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二、十國爭霸時代
末法時代,修仙宗門沒落,修仙家族崛起。
各家族佔山占城各自封王,相互攻伐,搶奪領地和修鍊資源。
其中以宋姓家族實力最強,佔據江南數十城,年年派修士大軍四處征伐。
中原地區,陳姓家族佔據三聖山所在地三聖城,將古老的修仙聖地三聖山,納入家族手中。
且宋家與陳家是親戚關係,宋家家主夫人正是陳家家主的堂姐。兩家相互馳援,逐漸壯大。
北方,由趙姓家族掌控雪山一帶,呼延氏掌控了廣袤草原和荒蕪的沙漠地區。兩家達成協議,互不侵犯,共同抵抗宋家的北伐。
西南地區為孟家和巫族掌控,兩家之間相互爭鬥不休。
而中原地區,除了陳家佔據三聖山及周邊一帶數百里的地區。其餘大半皆被李姓家族掌控,另有數個小城池被秦、王分割。
沿海一帶,劉氏佔據沿海十數城,以及近海幾十個大小不一的島嶼。算是最有實力與宋家抗衡的一股勢利。
秦、王兩家以及陳家,算是割據勢利中最小的。陳家因有宋家依託,且城池陣法最為古老堅固,一時無人敢欺。
秦、王兩家相互抱團取暖,並與陳家交好,倒也能暫保一時之安。且其餘大家族之間的戰爭激烈,亦無暇顧及他們兩家。
是年一月,宋家於滄瀾江畔的不夜天城中,建高台拜祖祭天,昭告天下,創立天元神國。
宋家家主宋炳德以化神中期修為自封天元帝君,號領麾下數十萬修士大舉渡江北伐。
而後,各大家族相繼自稱神國。
中原李家於建安王城中自封建安神國,家主李昱剛化神初期修為,自號建安神君。
北方,趙氏於大雪山之顛的月光城中自封雪月神國。家主趙琳元嬰大圓滿修為,自號浄心雪王,乃唯一女性君主。
毗鄰趙氏雪月神國的呼延部族,於漠北荒漠之中自封瀚海神國,家主呼延超以元嬰後期修為自號天可汗。
沿海劉氏自封大瀚海神國,都城永興島,一島即為一城。家主劉洋元嬰後期修為,自號仁武大帝。大瀚海神國,佔據整個神州大陸沿海地帶,神國地勢彎沿狹長,北至雪月神國玄冰海,西南至神巫國地界。掌控整個大陸出海權。
神巫國乃巫族自封,相對比較神秘,奉虛無縹緲的巫神為神國至高無上的存在,大巫師範黎以元嬰後期修為掌控整個神國。都城百鬼城的位置無人知曉,外人只知位於南蠻大山之中。
西北孟氏於花雨城中自稱萬木神國,家主孟賢林元嬰後期修為,自號萬木神君。
秦、王兩家皆慎重考慮后,各自封為太平神國和永樂神國。家主自認為修為不如人,不敢自號為君為帝。
三聖山陳氏因其與宋氏開元神國的關係,並沒有自封為國,只是安於現狀,固守自己一片小天地。
其他神國出於不同目的,亦將他們視為陳國,稱陳家家主陳國忠為明仁聖君。
自此,神州大陸進入了十國爭霸時代。
同年三月,天元帝君宋炳德率領數十萬大軍北伐被阻。建安神國主力修士大軍全力將其阻擊於滄瀾江北一月有餘。
而開元神國後方,被大瀚海神國乘虛而入。與大瀚海接壤的神國邊境,全線被其襲擾攻擊。全國修士大軍駐守邊疆,只留國都不夜天城的護衛修士隊伍和滄瀾江江岸駐守大軍不被調動。
天元神國一時被動,急令陳國率修士相助。
陳國國主陳國忠審時度勢后,明面上急派麾下大將軍段鵬飛率領三萬修士大軍出城沿滄瀾江前往馳援。
暗中派長子陳天豪前往秦、王兩國遊說。使永樂神國王氏勸說神巫國聯手對大瀚海神國發起進攻;又使太平神國秦氏遊說萬木神國背後偷襲神巫國。使其兩國交戰,不得空閑,無暇東出襲擊秦、王、陳三國。
派三子陳寒煙北上瀚海神國,遊說呼延氏與陳國聯手搶奪建安神國西北城池。
派次子陳永祥領十萬大軍隱藏潛行,偷襲建安神國與陳國接壤地帶。
派四子陳逸凡與小女陳漫菲加強聖城安全巡防和糧草後勤運輸任務,以及傷兵回還救治問題。
一時間,巫神國由西南方向攻入大瀚海神國,勢頭強勁,逼迫大瀚海神國抽身與之抵抗。
萬木神國攻擊巫神國,引巫神國分兵相抗,兩國交戰而無暇東出。
瀚海神國南下進攻建安神國,建安神國派兵抵抗,被陳國二公子陳永祥率兵攔截。
而大將軍段鵬飛忽然領三萬大軍折返,與二公子十萬大軍夾擊建安神國援軍。建安神國不敵大敗。陳國兩路人馬合兵北上,阻止瀚海神國繼續南下。兩國各佔領建安神國西北一帶土地,劃界而分。
天元神國得以緩口氣,終於變被動為主動,在滄瀾江下游以北、建安神國與大瀚海神國邊境線地區打通一條走廊,宛如一個楔子,深深釘入兩國之間。西可聯合陳國對建安神國左右包夾,北上亦可直取雪月神國,順江東下可切斷大瀚海神國滄瀾江兩岸之間來往,使大瀚海神國江北地區與其主力部隊斷開,徹底孤立無援。天元神國後方也損失數個小城池。
經此一役,瀚海神國坐收漁利,戰果最豐。
神巫國與萬木神國各有所得也各有損失,損兵折將白忙活一場。
秦、王兩國各自派兵為萬木神國和神巫國搖旗吶喊,並沒有實際參與戰爭,走了個過場,得保神國沒有因神州大陸全面戰爭的爆發而徹底滅國。
雪月神國從始至終未參與戰爭。
大瀚海神國略有損失,但無關痛癢。
建安神國損失慘重,神國東西兩端各丟失大部分地區。
天元神國雖勝,代價也不***迫建安神國求和,佈防結束后,開元帝君方才班師回朝。
陳國二公子陳永祥與瀚海神國達成共識后率軍回返。
同年十一月,大雪紛飛時,大軍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