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初次先進航空動力嘗試WS5
渦扇-5是我國研製的第一種渦輪風扇發動機,設計特點為單轉子,無加力,后風扇式,但完成研發后沒有投入使用。
1963年1月,瀋陽發動機研究所(606所)根據空軍要求改進轟-5轟炸機而提出的技術指標,在渦噴-6發動機的基礎上,開始研製一種后風扇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定名為渦扇-5。該型發動機為單轉子、無加力后風扇發動機,第一台樣機於1965年初製造完畢,1966年達到設計指標,1970年通過長期試車考核,1971年裝於一架轟-5上進行了多次滑跑試驗。當時只裝了一台渦扇-5,這架飛機被稱為轟-5改。后空軍撤消了對轟-5改進的計劃,渦扇-5於1973年5月停止研製。
渦扇-5是我國第一次研製渦輪風扇發動機,在當時的的技術掌握程度上,為減小風險,設計師選擇的是技術跨度相對小的利用現有渦噴發動機改進的技術路線,去掉渦噴6的加力裝置,在後部增加后風扇和零級導流葉片,採用了超、跨音速風扇設計,壓氣機可調葉片(防湍振)等先進技術,最大推力達到35.3KN(較WP―6大幅提高),耗油率下降30%。採用渦扇-5的轟-5航程可提高30%,但該機型總體性能落後,加之轟-6飛機服役,使之失去改進的價值,也導致了渦扇-5的停止研發。
渦扇5的研製是我國在航空技術領域的一次有益嘗試,且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時間距離並不長,但后風扇式不是渦扇發動機技術的主流。即使這樣,渦扇-5的停止研發,對中國航空技術的進步仍然是弊大於利,尤其技術積累的間斷,是其後我國航空發動機長期落後於世界的一個原因。而空軍高層對技術裝備研發反覆無常,特別是前瞻性的技術儲備毫無大局觀更是造成我國航空核心技術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渦扇5是悲哀的!它是我國首次追趕國際先進航空技術的一次有益嘗試,可未待以展身首就遭夭折!這令無數中華航空迷為之心痛!但在本書中我決定逆天開金手指令其復活(當然也要做一定脫胎換骨!)第一款原型機直接賣給伊朗,通過外掛忽悠波斯人用其開發自己的轟炸機或運輸機等大飛機!也算得其所用了!第二版則要瞄準高盧航空動力之星M53發動機,做為世界航空動力中獨具特色的單軸典範目前世界上在主力戰機上服役的唯一一款單軸渦扇發動機,M53的部分設計與同期別的名牌產品相比現得頗為老套。也許,但不能否認這一設計卻讓M53的結構異常簡化,比當年的TF306(該發動機十分接近普惠TF30)更加簡單可靠。和同時代的雙軸渦扇發動機相比,M53皮實耐用,完全不需要悉心關照。M53的維護也非常簡便,因為採用了模塊化製造理念,零部件通用性非常好。維護過M53的工程人員對這種發動機最深的印象就是簡單,它沒有可調定子,活動零部件數量也較少,其可靠性較好,操控性也不錯,在使用中性能沒什麼限制――這在作戰中尤為重要。我覺得這非常適合中國的國情需要!再加上本書中我將讓與法國名機幻影2000和幻影F1最為相似的中國遠親殲9V和老版殲11復活登場所以再搞出一個中國版的M53超級”阿塔”也很有必要,反正用金手指可以輕易搞來它的所有資料!但不一定是完全仿製,而是以其為參考在渦扇5的架子上脫胎換骨,就算國內不裝備也可以出口,設定其能與法國貨通用!最後的第三版將試作為國內民用輕型支線客機的母版但不一定裝備只是做為一種技術驗證和技術研究儲備!請大家釋目以待看渦扇5的浴火重生牛bb小說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