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改弦易轍,誠心輔佐
周文博道:“那我就有話直說。奪嫡之爭,把朝局弄的錯綜複雜,許多人都被牽扯進來。目前,有實力競爭皇位的有九個皇子,他們背後都有大家族,各學派修士的支持,勢力很強。殿下是國公,不具備了競爭皇位的條件和資格,加上殿下背後的秦家倒戈支持七皇子,導致殿下勢單力薄。別說爭皇位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難說。”
“丞相是想讓我也爭一爭這個皇位?”李冷又怎麼不會明白周文博的心思呢。
魚,終於上鉤了。
“是,殿下雄才偉略無人可及,大唐交到殿下手裏,必將一統天下。”周文博非常認真說道,“的確,殿下是國公爵位,背後又沒有各個世家和修真學派的支持,但這些劣勢從某種角度來說,反而是一種優勢。”
周雯聽不懂,問道:“爺爺,這怎麼是師父的一種優勢呢?”
周文博沒有回答,而是直直看着李冷。
李冷笑了起來,這個周文博還真是膽大啊,又考驗起他來。
“很簡單,我們的這個聖上,他當初也是靠着發動政變奪得了最後的皇位,所以,陛下猜疑心十分重。”李冷淡淡說道,“他害怕有一天,那些勢力強大的皇子也會如他年輕時候一樣,發動政變把他趕下皇位。但我不一樣,我背後沒有世家和各家學派支持,孤家寡人一個,只能依靠陛下。這麼一來,陛下反而對我更加放心,我的機會也就更大了。”
周文博眼眸里都是欽佩和驚喜,十分恭敬說道:“十皇子殿下好謀略,一眼就看破奪嫡的本質。目前,八皇子譽王殿下、四皇子誠王殿下、七皇子太子殿下,還有大皇子榮王殿下,他們勢力最強,也都得到大唐五大世家的支持。可同時,陛下對他們的防範和猜疑最重,這反而會限制他們的發展。十皇子殿下不同,背後沒有世家和各個修真學派的支持,若十皇子上位,一不會威脅到陛下的皇權,二還可以牽制其他皇子的威脅。”
周雯道:“可是這樣一來,師父將來要奪得皇位那就困難的多了,他沒有世家和各修真學派支持,一旦陛下飛升而去,那這個皇位豈不是被那幾個皇子殿下所得。若這些人登上皇位了,師父的結局豈不是很慘。”
周文博哈哈笑道:“不爭便是爭,爭就是不爭,關鍵是看你怎麼爭,如何爭。如果十皇子殿下只是做一個孤家寡人,做陛下手上的殺人工具,那麼殿下最後的結局不是被陛下捨棄,就是被他人殺害。我讓殿下暫時不爭,是要殿下暗中積蓄力量,培植勢力,絕非消極應對。這才是不爭便是爭的精髓。”
周雯仔細想了想,還是不明白爺爺話里的意思。
李冷倒是佩服起這個老奸巨猾的三朝元老,他把朝局看的比任何人都要透徹,把各人的心思和人性看的清清楚楚,一言擊中要害。
周文博繼續說道:“十皇子殿下眼下最關鍵的,是要儘快恢復親王的爵位。皇子只有達到親王爵位,才有資格被冊封太子,繼承大統。可想要恢復親王爵位,在複雜的朝局下,的確是非常困難。唯一的辦法,是建立奇功。”
“師父該如何建立奇功?”周雯也緊張問道。
周文博沒有回答周雯的問題,而是看着李冷問道:“殿下怎麼想?”
李冷道:“想要快速建立奇功恢復親王爵位,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與大漢達成聯盟合約,共同對抗西域各族對我大唐邊陲的威脅。大漢經過一系列變法,國土統一,國力更是強盛無比。我們不與大漢達成結盟合約,就要面臨兩線作戰的風險,一旦元戎族再次發動猛烈攻勢,我們大唐絕對會兵敗如山倒,直接威脅到朝廷的根基。”
周文博道:“不錯,大漢與大唐世代戰爭不斷,前前後後幾百年,雙方都有死傷,兩國幾百年積累下來的仇恨,一時間是很難化解掉。所以,想要達成兩國結盟,那是無比困難,也是十分考驗一個人的智謀和手腕。”
“凡事事在人為,未必就沒有機會。”李冷淡淡說道,“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仇怨,也沒有永遠的同盟,只有永遠的利益。我倒覺得,兩國結盟的可能性會比較大,關鍵看派出去的使者敢不敢冒這個天大的風險。”
周文博點頭,問道:“這一個功勞,也只能讓殿下恢復郡王爵位,想要恢復親王爵位,還需要一個天大的功勞。殿下可知道另外一個天大的功勞是什麼?”
李冷道:“元戎族攻佔了我們北邊疆域三十城,這三十城對我整個大唐都至關重要,是抵擋元戎族鐵騎的戰略緩衝地。有了這三十城,元戎族鐵騎想要侵佔我大唐領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能夠收復北邊疆域這三十城,那麼我不僅可以恢復親王爵位,還可以在軍中樹立個人威信,重新掌控北邊疆域的兵權。”
“哈哈,當初殿下用北邊疆域兵權,換取譽王殿下的一時支持,實乃一箭雙鵰的妙計。”周文博一拍大腿,真心佩服李冷的謀略和膽識,說道,“沒了兵權,陛下對十皇子殿下放心,其他皇子殿下也不會把殿下當成勁敵,十分有利殿下把自己隱藏起來。同時,一個兵權,成功的把譽王殿下推到前面,讓陛下對譽王殿下有了提防和猜疑。”
“不過……”周文博十分擔心地說道,“這兩個奇功,都不是那麼容易建立。稍不留神,就是萬劫不復。出使大漢,九死一生,收復北邊疆域三十城,必定是慘烈的苦戰。殿下,你可有信心?”
李冷堅定道:“我願以一己之力,與這天地戰一戰。”
這話一說完,車裏的人都一言不發,周文博愣愣地看着李冷,良久良久,他整裝起來,恭恭敬敬地向李冷行了個大禮,說道:“殿下心懷天下,智謀遠慮,老臣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