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

0007

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口分佈並不均衡,開發程度更高的內環世界殖民星球人口要多於開發程度低下的外環世界殖民星。在這個背景下,當時支持分|裂主義者的外環世界在理論上綜合實力不應該強於還忠於聯邦政府的內環世界,所以內戰當中,即使當時的聯邦正規軍實力並不強,當地治安機構也加入到叛軍陣營,也不應該完全敗於叛軍之手。

只要當時的政府能夠堅持,有着更強底力的聯邦一方拖都能拖贏叛軍。

但內戰在進行了十年後,當時的聯邦政府因為軍方連續的失敗,最終只能默認那些叛亂星球的獨|立。

只整個戰爭的詳細過程在網絡上並沒有什麼資料,不知道是因為過程太過丟人聯邦政府沒臉面讓別人看到,還是因為這個世界其實只是一個虛擬世界,編撰這個世界資料時編撰覺得沒有必要把那種看上去不怎麼重要編起來又十分麻煩的資料編撰出來——后一點自然是丁乙亂猜的,他認為如果這是一個虛擬世界,那麼製造這個虛擬世界的人可能不會把所有事都安排的那麼詳細,說不定這就是證明世界真實性的一個關鍵點。

總之,吃了太多敗仗,無力再繼續平叛的聯邦政府,默認了那些叛亂殖民星球的最終獨|立,然後蜷縮起來舔舐內戰帶來的傷口,聯邦的分|裂已成定局。

只是之後發生的事,就讓一步步看到這裏的丁乙有些懵了。

聯邦無力再影響外環世界,那些剛剛才從聯邦獨|立出去的勢力自己又突然發生了變化。

原本是打着為外環世界居民謀取利益,要為外環世界居民爭取權利的叛軍政權,一改之前宣稱的,要為外環居民爭取福利與權利,要建立比太陽系聯邦更加民主,更加進步的國度這種口號,將獨|立出去的新國度建立為帝國。

【還是封建制度下的帝國。】看着資料上所寫,雖然有些懷疑內容的真實性,但丁乙還是忍不住在心裏吐槽了起來,【都星際時代了,還會有人想回到過去的時代,難道當皇帝的吸引力就如此之大?又不是中央集權制,而是分封制,這樣又有什麼意義?】

實力最強,也是當初叛亂者中最強大的一個,變成了一個名為光輝的帝國后,開始吞併周圍其他分|裂勢力,更加擴大了自己的實力,然後皇帝,自稱為魯道夫一世的第一任光輝帝國皇帝,在將帝國周邊其他叛亂軍同志給吞併一空后,分封了自己的功臣們,開始對帝國進行治理。

以絕對強權的方式進行。

原本宣傳中說好的民主國度轉眼變成了分封帝制國家,這讓當時參加叛軍的許多人難以接受,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雖然反對太陽系聯邦,但那也只是針對聯邦內部的貪腐問題、外環世界居民們福利與權利不足的不滿,既然太陽系聯邦政府幹不好這樣的工作,我們也確定無力完全推翻整個聯邦,那我們就自己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民主國家,以此為對比,相信就能從外部改善聯邦。

然而高層最後的舉動讓很多人,包括那些沒有直接加入帝國的其他叛軍勢力,都發現自己受到了欺騙。

只是,當時帝國方面,在內戰時就已經控制住叛亂勢力大部分工業生產能力,科研技術上也是眾多叛軍勢力里的領頭羊——別里科夫對丁乙提到的頂尖科學家落到叛軍手上一事,那些科學家就是落到了當初還是叛軍,現在已經是帝國的一方勢力手上——因此,在面對當初盟友和領內人民的指責,帝國高層選擇的就是武力對抗。

憑藉與聯邦內戰時鍛鍊出來的帝國軍隊,以及相比其他更強大的工業生產和技術研發能力,原本兵力並不佔有優勢的帝國軍隊,以大量受限智能機械兵器為主要力量,一一擊敗了原本的盟友,鎮壓了領內的反對者,將強權一詞發揮到了極致。

沒有戰艦,行星上的戰鬥又打不過數量龐大的智能兵器,帝國領內的反抗只是曇花一顯般,很快就消失不見,帝國原本的叛軍盟友們,也被帝國血腥手段所擊敗、吞併——一旦在太空中擊敗對手的艦隊,帝國就會對還想繼續抵抗的行星守軍進行軌道轟炸,完全不會顧忌地面上被轟炸的是軍隊還是平民——整合了星區內所有叛軍勢力的帝國實力自然空前強大,他們甚至打算繼續進攻聯邦,吞噬聯邦的一切來壯大自己。

但也因為叛軍內部也暴發了權利爭奪的戰爭,為聯邦爭取到了一些緩衝的時間。聯邦政府趕在叛軍內訌結束之前,組建的新艦隊在邊境星區進行全力防守。雖然在內戰中受到巨大損失,但聯邦的底力依舊強大,短時間內重建的艦隊雖然質量上說不上最好,至少數量上還算充足,配合那些武裝空間站、大型自動炮台一類的太空防禦設施,新生的聯邦軍成功擊退了帝國的數次入侵行動。

