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太子不可以(3)
姜泠的眼,波瀾不驚,依舊淡漠的神色,令姬胤生厭。
他的生氣,瞬間顯得毫無意義。
面對他的質問,姜泠低眸斂眉,拱手作答,“殿下,微臣…微臣,可以解釋。”
即便太子姬胤氣自己的做法,可姜泠並不認為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至少最後達到了她預期的效果。
*
三個月前,燕國堰江沂南頻發水患,百姓死傷無數,流離失所。
為了穩住民心和解決此事,太子被燕國皇帝派遣前去治洪水,修河道,安頓百姓。
既望,水利興建,災情緩解,太子返京。
姬胤治水有功,好幾日過去了,燕帝也不賞不罰,似乎有意淡忘此事。
就連文武百官,也不敢輕易提起。
姜泠乃朝中一品大臣,身居右相之位久矣。正兒八景的探花郎出身,短短五年,就從七品監察御史升到了當朝宰相。
昨日早朝之上,她主動上奏參了太子一本,說他在救災之時,先斬後奏,私自開倉放糧,所用的賑災款遠遠超出了皇上的撥款和戶部尚書的預算,花費太多,虧空國庫。
此奏本一出,滿朝的文武百官,議論紛紛,爭辯不休。
有的站在姜泠一派,說右相所憂並無不妥;也有力挺太子,說太子姬胤救災安撫民心,功不可沒,怎可因此受罰。
大臣們吵得難解難分之時,燕帝身邊的大總管一聲令下,“肅靜。”
一陣詭秘的安靜,又恢復在了朝堂之上。
燕帝詢問了戶部尚書,求證了太子關於救災所用錢財之事。
戶部尚書李司,無半分偏頗,只把事實說了出來,說太子的確超支,花費的錢財多於朝堂撥款,但並未如右相所言,動用國庫。
太子黨趁此機會,立即上奏,說太子用的乃是地方官員和富商募捐而來的錢財,請治右相姜泠,欺君之罪。
可姜泠及時跪下認錯,且態度良好,“微臣有罪,臣孤陋寡聞,衡陽燕斷,無意欺瞞聖上。”
話落,燕帝緊接着大怒,將奏本扔在台階之下,高聲大喝,中氣十足,“荒唐。”
這句話響徹整個金鑾殿內,不斷迴響。
大臣們不敢再言,紛紛保存緘默,等待着聖上的最終裁決。
下早朝前,燕帝發佈了兩條旨意,其一是姜泠奏本虛報,念其初犯且不知者無罪,罰俸祿三月,禁足半月,自省其身。
其二,便是嘉獎太子姬胤,治水有功,賞黃金萬兩,綢緞千尺…
太子被賞在意料之中,但右相姜泠欺君還未被陛下重罰,實在是讓討厭她的人,恨得牙癢。
也有不少人眼紅姜泠,頗得盛寵。
早朝之後,姜泠便匆忙趕到了東宮。
滿朝文武百官皆知,右相不參與皇子們的黨派之爭,只聽燕帝一人命令行事。
但他們不知,東宮有一扇暗門,是特地留給右相姜泠的。
姜泠新官上任,待在丞相一職,不過半年,她就被迫歸順了太子,並承諾盡心輔佐直到他登基為帝。
(PS:既望,既望就是小月農曆十六日,大月農曆十七日,表示滿月後一天。
“望”即“望日”,指陰曆每月十五。“既”表示達到的狀態。
衡陽雁斷: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傳雁來去以此為界,比喻音信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