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小炮

第249章:小炮

面臨可能出現的強敵,北竿島的護衛隊人手少,劉詮提出全民皆兵的辦法,同時打算集中守衛北竿島,把南竿島上的人都撤到北竿島上來。

聽到這個辦法后劉亞東有些遲疑,但是這事情最終是要他去辦的,如果事情辦不好可就是他的責任了。他擔著干係就不得不說。

於是他說道:“三爺,南北兩島隔着海不遠,可也有十幾里,人口要用船送過來。說南竿島人口少也有一千多人,遷移過來后如何安置都很麻煩的,這就要提早做準備。什麼時候遷移為好呢?”

他這話說的很委婉的,是請示的意思,不會讓劉詮下不來台,但是已經把問題擺出來了。

經此一問,劉詮這才細思量,仔細想來還真是有漏洞。如果是危機尚未發生的時候遷移人口則勞民傷財,誰又能知道敵人來不來?可是當危機發生之時,這麼多人還能遷移過來嗎?乘船畢竟不如陸地上方便,更何況敵人是來自海上,轉運的船只有可能被敵人圍攻,豈不是更危險嗎?

“嗯,你說的有道理,讓我再想想。”

“當不得三爺誇獎,在下只是在想怎麼辦好差事。”

劉詮看着這人還算機靈,於是問道:“你有什麼辦法?”

“三爺,在下哪有什麼辦法?我就是覺得乘船遷移有麻煩,如果不離開南竿島,找地方躲避倒是容易些。海盜來了不過是要錢財,他們還能找到山溝裏頭去拚命嗎?”

“嗯,你對島上地形熟,可有好地方?”

“哦,我想想。。。。。。三爺您還記得感恩泉嗎?這名字還是三爺您給起的呢。”

“當然知道了,那地方我去過。你是說讓島上的人們躲在那裏嗎?”

“感恩泉已經修築了堤壩,現在是南竿島上的水源地了。它水量充足,冬季也不缺水。水壩以下的河道,曲曲彎彎的有五六里,地形都比較險要,上萬人也能進去。只要選一處山口建一段圍牆,有我們的護衛隊把守,海盜縱有千百人也難上來。三爺您知道的,在下可是不知兵事,都是胡說的,要鍾隊長去看看才好。”

劉詮:“好,你這個主意不錯,明天叫上鍾靖安咱們一起去勘察。”

。。。。。。

第二天,劉詮和劉亞東、鍾靖安帶上幾個人一起去考察,他們一直走到感恩泉的攔水壩。

如果不是來考察,來這裏閑逛,也是極好的風景地。在馬祖列島上難得有這一處比較險要的山地,雖然是冬季,山林雜草依然茂盛。因為人跡罕至,都要帶着鐵鏟開闢道路才能行進。望遠處是碧藍的大海,是山海陪襯的絕佳景緻。

這條山溝,有時狹窄,有時開闊,的確是很好的避難場所。

劉詮說:“看這一段山溝的地形確實便於防守,只要在前面那處山口築一道十多丈長的牆,比一般的城池還要堅固。裏邊可以容納幾千人。不過還要事先來人平整地面,便於扎帳篷、窩棚,還要事先囤積一些糧草,更要緊的是水源不愁。真是個很好的避難地。”

劉亞東說道:“三爺說的我馬上照辦。可是如果真的有強敵來了,把我們逼到這裏避難,山下的工廠房屋等等的就有可能遭受損害,真是可惜了。”

劉詮說道:“小股的海盜我們也不怕他,我們準備避難地是擔心萬不得已。保住人口性命是最要緊的,房屋工廠毀了還可以再建設嘛。”

劉亞東和鍾靖安異口同聲地說:“三爺仁慈是我等之幸!”

劉詮說:“此處修建避難地的事情不宜張揚,以避免造成恐慌。”

“是!”

。。。。。。

劉詮從南竿島回來后就覺得不大對勁,護衛隊的兵力才兩百人,招兵擴充也不過三百多人,如果真的有強敵入侵是擋不住敵人登上島嶼的。假如有數百上千的敵人登陸,面面俱到的防禦就很難了。

這樣想着劉詮就獨自出來,圍繞着這一片住宅生活區查看。這一片地方就是島嶼的東北一角,只要建一個弧形的城牆就可以與島嶼隔離開,其他三面都是大海。觀察估計這一段城牆能有十里長,工程也不小啊,可是為了自保安全還是要下決心建。為此他找來劉亞東,也帶着他到現場查看,指點位置,告訴他找工匠勘測,確定線路,估算工程量。

劉詮說:“這裏是山地,要利用好地形,減少工程量。你看這裏,可以借用山坡地勢修建,城牆外面是陡坡,只要修一丈高的牆就足夠了。為了儘快修好城牆,總工程量要盡量縮小,如果有個別的民居落在牆外也可以,但是水源地一定要在城裏。”

劉亞東:“三爺放心,明天就開始勘測。”

劉詮:“眼下咱們人手不夠用,所以除了工匠之外,從居民中找壯丁,不拘老弱男女,能幹活就行,工錢按日發放,不要拖欠。”

“三爺,城門開在哪裏?”

