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琅琊崛起 第三章 熱鬧的朝會
太陽還沒有升起,就聽見聲音:“公子該起床了!”
范天誠睜開睡眼朦朧的眼睛,看了看窗外,無辜的說:“太陽還沒曬進來,再睡會。”
他說完,直接矇著被子開始睡覺。
“公子快起床,不然我就闖進去。”小柔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范天誠猛的坐起來,自從懂事就沒讓小柔服侍過。連忙說:“別進來,這就起。”
房門打開,一群小侍衛走進來,開始給他穿衣洗漱。
他感覺非常無奈,又是換衣服,又是換鞋子,連頭飾都換了。沒想到參加朝會這麼麻煩,真後悔用天雷修鍊,不然也不會被逼着去處理政務。
“這麼早就去?還沒吃飯呢!”范天誠看着要走的架勢,連忙說。
任長勇躬身解釋:“朝會結束再吃飯,如果時間太長,就直接吃午飯。”
范天誠感覺又被天雷劈中,直接楞在哪裏。他半夜就感覺很餓,只是懶的起床,難道還要忍到中午。連忙搖頭說:“現在就上飯,快點餓死我了。”
任長勇無奈的翻着白眼,小聲的說:“再不去就遲到了,還是先參加朝會,再吃吧!”
范天誠坐在案桌前,直接耍起性子說:“不吃飯,就不去朝會。”
一會功夫,案桌上擺滿飯菜。他聞着香味胃口大開,開始吃起來。
旁邊的任長勇看着外面不斷升起的太陽,不斷唉聲嘆氣,最後額頭都急出汗來。
范天誠慢條斯理的吃完,剛要休息下,直接被任長勇抓起來,就往議事殿趕去。
他無奈的跟着,搖頭說:“每天這麼早去議事,父王能受得了?”想起仁王的性格,是不可能每天這樣的。
任長勇尷尬的微笑說:“原本三天朝會一次,現在改成七天一次。好像養成半月一次,結果被王后否決。”
范天誠想了想這才符合父王的性格,也就母后能壓住。
他們走到議事殿時太陽都高高掛起。
議事殿前,身穿胄甲的任侍衛長,在不停地走動,看到這邊,連忙跑過來,躬身訴苦:“大公子啊!你可算來了,大王和眾位大臣已經議事多時。”說完還瞪了眼任長勇。
任長勇嚇得渾身一哆嗦,這個侍衛長正是他的父親,從小被教育到大。
就連范天誠也有些害怕,從小父王沒有時間教授武功,都是任侍衛長傳授,以前沒少受苦。
他連忙躬身還禮:“多謝侍衛長。”
任侍衛長帶領向內走去,任長勇卻老老實實留在大殿外,等候結束才能和范天誠一起離開。
任侍衛長進去躬身行禮說:“公子到!”隨後留下范天誠,直接退出議事殿,還緊緊關上門。
范天誠反應過來,連忙躬身喊:“拜見父王,拜見母后!見過眾位大臣。”
眾位大臣看見禮貌的范天誠,都微微點頭回禮。
范天誠抬頭觀察,看見父王和母后都坐在上面,本來後宮不能干政,可是琅琊國例外,要是沒有李氏,現在有可能直接滅國。
就連大臣有不懂的時候,都要請教李氏王后的意見。
李氏王后也很有分寸,只出主意,從來不發號施令,都是說給仁王聽,仁王同意才發號施令。
下面四排案桌,領頭的分別是司徒趙立負責民事戶籍;司馬錢卒負責軍事征伐;司空孫福負責民耕賦稅;司寇李嚴負責刑事律法。
他們後面坐的都是,各個部門的下屬官員,悉數也有三十多位。
李氏看見兒子到來,開心的指着下方的空着的案桌說:“誠兒快過來,坐到這裏。”
仁王面色難看,對范天誠的遲到非常不滿。
范天誠向前走去,剛剛走到案桌前,有可能因為吃的太飽,也可能因為緊張,直接張口打嗝。
議事廳安靜下來,都看着范天誠。特別是仁王臉色更嚇人,直接拍案指着門口呵斥:“給我到門口站着聽。”
范天誠也無奈,這打嗝真不是能控制的,只能轉身走到門口。老老實實的站着。
眾大臣都在微笑,只是把范天誠當成小孩看待。按照仁王的境界,再當幾十面國王也沒事。公子的成長並不急躁,可以慢慢來。
他們對着這個公子已經很滿意,比其它國公子強很多。年僅十五就熟讀詩文經意,武功也是天才。當然詩文經意是被李氏拿着棍子熟讀的。
其它國公子有可能還在春遊玩耍,調戲少女。
范天誠低頭現在門口,聽見大臣不斷訴說國事。從軍兵訓練,到大周形式;從苛捐雜稅,到春耕夏收……很多事,聽着聽着都快睡著了。
大臣都說完,整個議事廳才安靜下來。
都看着仁王,等待他的說話。仁王像被驚醒一樣,求助的看着李氏。
這表情就知道,仁王又沒聽進去。大臣都已經習以為常,知道還是李氏拿主意。
李氏低頭認真思考,也是為琅琊國費勁腦汁。
李氏抬頭看見仁王求助的眼神,心裏就來氣。當初也問對方為什麼這麼不想處理政務?