帝國軍隊雖然強大,作戰經驗也相當豐富,還有大量智能機器部隊輔助,可在面對已經吃過虧,一心只是死守,數量上也不差的聯邦艦隊,他們的進展同樣困難,多次交戰了,也無法突破聯邦艦隊的防線。再加上聯邦軍方提前就疏散了邊境行星上的居民,使得帝國軍最為擅長的行星轟炸製造恐慌影響敵軍士氣的計劃也不能奏效。

隨着交戰時間拖長,帝國軍的損失也日益增加,這個損失,是特指人員的損失,雖然有智能兵器的輔助,太空戰艦上依舊需要人員進行操作,完全自動化的無人戰艦,當時還不具備實戰能力,因此隨着帝國人力資源損失增加,帝國也難以保持繼續的進攻態勢,到最後他們反而還要擔心聯邦政府會不會趁帝國損失慘重後主動進攻帝國,畢竟雙方之間因為內戰結束卻並沒有簽下任何協議,一切都只是默認狀態——當然就算有簽訂某些停戰協議,當時狂妄的帝國也會主動撕毀。

儘管聯邦艦隊損失也很巨大,但帝國企圖藉著科技優勢和精銳艦隊奪取聯邦領土的計劃,也就此中止,甚至為了防止聯邦反攻,他們還炸毀了兩國間連通邊界的絕大多數星門——這也導致後來帝國只能在邊境地區進行武裝襲擾,而難以發動大規模入侵。

從此,聯邦政府雖然不得不在與帝國交界的所有星系——不管有沒有星門存在,畢竟帝國方也有着星門製造技術——駐留大量艦隊以防帝國再次入侵,但是大規模交戰的情況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這並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了。

【否則別里科夫幹嘛要對我說那麼一大堆話。】

當初參與叛亂的星區當然並不只有帝國所在地區,其他方向上也有星區出現叛亂,否則就算當初聯邦軍隊數量不多,也不可能連一個星區內的叛亂也平息不了,而當帝國所在星區成功脫離聯邦后,其他星區的叛軍同樣取得了成功,也同樣發生了叛軍間的相互吞併內訌。

不同之處,就在於最後的勝利者有一些區別。太陽系聯邦黃道北方所在的索爾星區幾乎被光輝帝國全部佔領,幾剩幾個星系還在聯邦手上,被大量要塞和炮台保衛着。

而位於聯邦南方的亞維利星區,則落到了一個名為啟示的勢力手上,這個勢力在當初叛亂開始時,只是亞維利星區各叛軍勢力中實力偏下的小勢力,與其他打着各種先進政治口號的叛軍勢力不足,那是一個類似宗教勢力的組織,人數和裝備都不算多,也不算先進,但啟示就靠着那數量不多的兵力,一次次料敵先進,以少勝多,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果實,最終,將大半個亞維利星區變成了他們的教國。

丁乙對於宗教上的東西,了解的比對政治上的還少,畢竟當年他所在的時代,所在的國家,算是一個無神主義國家,他本人對此更不感興趣,除了當年得病後,家人也有到廟子裏祈福外,他更相信科學一些,所以在看到這些資料后,他完全無法理解一個宗教團體是如何取得這樣巨大權利的。在他看來,這比帝國的出現還不可理喻。

啟示教國宣揚的東西,丁乙並沒有查到詳細內容,這是聯邦為防止啟示宣揚其教義而進行了信息屏蔽,這一點原因他倒是搜索到了。

啟示雖然看上去綜合勢力在諸多勢力當中最弱,但是聯邦派駐到亞維利星區的兵力卻僅次於索爾星區用於防備光輝帝國的艦隊,丁乙自然不會相信這是因為啟示的傳教能力過強相當於某種精神污染的關係,他寧願相信這是因為啟示教國有着某種獨特的本事,如果聯邦不派駐足夠的兵力防禦,是擋不住他們進攻的。

和光輝帝國一樣,啟示教國在完成了星區內盟友勢力的吞併戰爭后,也曾繼續向聯邦勢力範圍擴張過,只不過這一次是聯邦以炸毀所有通向啟示教國領內星門而中止。

【這樣看來,聯邦政府似乎更怕啟示一些呢。】光輝帝國主動炸毀自己領內星門和聯邦主動炸毀啟示教國領內星門,這一比較下來,丁乙覺得那個宗教國度的神秘度一下子就超過了帝國。

而在聯邦東方,名為奇亞的叛亂星區,因為星區內多個叛軍勢力中沒有一個占絕對優勢的勢力,又各不願意被別人兼并,但他們同樣畏懼緩過氣來的聯邦政府捲土重來,他們知道只能相互聯手才能對抗聯邦。最終,這裏的叛軍勢力演變成一種邦聯式鬆散聯盟的所謂民主政治形態,以當地星區之名命名,奇亞聯盟倒是滿足了當地居民意識形態上的需求。

不過也許是因為畏懼聯邦的報復,奇亞聯盟倒是沒有像之前兩個曾經的盟友那樣,在政權成立后又主動入侵聯邦,而是死守住自己那兒一畝三分地,一般情況下絕不會去主動找麻煩,而聯邦政府又因為南北方向的兩個強敵存在,牽制住了聯邦太多軍力而無力解放奇亞星區。

於是,原本只有太陽系聯邦的這一個政權的人類社會,變成了一個聯邦,一個帝國,一個教國,一個邦聯的四個人類政權同時存在的環境。

這個狀態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深邃太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深邃太空
上一章下一章

第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