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楔子,東淵史錄

第2章 楔子,東淵史錄

距離天慶三年四月初夏這一天,是東淵國建朝至今剛剛好足二百八十年整的日子。

而自衛姓王朝存在以來這期間,於東淵各地發生的無數經典的大小事件具都有一一詳記於東淵史朝錄之中。

只是歲月長久,再如何特別留意的事情也不會被天下所有人都清楚記住,大部分的是隨着上一代先輩的離去而逐漸消亡,後來的人便也只記得後來的事如此這個樣子。

所謂世事難為,這也是自然的結果。

只是話雖如此,有那麼三件事就算先者已逝後者新來,在東淵卻是一直流傳至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牢記於心。

很巧的是,這三件事皆是發生於東淵國首都九天城中,如今就存放於宮中萬卷閣的東淵奇聞異錄有載,且事據詳細。

這第一件事說的,那已經是兩百多年前的舊事了,當時東淵國還未存在,百姓們也並非如今的百姓,而是在東淵國建立之前的另一個國家,叫的是仙靈國。

東淵奇聞異錄中有這麼一首記錄仙靈國的詩在兩百多年奇前廣為流傳,乃是:

天下有九州,仙靈若蓬萊。

神府韶光殿,四海皆朝奉。

傳聞兩百多年前的仙靈國皇家乃是天神後裔,真正的天之驕子,為九州七國之首,百姓無不奉之為尊。

如今的九天城便是原先的帝都,於兩百多年前四面城門皆有上天派往人間的神獸守護,而人與神之間的聯繫似乎是比較緊密的。

那時候有天護佑,仙靈國又有神獸鎮守,天下太平,百姓安樂,似乎毫無疑問是可以這般長長久久下去的。

只是常常是日子過得太過太平,久而久之人也就逐漸喜歡以放縱自我,肆意妄為的姿態生活起來。

有人說是天命如此,也有說是罪有應得的。

如此風華無雙的仙靈國,終於還是在安樂奢侈了兩百九十九載的時候,出了一個大逆不道上趕着與天決裂也要逆天而行的君王。

那位君王究竟做了何事得罪了天神,不具詳透。

有人說是為了一個美人,也有人說是這位君主野心太大,統治着人間久了不如意,竟是把念頭打到了天上去了……無論到底是為了什麼,總之結局是,所謂的天神後裔的仙靈國主到頭來也不過是個地上的人族,而凡人終是鬥不過天。

上天的神們不必做什麼,他們只是很毫無徵兆地收回了鎮守於帝都四方城門的神獸,撤了護佑仙靈國土的神罩,將原本靈力非凡的國家變得如同其他境地一般無二的狀態而已。

這般做其實也不過是同一向交好的仙靈國一刀兩斷罷了,於一座繁華強大的國家來說只是少了點奢華的點綴而已,只是若這是在仙靈國還未驕奢淫逸,後來的國主還未昏聵無德那期間,那麼興許會是這樣沒錯。

仙靈最後的國主,也就是那位敢於逆天的君主,大概是個缺乏了做事前仔細檢討自己資本底氣的主。他不知道他以為的軍力強大,國庫充實,應該可以與天抗與地爭的仙靈國早已官侯奢靡,內空外虛,更可笑地是朝堂上竟連一個運籌謀畫的士臣都沒有。

肆意妄為之後的結果,是九州大地上那其他幾個早已對仙靈國虎視眈眈的國家,還有那存在於忘川之地的非人,終於是迎來了他們心念已久的好時機。

於是七國奪主,而民不聊生。

天下終是大亂,妖魔也開始趁機肆虐,上天的神官們冷笑視之,帝都里紙醉金迷的王公貴族們終於清醒過來,只是這一回一向高高在上的仙靈國人也只能是嘗試了一回身為他人箭下獵物的滋味。

故事到了這裏,除非仙靈國再有高人相助,否則難逃滅絕。

而那位敢於挑戰天神威嚴的君主是否會後悔他之魯莽,無人得知,恐怕他之悔意縱是有,也終究是徒勞無用。

因為沒有高人相助仙靈國,天神也不會因他的悔意而再次出手相助。

仙靈國必亡,這便是這個建立了即將三百年的國都的結局。

-

這第一個故事到了這裏算是了結,只是它的了結卻是第二個故事的開始。

而這第二件事,說的是東淵國的開國皇帝,名募,姓衛。

相傳東淵開國皇帝,本不過是一介山中獵戶。

屆時正是仙靈國引怒天威,七國大亂天下動蕩的時候。

衛募此人,不過一介平凡獵戶之子,少時於鄰居同一位修道之人念過一段書,因此也算識得幾個字,有一賢妻有一雙子女,雖日子過得貧寒倒也還算平淡,只是恰逢當時戰亂,為保妻兒平安遂遷至山中度日避難。