仁王的回答差點氣死她,仁王說:父王就是被百姓逼着建國,他更是被拿着棍子攆着坐到王位,誰想當啊!
其它國為了王位拚死,琅琊國卻看見王位都躲。也是因為這種性格,對待百姓沒有繁重的苛捐雜稅,非常受百姓愛戴。
李氏小聲的說:“兵事、民事和律法,還是按照以前就可以,現在最主要的是春耕和夏天的洪澇。”
仁王迷糊的問:“為什麼兵事不考慮,天降神石,不應該非常亂嗎?”
不止仁王不明白,就連下面的大臣也疑惑的看向李氏王后,等待解釋。
李氏想了想嚴肅的說:“神石降臨,大周暗流涌動。但是我們琅琊國地位特殊,西面的魯王不喜戰爭,不會有威脅。”
說到這裏都暗暗點頭,知道現在的魯王確實不喜戰爭,只知道守舊。
李氏接著說:“北莒國對我們虎視眈眈,但是大齊正在磨刀霍霍,像大開疆土。莒國一直防備大齊,沒有精力對付我們。”
又指了指南方說:“郯國剛被南吳國攻擊,還在修養生息,沒有十數年是不可能有精力功法我們。”
仁王和眾大臣聽見后,都點頭表示明白。
仁王一拍案桌說:“好,那就討論下怎麼春耕和防治洪澇。”
眾大臣七嘴八舌的討論,各種意見都有。有的剛說出來,就被旁邊的打斷否定。
范天誠也知道這是最重要的時候,春耕的好壞,關係琅琊國一整年的溫飽,也關係到今後的發展。
他明白琅琊國地處沂河流域,北面、東面和西面都是山地丘陵,只有中間沂河兩岸是平原,適合農業生產。
但是每到夏季,雨水增多,山上的雨水匯聚沂河,就經常形成洪澇。雨水減少,又會形成旱災。每年不是洪澇,就是旱災,弄的兩岸百姓苦不堪言。
最好的是去年,風調雨順,百姓才能吃飽。這已經是幾十年一遇的好天氣,要是再看天吃飯,弄不好又的餓死大批百姓。
每年寒冬剛過,春分來到時,就是討論農耕的時候。因為再過一個月左右,就要播種,不提前弄好,等夏季洪澇或者旱災,就會顆粒無收。
李氏也很頭疼,政事還可以幫忙,這春耕是真不了解。
她抬頭看向兒子問:“誠兒有什麼注意嗎?”
范天誠正在專心思索,腦海不斷出現旱澇治理和春耕播種的畫面,在根據畫面不斷思考,怎麼解決琅琊國的問題。
他聽見母后問話,不自覺的說:“有點想法,但必須去查看沂河和耕地情況,最終才能確定。”
沒想到幼稚的公子,能說有辦法,都露出不信的目光。
范天誠也知道走着天方夜譚,畢竟連宮門都很少出去,更別說了解春耕。
“啪!”仁王拍着案桌站起來,大笑着說:“好,給你三天時間。三天後再舉行朝會,要聽到你的辦法。”
他又接着向門外喊:“任小武進來!”
任侍衛長躬身走進來,彎腰等待命令,任小武就是侍衛長,還是任大勇的父親。
仁王看着下令:“你跟着公子,走訪沂河和各個耕地,一定要保護好。嗯!現在就快去?”
任侍衛長躬身稱:“諾!”領命后,帶着范天誠向外走去。
范天誠還迷糊着,只是隨便說說,怎麼就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真想跑回去問問父王,是不是傻了?
李氏責怪的說:“我們都沒辦法,誠兒能行嗎?”
仁王微笑着,低聲說:“沒打算他會有什麼好辦法,只是讓提前鍛煉。過個四五年就能接替王位,我就……嘿嘿!”
李氏聽見很無奈,這是打算坑兒子啊!
下邊的大臣都低着頭,就當什麼也沒發生,也沒有聽見。又繼續討論春耕和旱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