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於仙姬 - 5
拓跋余手裏捏着一張紅色的紙箋,眉梢眼角都帶着幾分嚮往。“聽說于闐王室專出美人,這從尉遲秋仁身上就可以看出來,他一個男人都長得那樣漂亮,可見他們族中的女子該會是怎樣一種無限風情?聽說三十年前就出過一個熱娜公主,被稱為西域第一美女。那個熱娜公主是尉遲秋仁的姑姑,想來他的妹妹即便折不了西域第一美女的桂枝,應該也不會差太多。仙姬,嗯,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該是個絕色。據說于闐國里有曾經見過幼年仙姬的老臣都說仙姬公主從小就是個美人坯子。”
宗愛卻是一臉的不以為然:“當年尉遲定為了奪王位,血洗了整個于闐王庭,無一人生還。怎麼這個尉遲秋仁一回去就能找到僥倖逃脫流落在民間的仙姬公主?很有可能是個假的。”
拓跋余被宗愛潑了冷水,心裏非常不悅,道:“為什麼不可能是真的僥倖逃脫?朕聽說如意夫人的侄女當時就在於闐王庭里,她不是就逃出來了嗎?”不等宗愛再說什麼,他把手中的紅箋交給身邊的小太監,道:“送去欽天監合個八字。”
第二天,欽天監監正親自拿着合完的八字來見拓跋余。監正來時,拓跋余正在與宗愛、賈周一起欣賞宗愛進獻的一幅名家畫卷,聽說監正一大早就來了,正在外面等候,十分高興,召了監正進來覲見。
“賜座吧。”想到很快就能將于闐的仙姬公主納入後宮,拓跋余的心情格外地好。
可是監正卻戰戰兢兢地不敢坐下。拓跋余也不勉強。他指着監正手裏捧着的一卷文書道:“八字合得結果如何?你直接說吧!”
監正佝僂着身子,哆哆嗦嗦地把手裏的捲軸舉了舉,又放下,張了張嘴,又閉上,滿臉的褶子都攢在了一起。
拓跋余看出監正的不正常,臉上的喜色消散了一半,問道:“怎麼了?八字合得不順利嗎?”
被皇帝一再追問,監正咬咬牙,豁出去地說:“這位公主的八字……呃……不太……呃……不太好。”
“公主的八字不好?”拓跋余有些意外,“不是讓你去合一合朕和公主的八字嗎?為何你只看了公主的八字?如果只是她的八字不好,並不代表朕和她就不合啊!朕是天子,什麼樣的八字朕壓不住?”
監正唯唯諾諾地道:“陛下的八字自然是極富貴極強旺的,可是……可是……”一句話沒有說完,額上的汗又冒了出來。
拓跋余有些不耐煩起來,皺眉厲聲喝問:“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給朕說說清楚!”
監正重重地咽了一口唾沫,道:“這位公主是天煞孤星的命格……”
宗愛的目光也從畫卷上轉移到了監正臉上,奇怪地問:“天煞孤星的命格?什麼意思?”
“就是說這位公主……呃……克父,克夫,克……呃……克她身邊所有的人……”
拓跋余啪地一拍桌案,怒道:“胡說八道!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人?”
見拓跋余發怒,監正嚇得跪倒在地,辯解道:“陛下息怒,這真的不是臣胡說。陛下別忘了,這位公主的父母都是死於非命啊!還有她的兄弟姐妹,也都死光了!”
“尉遲秋仁就是她的親哥哥,不是還活得好好的,還復仇成功,回去當上了于闐王嗎?”
“這……這……”監正抓了抓頭,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宗愛的眼睛轉了轉,道:“尉遲秋仁沒有被克,大概是因為他一直在大魏。遠離了天煞孤星的妹妹,才躲過了一劫。”他瞥了賈周一眼,賈周會意,接口道:“對對,聽說于闐原本要送來和親的是他們宗室里一個叫紅榴的郡主,這個紅榴是尉遲秋仁的堂妹,年方七歲。就在於闐送出紅榴郡主的八字前一日,忽然找到了流落在民間的仙姬公主。尉遲秋仁驚喜非常,立刻就把仙姬公主接進王庭。可是當天夜裏,于闐王庭就發生了火災,起火的正是尉遲秋仁休息的宮殿。多虧尉遲秋仁汲取了當年他父親死於王庭屠殺的教訓,在自己的床榻下設置了密道,才幸免於難!”
賈周說到這裏,偷眼瞧了瞧拓跋余的臉色。見拓跋余的臉色陰沉,剛想住嘴,可宗愛卻又向他拋去一個威嚇的眼神。賈周咽了口口水,硬着頭皮繼續說:“還有那個仙姬公主,據說當年她逃出王庭后被一對好心的夫婦收養,可是短短的兩年時間裏,那對夫婦家裏的三個兒子就都陸續離奇死了,又過了一年,那對夫婦也先後染上惡疾都死了。只剩下這位仙姬公主一個人,無家可歸,四處流浪了一段時間,最後被一座尼姑庵收留,可是不過四五年的工夫,那座尼姑庵里的尼姑們就一個個地死了十之八九,庵里的香火也越來越弱,那座尼姑庵也從於闐赫赫有名的大廟衰敗成了連山門壞了都修不起的破廟。”
“一派胡言!”拓跋余怒吼,順手抓起案上的一個玉鎮紙超賈周扔過去。賈周嚇得一縮脖子,鎮紙貼着他的額角飛過。雖然沒有砸實,但玉鎮紙尖銳的稜角還是刮破了他的頭皮,鮮血順着鬢角流了下來。賈周自然不敢當著皇帝的面去擦血,惶恐地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陛下息怒,奴才說的都是真的。陛下若不信,可再派人去于闐查訪。”
宗愛在一旁幫腔:“賈周說的這些事,臣也有所耳聞。即便這些都是坊間傳說,但于闐最初計劃送來大魏和親的是紅榴公主這是事實,紅榴公主的八字送來的前夜于闐王庭失火也是事實。這樣看來,于闐突然改送仙姬公主的做法的確十分蹊蹺。臣不贊成皇上娶仙姬公主。”
剛才被嚇得結結巴巴的人監正此時也回過神來,膝行向前兩步,道:“宗大人說得有理。這位仙姬公主來路不明,若讓她進宮,只怕……”這一次,監正只是短暫地猶豫了一瞬,便又堅定地進言:“只怕宮闈不寧,國運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