東淵史記記載,天下禍亂,衛太祖隱世,一日上山捕獵,行至山林深處忽覺眼前迷濛,倦意席捲。

由於實在是受不住這莫名產生的睏乏之感,衛募衛太祖只好暫停本來要做的事,行到了一處樹蔭下打起了個盹。

卻不想這一眯眼卻遇見了件十分古怪的事。。

只見原本明亮的山林間忽然仙霧縹緲,不多時自霧中走出一位身穿祥雲羅紗金絲玉袍的仙人來,這人青絲半挽於寶玉黑冠中,腰間掛着一支墨玉宣筆,手執一朵金邊白玉蓮,蓮瓣嬌嫩剔透,拂風而動尤為奇特,他臉上遮着一面細鈿金珠白紗簾,額間金印點着一顆小巧玲瓏的紅色寶珠,眸光慈悲含笑徑直走向樹下驚愣之人。

這人自霧中而來,裝扮華貴不俗,氣質脫塵,縱是面貌被遮掩卻也能叫人看出來人非凡。

衛太祖看到這一幕便驚愕不已,良久后才敢於開口,問:“汝……是何人?”

那仙人聽之淡然,答:“有緣之人。”

衛太祖回:“緣從何起?”

“緣由天意,天意命定。”仙人答道,

衛太祖疑惑:“天命……又為何?”

仙人又道:“汝之命數乃天意難違,是為天命,今余而至乃引天指點,安定天下。”

衛太祖不解:“本是貧賤,何能安天下乎?”

仙人只道:“天降大任,於廝也。”

衛太祖一聽這話似乎有點瞭然,卻更多感到萬分恍惚。

那仙人又道了幾句衛太祖本乃火神真君轉世,已然在凡間歷經九世磨難,到了這一世便是要平亂九州戰亂稱帝的天定之人,而他此來乃是受天神之命為人間的新君王指明道路。

說罷,仙人便將他手中執着的那朵白玉蓮贈與衛太祖手中,衛太祖惶恐受之,剛才雙手接過未待細看那支蓮花便驟然化身為一張暗蓮浮雕的銀弦金弓,甚為奇妙。

衛太祖驚愕於這瞬間的變化,待他想起抬頭準備要向仙人叩謝時,卻見眼前之人不知何時已經化為雲霧向天際飄散,只餘一陣餘音繞梁於仙林中道:“汝且歸去,天佑君上,舊朝新替,必安三百載。”

話語落盡,煙雲消散,此時樹下之人一朝驚醒,才知竟是做了一場周公美夢,只是待到察覺手中憑空出現的金弓之後,一時又驚奇萬分,心覺仙人不假,夢話焉能是假?

於是乎,衛太祖安頓好妻兒便獨自攜弓下山。大概真是天命所歸,衛太祖這一路而去雖艱難卻也順遂,一路從西自東,從一人到雄將群聚再到千萬大軍鐵騎,打着金旗的衛宗軍橫空出世,踏遍九州各國,百戰百勝所向披靡,勢不可擋直攻仙靈國帝都之郡。

而後帝都破仙靈滅,衛太祖繼位稱新帝,改國號東淵,改帝都為九天城,九州臣服天下統一,至此國泰民安,江山太平。

東淵國的奇妙建始則逐漸成為了東淵百姓們津津樂道的自豪歷史,這之後的史書上記載那指點衛太祖出世立國的仙人乃是天上的司命天君。

-

這第一與第二件故事,時間上接得十分親近,而這第三個故事,要論時間上的久遠卻就要近許多了。

那是天慶二年至三年期間的事。

東淵國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災難,尤為古怪的便是那一場足足下了有一年未停的大雪。

天慶年間,東宮正主懷孕,帶來的卻是一場幾乎可使已然有二百八十年太平歷史的東淵滅國的大劫難。

南方旱災為患,百姓糧米未收,北方則大雪漫天尤如冰城,同樣糧米不生。東淵百姓渴死的餓死的凍死的不計其數。

民生怨言,鬼生怨念。暴民躁動,妖魔肆起。

天下人將這場生死之變的源頭怪罪到了皇后腹中之子,那還未出世的公主。

說是公主乃東淵災星,天下大禍,非除之而消天怒才可以救這天下之人。

小公主命運垂危,是東淵國師以命相待才保其至出生之日,再行結果。

然而公主出世那日,天象大變飛雪兇猛,萬千陰魂齊聚九天城上空長久不散,吞噬九天城之勢毫無阻擋,卻在這危機邊緣一聲宏亮的嬰啼刺破雲峰,護國柱瞬時金光大綻打散滿天邪物魂飛魄散。

也是在這一刻,足足冰封了一年時日的九天城冰雪融化,尤如天地回春萬物復蘇,只見一道七彩霞光自天際而來直飛長樂宮,萬千鸞鳥追隨其後,整個九天城的上空幾乎皆被覆蓋,鸞鳴天音響徹長空,畫面極其震撼。

那道七彩霞光掠至長樂宮殿前之後,展翅鳳舞飛旋三圈卻是驟然幻化為七支金光璀璨的弓箭懸挂於宮門前整整三日,其光之盛耀耀生輝,幾乎照亮整個皇宮的上空,直至三日時滿之後又驟然無息消散,化為虛空。

衛詔帝大喜,特賜公主封號常慶,取普天常慶,天佑東淵之意。

東淵奇聞錄記載,天降祥瑞,百鳥朝鳳,天慶長歌,福綿九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慶長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天慶長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楔子,東淵史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