,可以被理解為“醫”與“葯”;當到了你為葯治病的時候,醫好病患,也就成了你存在的目的。
張飄飄因為這,人生歷練很淺;等於在十多歲的年紀,因為一次相親,就了結了。通過這件事,就是要警告世人:“不要用好玩甚至是玩樂的心態,不負責任的去對待另一個人。因為那都是債,未來都是要償還的。”
曾經有一位個性極度嬌縱的姑娘,她蠻橫的對待了自己的相親對象:“倒置她與對方十幾輩子的糾纏。至今天,還未能化解。”
那姑娘曾説:“怎麼可能有那樣的男人?我那種態度,就是拒絕,他難道不懂?”
如果真的是拒絕,也該是理性的跟對方講清楚,而不是耍橫。
張飄飄當年相親,其實並不是想死在對方眼前,而是想讓對方明白自己究竟有多瘦。過度的瘦弱,其實就是病;豈知,因為那幾天又滴水未沾,直接就假死了。
也許一個已婚婦女的存在,驚擾了世間。張飄飄遭受了難以承受的來自方方面面的指責、漫罵與坑害。當然,與此同時,也多出了很多為情傷、為情苦的世間男女。
張飄飄就不明白了:“愛情與婚姻的存在基礎是什麼?為什麼那麼經不住考驗?甚至根本就不是考驗,怎麼就為難了那麼多的男男女女?”
世俗里的張飄飄為什麼在?
因為張飄飄的“風”師傅呀?
老黃家嫁姑娘,因為對象不太好纏;所以,就尋了些人保駕護航。雖説,外面沒有人知道張飄飄有一位“風”師傅,但是,終歸還是被找着了。
女人婚姻的苦,男人們是永遠不懂的。
有些女子婚後,變了動物;幾乎占婚姻的50%以上。
有些女子婚後,成了荒郊野外的野花野草;也佔了婚姻的20%-30%。
另外的那些,都是自力自強的;但是,女子畢竟不是郎!
風師傅在婚後的苦,也許會化成各種形態,這呀,算不上侵權。侵權是指事實給別人造成了後果的。
婚姻的苦處,張飄飄懂得倒不多。
每一段婚姻的不足,主要是婚姻的雙方對現實認識的不夠,定的目標不切實際。
玉皇家公主們都認為權力是苦。所以,她們會不自覺的抵制權力。那麼,跟她們結婚的男子,如果過度的誇大權力,那麼,就像是碰到鋼板;問題是,女人這塊鋼板呀,又沒有真實鋼板那麼的強硬,容易受傷。每一位娶公主的男士,自然都是身強體健,並且精力充沛的,他們全身的力量沒處死,又尋不到良方,自然就如同困獸;久而久之,就對婚姻產生了怨恨,婚姻不幸就隨之而來。公主遭遇不幸婚姻,跟普通尋常女子是一樣的結果。
“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是有它可取之處的。至少,跟伴侶不會產生理想與目標的衝突。但是,一味的放縱,也會倒置不可調和的矛盾。
例如:“李家的夫人們,一代又一代的遭遇過了婚姻的挫折,後來也總結出了婚姻幸福的良方:就是無才無德任由丈夫自由的翱翔。但是如此,也出了狀況。娶李姑娘的郎君發現了自己在某一個領域無往不利,就獨愛那個領域。最後,擠進了夫人父親與兄弟的領域,形成了戰鬥局面。”
婚姻,只是原本單身依附於父母的男孩女孩們長大后,尋來的一個伴,然後鼓起了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勇氣。它從來就不是指功成名就,不代表功勛與建功立業。但是,通過婚姻,成長自立起來的男人,倒是能夠在擁有了自已區別於父母的獨立生活后,燃起理想的目標,達成他想要獲得的生活,也許有建功立業、也許有功成名就,甚至是其他的。
輪迴告訴世人,父母短暫的離去,需要的從來不是繼承他們財產的子女,而是暫時託管他們財產的子女。因為,每一個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一貧如洗、受盡磨難,也不希望那是他們的未來;更不希望為了父母的財產來日跟父母互相殘殺,未來又因為相同的問題,跟自己親生的孩子自相殘殺。
親情,就像是梯田:“最上面的一塊,是最初的父母開發的;接下來依次是他們孩子開發的。然後,一排一排,齊整的一路下去。”未來,我們不管走多遠、去到哪,那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直至,再一次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