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設縣

第334章:設縣

親事就算是成了,對於劉瓔來說只能說“算是”,原因很簡單,他只是見了對方父母一面,連女方的面就沒見過,更不要說脾氣秉性了,一概不知,可他能有什麼辦法呢?時代如此,只能入鄉隨俗,否則有可能釀成軒然大波,鬧得全家人不得安生,無論如何他也得不到理想的結果,認命吧。

此時他倒是相信命運了,別管遇到誰,都是命中注定的。他也盼着,鄉紳世家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就算是差一點也差不到那裏去。

接下來就是定親成親,還要有一大套的程序要走。可是劉家的重心已經在向海外轉移,南田的老宅子處於放棄狀態,那麼最重要的婚禮恐怕不能在南田辦了。

對此,劉瓔對他父親說:“父親,咱家離開南田已經是定局,過不多久,這裏的老宅子就空了,所以成親絕對不能在南田辦了,這情況遲早要與陳家說清楚。為了避免太突然,讓陳家措手不及,兒子的意思現在就要慢慢給陳家滲透,讓他們有所準備,不至於太突然。當然了,如果陳家不願意,現在反悔還為時不晚,他們可以另擇佳婿。”

劉謹說:“兒啊,為父我已經想到這一層。我的打算與你想的也差不多。我們可以推說福建那邊的生意好做,說咱家在福建的商鋪作坊很多,家裏的買賣都在那邊,也只有全家遷移到福州才是正道。這麼說道理上是講的通的。”

劉家在老家南田正在大力地收縮,除了土地沒有太大變化之外,商鋪大批關閉,只剩下了一間鋪子和一個織布作坊。這是實情,大家也都知道的。可是福建那邊的買賣雖說有調整,但是保留下來的很多,這也是實情。

保留福建的買賣也是有道理的。

因為福建不同於浙江,它是個貧窮的省份。地形多山,可耕土地少,在南方沿海的幾個省份中,歷來是最偏遠貧窮的。古代如此,甚至現代也是如此。類似的還有江西,可江西都比福建強,在閉關鎖國的古代里,沿海並沒有優勢,所以偏遠的福建還不如江西。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朱元璋要打土豪,搞抄家,目標當然就是江浙兩省啦。這兩省富人多,財富多,並且都幫過張士誠,所以朱元璋的怨氣也是對江浙的。

因此劉家在福建保留部分買賣是安全的,當然也要控制規模,絕對不可以做出頭鳥,不要太招風。

劉瓔說:“父親想的很周全了。兒子也覺得咱家離開南田避禍的真實緣由暫時還不能說,這種話傳出去是對朝廷的不敬,會惹禍的。海外的事情同樣不能說,以避免彎子太大,陳家轉不過來。父親,既然打算在福州辦婚事,陳家也要有個落腳地才好。咱家在福州有幾處宅子,可以尋一套合適的送給陳家,說是當聘禮好了。將來陳家只要願意,遷移到福州也方便。”

劉瓔財大氣粗,一處宅院說送就送了。

劉謹說:“既然只能在福州成親,給陳家一處院子也好,讓他們有個落腳處,我也希望他們能遷移到福州去。都是實在親戚嘛,咱也不想他們遭到災禍。至於咱家海外的事情,待成親以後再慢慢說。”

對親事定下基調劉瓔就離開南田返回了。

成親畢竟是人生大事,兩情相悅也是年輕人的追求。可是,與家裏人的興奮忙碌成為鮮明對照的是,劉瓔始終興趣不大,提不起太大的精神,這都怪他具有現代人的思維,對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哪裏談得上感情呢?

