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進別人的衚衕里

第71章 不進別人的衚衕里

平心而論,當下的中國人都是某種形式上的哲學家,並且他們知道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推動社會有條不紊向上發展的。從閑適生活中產生出來的閑適哲學,從工作中推演出來的職場哲學,我知道它們的誕生都是為了讓人更好的適應當下時代的生活,動物在千百年的生存中進化改變,而我們人類僅僅需要一場變故,就能令自己改頭換面。

這群新誕生的哲學家們大多數是睜着一隻眼睛做夢的,是用自私及偽善的嘲諷來觀察人生的,是把玩世不恭和海納百川混為一談的,是一個叫不醒的,在夢中他們朝氣蓬勃,在現實當中他們憤世嫉惡。他們睜着一隻眼,看不見人間值得,閉着一隻眼,領略人間醜惡。他們有筆如刀,卻在字裏行間中彰顯着人性最自私自利的一面。他們懷着過度的希望,去鳥瞰未知的明天,而不肯腳踏實地。

我們做不到寬懷,能夠自帶寬容的嘲諷審度自我,逃開功名利祿的誘惑,撇下虛有其表的束縛,然後去從容地接受命運給他的一切東西。這種豁達的人生觀,往往被現代哲學家賦予了不思進取的標籤,與他們主張的躋身名流格格不入。一個人如果只具備貪名戀權的意識,結果自然是深陷無線循環於各種勞碌之中而無所事事。

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每一種思想都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即便是傳承千年的各家文化思想,也同樣有可圈可點的缺點。它們曾經散發著光榮燦爛的藝術,和超乎時代的科學,有偉大的常識和幼稚的邏輯,有精緻的,也有俗不可耐的,關於哲學,人人津津樂道,卻又無法諳熟法門。通常提及中國思想一定少不了儒家經典,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的延續已然根深蒂固,許多文化藝術都離不開儒家思想,這也讓我們從小耳聞目染,逐漸形成了儒家思想的哲學,當然,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儒家思想中的內容,那麼入則孝,出則悌,國家將會是個怎樣家國昌盛的景貌。只可惜,不是人人都熟識論語,中庸,大學等書籍的。他們更趨向於牢記己欲立而自立,己欲達而自達。

我們自詡是善於用哲理的眼光去觀察事物,去批判是非曲直,其實到頭來我們並不是具備偉大哲學理念或同時有着幾位比康德,叔本華,尼采更出眾的大哲學家,能提出驚世駭俗,震古爍今的哲學觀念。一個民族有幾個哲學家沒有什麼稀奇,但是一個民族能人人擁有哲理的眼光去觀察事物,而不是盲目跟風,那就真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國在歷史發展當中,曾經是萬國朝拜,學習的國度,在百家爭鳴,文學爭奇鬥豔的時期,包容或摒棄,都是推演一個民族得以繁衍至今的必須條件。如今呢?我們拿着四千年的文化洋洋自得,不思進取,在哲學的道路上另闢蹊徑,樹立各種道貌岸然的學說,用一句話來說:在西方,狂人太多了,只好把他們關在瘋人院裏,而在中國,狂人太稀罕了,所以我們崇拜他們。我們就是這樣熱忱於能說出前無古人的學說,然後如法炮製,在別人的足跡深林里迷失自我。

2月26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會寫日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不會寫日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71章 不進別人的衚衕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