“不是有環島馬車道嗎,有車道的地方就開城門。”

按環島大道來說就要開左右兩個城門。

。。。。。。

隨着劉詮的到來,北竿島上的人們緊張起來,不光是護衛隊,島上所有的人都忙碌起來。各個工廠沒有停工,但是也要抽調人手參加到防衛的活動中去。

島上的男丁都要參加民團的軍事訓練,是五天一次的訓練。對於民團不能要求過高,訓練的內容簡單,就是兩項:一是嚴明軍紀,服從命令,識別旗幟等命令信號。第二是基本的技能,火銃要能打響,學習盾牌刀槍的基本動作。

護衛隊是正規的軍隊,他們的訓練更緊張,還要抽調人手去指揮訓練民團。

各處炮台也是天天訓練,不時的還有實彈射擊。炮台上也增加了火炮配置。

護衛隊的炮兵已經擴編到三個中隊,每個中隊有一門新紅衣大炮和兩門神機炮,還有一個輜重小隊。這樣一來步兵就擁有了三門新紅衣大炮和六門神機炮可以快速地在戰場上機動。馬匹不足用獨輪車補充,總之要保障機動性,這是島上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北竿島上搞得這麼緊張有必要嗎?應對戰爭就是這樣的,不能說敵人沒來就白忙活了,國家的軍隊也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嘛。戰爭的發生是突然的,只有常備不懈才能應對自如。

張士誠的余部流竄於海上,這是事實,誰能保證他們不到北竿島來呢?

為此,劉瓔也給他父親去了信,請他父親調動情報網,注意收集沿海海盜騷擾的消息,及時向北竿島通報。

。。。。。。

這一日劉詮去查看民團的訓練,今天帶着民團訓練的叫賈三,是護衛隊裏的一個什長,民團的大小頭目都是護衛隊的士兵。見三爺來了,賈三趕緊過來伺候。

這是一塊開闊地,一隊民團正在訓練,民團的服裝還算整齊,每人一件鴛鴦戰襖。

他們列着隊喊着號子來回跑動,這場景很熱鬧。仔細看這些壯丁的年齡參差不齊,小的有十幾歲的,還是大孩子,老的有留着長鬍子的,看樣子有四十多歲。古代人壽命低,四十多歲已經是老者了,這就是全民皆兵。沒辦法,島上人口太少,不管老少都徵召才不過千把人。

劉詮這一看就看出了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缺少武器。

壯丁們手裏拿的大多是木棒,大刀長槍盾牌都不多,有很少幾支短銃,拿短銃的都是護衛隊的兵。

劉詮問道:“怎麼都是木棒呢?短銃不夠紅纓槍也沒有嗎?”

賈三:“回三爺的話,咱們護衛隊的武器以短銃為主,刀槍不多。一下子增加這麼多的民團就不夠用了,只好用木棒將就。”

其實現在大陸的戰場上,那些軍閥的軍隊中也有這樣的情況,打衝鋒的時候不少士兵手裏就是木棒,所以民團使用木棒也是很正常。

劉詮再也沒說什麼就離開的訓練場,他憂心忡忡的少了觀看的興緻。

劉家自己有礦場有工廠,造一些簡單的兵器很容易,可是為什麼還缺少武器呢?這個原因劉詮是知道的,簡單一句話就是武器不是可以隨便製造的。此時的大刀長矛就相當於現代的步槍,雖說一般的平民百姓手裏也有武器,可是開工廠的大批的造武器能行嗎?

即便亂世里也要自律,早在包家寨的時候劉家賣過做箭桿的材料,可是沒賣過鐵箭頭啊。劉家的鐵產品有菜刀,可是沒有生產過大刀長矛。來到北竿島后,遠離了官府的視線,倒是可以生產一些自用的武器,但是也不敢大規模的生產,更是不敢作為商品出售。這就是缺少武器的原因。

現在只要給工廠一個命令,缺少的武器很快就能生產出來。不管怎麼說,生產武器打破了劉瓔的禁令。現在對台灣的通信很方便,所以劉詮及時地向劉瓔做了通報。

劉瓔的回信也很快,劉瓔說:“冷兵器可以生產一些,夠用即可。咱們的兵少,就需要武器的優勢,因此主要配置火器。可是短銃的生產效率低,數量上難於滿足,因此我的意見是讓工廠生產一批類似於虎蹲炮的小炮,按咱們工廠的能力,可以很快生產一批以應急。”

為什麼自己製造火銃產量很少呢?第一是夠用就行,不願意多生產。第二,打造火銃還是用老辦法,沒有充分發揮工廠的加工能力。這是怕太先進的火銃流落到民間,造成影響。用一個鐵匠爐打造短銃,最高效率是每天打造一支,產量很低,只是勉強夠用。

劉瓔信中還說:“告訴韓寶貴、郎狗窩他們,虎蹲炮的缺點是不方便調整射擊仰角,可是我們需要把小炮放在城牆上防禦,這就需要向下方瞄準,打擊城牆下面進攻的敵人。所以讓他們仿照神機炮的機構,也讓小炮靈活調整角度,可以向下開炮。如果有難度可以縮小炮筒子的口徑。”

展七雄的第一次海戰不就有這樣的戰例嗎?面對船舷下方的敵人,虎蹲炮的炮口下不去,沒法開炮,只好用短銃射擊。

劉詮看劉瓔的回信似懂非懂的,可是他也相信工廠里的工匠們能有辦法。

可是這樣造出來的小炮還是虎蹲炮嗎?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9章:小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