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開山鑿地
李大有辦事果然迅速,李成前腳剛到家,後腳就有人來叫李成,讓他趕快趕過去丈量土地,好交割地契,風扯緊呼!
其實也不是全是李大有的功勞,最主要的還是李成拿出的二十倆銀子起了作用。
嶺南能夠之所以是大唐的放逐之地,不僅僅是因為這裏的地窮,而是就連人也窮,而且是要多窮有多窮。
二十倆銀子在長安城或許算不上什麼,甚至還不夠一些花花公子一夜風流的零頭。
但是在嶺南這就是一筆巨款!買下一座青樓都不成問題,當然,前提條件是嶺南有青樓這個東西。
不管是哪個時代的人永遠都免不了有一個共性———人永遠是削尖了腦袋想往高處爬。
而在嶺南人們的心中,富庶的中原大地就是高處,沒有誰不會嚮往的。
那麼嶺南究竟窮到了什麼地步,至於讓這麼多人望而生畏?
首先,在嶺南種地是不可能種地的,一輩子都不可能,不能農民不想,而是不能。
這裏全是灌木森林,就連所謂的村莊也不過是一種安慰性的說辭,是一代代先人用雙手硬生生從灌木叢中劈砍出來的。
在這裏居住的人都是靠山吃山,沒有地可靠。三天兩頭的冒着生命危險去深山老林狩獵,嶺南的山林里可不缺乏大熊,老虎,獵豹這些大型食肉動物。更為可怕的是遇到成群結隊的狼群,這樣幾乎就是全軍覆沒,毫無僥倖,妥妥的原始人生活翻版!
那有人就問了:錢幣在嶺南這一帶有什麼用呢?
用處也不少,有錢能行遍天下在這嶺南也是行得通的。除了買不到糧食之外其它的都可以買到,丫鬟,奴隸都行,不過一般沒貨。因為嚴格來講嶺南就是一群被外貶的奴隸的聚居地,凡是在這裏生活的都是奴隸階層!哪有奴隸自己買賣奴隸的!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在嶺南眾生心中更是推崇為至理名言。
嶺南所有人都知道一個事,也崇尚這個事:隋朝就一直有秘聞傳出:但凡是被貶流放到嶺南的,若是平民則兩代以內不能回歸中原,第三代才有回歸中原的機會,但是必須要交納紋銀50倆,否則除非有皇帝親令,不然不讓回歸。
這件事絕對真實!
這也是為什麼錢幣在嶺南如此珍貴的原因。
相反的是。嶺南這裏的土地就表現得毫不值錢,不能種莊稼還雜草叢生,誰會傻傻的花費這冤枉錢買來做甚?
所以別看李成是只用“區區”20倆銀子就買下來了一座山頭,而且這座山頭的個頭還不小,但其實無論是里屯還是縣令,誰都知道李成這是血虧,妥妥的傻大個附身。
這樣的大青山在嶺南多如牛毛,白送都不見得會有多少人要!
他們哪裏會知道李成這是不想日後扯皮,索性一次買斷,誰也不欠誰。
所以可想而知當里屯看見這麼多銀兩的時候是多麼開心了,對這件事的熱心程度甚至超過了村長李大有,幾乎是把李成給當爺爺看待,又是端茶又是敬酒的。
李成明白:這是這個裏屯怕他突然反悔,不投資了,從而人財兩空,白歡喜一場。這才仗着官勢迫切的完成這筆交易。
地契是當場現寫的,嶺南的山水雖然名義上是屬於大唐皇朝的,但實際沒人當回事,地契是不會有的。平時那山就在那裏,哪家愛用哪家用的,從來沒人想過地契這東西的存在。
但無論如何,地是大唐的,地契的辦理需要官方認可,里屯為此還特意去找來縣令的公文大印,三下五除二的為這張臨時起草的地契蓋上大印。
交割過程很順利,沒有什麼阿貓阿狗的跑來亂吠。於是,在來到這裏還不足一刻鐘的時間內李成就揣着地契慢悠悠的回去了。
下午時分,太陽火辣辣的燃燒着,嶺南的天氣格外炎熱。外出務農的村民們三三兩兩歸來,然後不約而同托兒帶崽的朝李成家趕來。
到2:00鐘的時候李成家院子裏已經站滿了人,院子外面亦還有許多人成群的挨在一起。
李成粗略一看,全村200來戶,大大小小1000多口人幾乎都在這裏。
看到人差不多來齊了,李成也不拖沓,婉轉客套幾句之後,就讓婉娘帶着幾個大嬸去後院拿布匹出來分給眾人。
哪怕人數有點出乎意料的多,但是李成還是一如之前所說來做:無論老少,一個人頭一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