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中國速度
無論是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一提起‘中國速度’這四個字,首先就會想到中國的建設速度——這神奇的速度不但能改天換地,讓大河架起橋樑,讓高原通上天路,還能讓荒山變果園,讓沙漠變綠洲。
尤其是疫情期間,這座神奇醫院的建成,更是讓世人矚目,就這正是體現了人們一再提起的中國速度。
重症醫院的建設,讓世人再一次目睹了神奇的中國速度,是如何在數日之間,從立項、選地、勘測,到基礎建設,就像海市蜃般的出現了一座佔地300多畝的現代化醫院。
這讓世人目瞪口呆,他們驚訝於中國的建設速度,一個平地起高樓的過程,就像是在搭積木,居然從開始建設到竣工結束交付使用,總共才用了10天時間,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讓這塊遠離市區的山坡,幾乎是瞬間便發生了驚人的巨變!
不能不說這是世界建設史上的奇迹,自然更是中國建設史上的奇迹,別忘了,它並非是平地而起,而是緊鄰山區,不知道有多少石頭要清除,“憑空出現、拔地而起,瞠目結舌、華麗轉身”,使人們把能想到的驚訝詞句全用上了!
可誰又知道,參與這個項目的建設者們灑下了多少汗水?參與項目的指揮者又是怎樣的,在絞盡腦汁,耗盡精華?用方伯敬的話說,那就是“開建即開戰”!
所有參與建設的人,都是百分之百的戰鬥精神,投入到了這座足以載入歷史史冊的醫院建設中。
人們難以想像,這座醫院怎麼就會突然出現,運輸者們是用怎樣的速度,將三千多套箱式板房、一千五百多台大型機械,以及三千多套機電安裝設備,他們是克服了什麼樣的困難,才能從千里之外將這些設備運抵施工現場?
除了驚訝和佩服,他們最想知道的,是這光鮮背後的故事,這些建設者們,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克服重重困難,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還要與疫魔斗,他們拚命、拼搏,克服了常人想像不到的一個又一個困難,鑄就了一座又一座豐碑,才成就了這座輝煌的建築!
這一切自然只有方伯敬和楊子江他們知道。
從醫院的最初設想開始,他們就制定了“參照戰地醫院形式,採用模塊化設計,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將整體醫院建成並交付使用!”的宏偉目標!
為了這個目標,參與醫院建設的人員,從最初的幾百人,到最後實際參與者達到近一萬人!這是從全國各地抽調來的最精銳的建設隊伍。可以說,每一次建設人數的增長,都意味着克服了一次大困難。
因為當時正是疫魔肆虐的時候,人們要穿越不知多少隔離和封鎖區域,還要在確保自己健康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到達建築工地。僅從這點上講,他們就是“無所畏懼的逆行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不是對“疫魔”有充足的鬥爭底氣和信心,又怎麼可能穿越千山萬水,按時到達目的地?
別忘了,整個施工現場有近1000名管理人員,有近8000名施工人員,有近1400多台各類大型機械設備,以及各種運輸車輛,沒有超凡的指揮能力,沒有自覺的執行力,又怎麼能做到“指揮人員一聲號令,施工現場內一呼百應?”
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支援醫院建設的勞動者們,就這樣日夜兼程,日夜奮戰,幾乎沒有停歇的時間。尤其是在開初建設的時候,沒有宿舍,沒有廚房,“吃、喝、拉、撒、睡”一切生活節奏,都是在施工現場內完成的,在建設者的心裏,只有一個字,就是“干”!
累了,他們就靠在路邊閉上眼睛睡一會兒;餓了,就隨便的對付兩口。即便如此,他們卻非常樂觀,在相互遇見或者迎面走來的時候,還不忘相互拍拍對方的肩膀,攥攥拳頭,相互鼓勵!這些幕後的故事簡直數不勝數,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尤其是那些領導者,關鍵人物,在關鍵時刻,不怕困難,不怕危險,起到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更是讓人感動!
用吳鑫的話說,那就是,“我們多往前沖沖,別人的風險就會少一些!”玲玲小產,在生死關頭,他不但無法回家照顧,連個電話也打不成,因為當時這裏還是一片沒有信號的地方,直到妻子後來染上了肺炎,發著高燒,他也只是事後才在電話里知道的,那時候,玲玲已經出院又去了一線。
楊子江雖然重傷未愈,開始只是說讓他在指揮部里看看圖紙動動嘴巴,但真到了指揮施工的關鍵時刻,他愣是拄着雙拐,在工地里挪來走去,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克服了多少困難,連他自己都數不清了。身上的汗水把衣服浸濕了一次又一次,幾乎被當地的土壤,染成了一個顏色。
還有運輸隊的廖振昌,自從參與進來以後,也是拼盡了最後一點力氣在努力工作。他不但要保證物資供應,還要親自參與車隊運輸。別忘了,近萬人的生活物資,可不是個小數目。
從開始的板房運輸,到最後的機電設備,幾乎哪裏都有他的影子。也就是因為車輛的日夜川流不息,車軲轆不聽的運轉,才能將主體建設的3000多套箱式板房和3300多套機電安裝物資運抵到施工現場。
安裝工人們更是日以繼日,在設備到達之後,愣是24小時內不休息,幾乎沒有一刻鐘的休歇,後來還是在指揮部的強逼下,才改為輪番上陣,歇人不歇馬。
工地內的全體施工人員,都在抓時間,搶進度,緊張施工和疫情賽跑。
也就是他們這種拚命精神,才會在10天內,建成了具有32個病區,可提供近2000張床位,可容納2000名醫護人員,包括醫療用房區、醫護保障區、醫療輔助區,建築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的重症醫院。
不但醫院建設速度快,就是醫療硬件也是頂呱呱!尤其對於醫院內的污水處理和空氣凈化等技術指標,都達到或超過了世界的最先進水平,安全高效,不但保障性更強,而且對周邊的環境影響幾乎為零。
用方伯敬的話說,“這就是中國速度里的中國精神”!
不過說來也是怪了,他是怎麼來到這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