。。。。。。

隨後劉瓔回到了台員,劉誠早幾天就回台員了,他因為缺少安置家眷的住處,在台員還是一個人,內眷並沒有過來,所以他就住在劉瓔的院子裏。供整個劉家居住的大院子還在建設之中,建大宅院主要考慮的是老太爺有可能來台員,劉家並沒有分家,大家庭還要住在一起的。

現在劉誠和劉瓔住在一個院子裏,他們見面說話倒是方便。

劉誠告訴劉瓔,修路的工程一路向南,速度很快,沿途又建了一個台中縣。

為了加快修路的速度,修路標準很低,馬車能通過就行,小河小溪可以修橋,橋也是簡單的,比如使用浮橋。大的河流就修建碼頭,用船擺渡。這一切都是為了趕工。

現代里,台員的西側縣治比較多,但此時人口稀少,所以好幾個縣都忽略過去了,只建了一個台中縣。另外護衛隊進駐了台西港口,又建立了一個台西縣。

現代里台西屬於雲林縣,但是此時與現代的環境差異極大,因此劃分縣治範圍和縣的名稱有所差異是在所難免的。

劉瓔詢問了新建立的縣衙門情況,特別是官員。

劉誠說道:“我們的後備官員太少了,也沒有一個完善的選官制度,真要想辦法才好。”

古代封建王朝用於儲備官員的機構太多,太複雜,恐怕也是利益驅動所然。

一般的說,吏部有選拔官員的責任,可是皇上,甚至貴族都有染指的慾望,負責教育和科舉考試的部門也必然介入其中。比如有太學、國子監之類的機構,就儲藏了大量的學子人才。

台員政權剛建立之初,再加上人口稀少,所以人才就特別緊張。

劉瓔說:“從去年開始我們建了幾座學堂,今後各個縣,大的城鎮都要建學堂,以培養人才。可是我們建的學堂與舊的私塾不一樣,特別是要增加的算術、格物等學科。所以將來我們開科考試也會添加對應的科目。大明朝廷去年已經開科選拔人才了,我們也要儘快開科考試。”

台員所建立的學堂不光是增加自然科學的學科,組織方式也類似於現代的學校了,而不是私塾的教學辦法。

劉誠:“科舉的事還不能太急,現在的學子還是太少了,起碼要有一定數量才可以開科考試啊?以淡水為首的幾個縣裏,稍大的城鎮都有了學堂,幾個新建的縣治也開始建學堂了。可是咱們沒有太學,現在的儲備官員都由吏員部管着,今後是否建一個太學呢?這個你要考慮一下。”

古代的官僚機構簡單,教育和考試的職能一般都在太學國子監來管,吏部管理官員,所以也會介入教育。

劉瓔知道,現代的國家機構有個教育部,可古代的機構沒那麼複雜,這可能與業務沒那麼多有關。總之,劉瓔可不願意搞出龐大臃腫的政府,大政府的開支也是很大的負擔。

劉瓔說道:“可以考慮設立太學,不過‘太’字挺扎眼的,所以我們就不能叫太學,改個名字也無所謂,也可以考慮在吏員部增加一個司,總之能把事情管起來就好。”

此時官府機構簡單,管的事情就少,比如對教育的管理僅限於制定政策,立規矩,開科考試取人才,對於地方的私塾是不會過問的,當然也不會撥教育經費,更不會給老師開工資。

現代里的學校就不一樣了,學校是國家投資建設的,校長是各級政府任命,教師也是拿工資的公務員。古人的官府可不會管那麼多。

台員是政權草創時期,事務也是千頭萬緒,好在管理者都是劉家自家人,大家商量着辦。

說過培養人才和學校之後,劉瓔又說:“二叔,馬祖和金門也應該考慮設立縣治,納入正規的管理才好。”

劉誠說:“那倒是好。可是金門馬祖距離大陸太近了,我們設立縣衙門合適嗎?”

劉瓔說:“我們在台員的情況遲早會被大明朝廷所知,特別是咱們老太爺已經辭官,人也離開了大陸,也就免去了後顧之憂。我們不招惹朝廷,但是現在也不懼怕他們,再者說朝廷的澎湖縣不也在咱們的家門口嗎?特別是馬祖列島上,人口和經濟都足夠繁榮,比台員這邊的縣更具備規模,為管理方便,還是應該設立縣治為好。”

這裏所說的管理,主要的一項是徵稅,稅收是官府的經濟來源,馬祖列島那麼多工廠作坊、商鋪、農田,稅收必然豐厚,所以劉誠的反應是積極的。

劉誠說:“馬祖設縣相對容易些,那裏的官員倒是現成的。”

。。。。。。

幾個月過去了,劉瓔設計的轉輪步槍已經製造出樣品,準備做實彈射擊的測試,樣槍也給劉瓔送過來了。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4章:設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