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封王慶功 楊行密點評徐知誥
一
清口一戰,楊行密成功擊退朱溫進軍淮南,正式成為與朱溫,李克用並肩的時代強人。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經四分五裂,唐昭宗李曄雖有復興之志,怎奈無輔佐之臣。各路諸侯都在搶地盤謀求自己的私利,無人真正關心國家,誰佔領一塊地盤就是誰的,而唐王朝對各路勢力已經失去了控制力,除了痛心、痛恨、痛罵外也無可奈何。朝廷只能通過封賞的方式維持着名義上的統一,讓諸侯間互相制衡以換取皇室的苟延殘喘。公元902年,唐庭為了拉攏楊行密抗衡朱溫與李克用,冊封他為“吳王”,楊行密完成了從一個造反者到藩鎮割據,再到封王的完美轉變。當然,各路諸侯這個時候也需要朝廷的正統封號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進而打着保護朝廷的口號為自己繼續擴充勢力尋求合理借口。
既然封了王自然少不了受封儀式和慶典活動。徐溫把徐知訓、徐知誥、徐知詢三個大點的兒子也帶過來了,一來讓他們見識下場面,二來也是想讓他們與同僚的孩子認識一下。受封儀式結束后,楊行密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宴席,他與徐溫、朱延壽、李遇等“三十六英雄”和王茂章、張顥、周本、柴再用、朱瑾、李承嗣等舊將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場面很是熱鬧。楊行密先是表達了自己的感謝,表示今後必將與大家同甘共苦,開創大業,隨後眾人紛紛上前祝賀,並表示誓死追隨吳王。
二
對於現在的徐知誥來講,目前這個場合還不關自己什麼事,他也覺得無聊,因為徐知訓帶着徐知詢不知哪玩去了,卻沒有叫着他,他心裏也很不是滋味。不過徐知誥已經習慣了,這幾年在徐家雖然自己對徐知訓很尊重,但徐知訓在他面前表現得很傲慢,總是對他愛理不理的甚至故意奚落他。徐知誥只好獨自在大殿外轉悠,這是他時隔快五年後再次來到這裏,多麼熟悉的地方啊,徐知誥一會摸摸房柱子,一會摸摸牆邊的花,沉浸在過往的回憶中。
“喲,我還以為是誰呀,這不是彭奴嗎?哦,不對,應該叫徐知誥了。”這突然的聲音打斷了徐知誥的沉思,他扭頭一看原來是楊渥。徐知誥也很意外,他對楊渥沒有好感,跟他也沒什麼話好說的,於是轉身準備離開。
“哎喲,當了徐家養子脾氣比以前大了啊!看來徐溫的飯不錯,幾年不見吃胖了。”楊渥見徐知誥想走,故意抬高了音調對着身邊的下人說道。徐知誥知道楊渥是個飛揚跋扈的人,不想跟他激化矛盾,於是說:“公子,養……”
“叫我世子,從今天起,我爹就是吳王,我就是世子,下人就是下人,一點規矩不懂。”楊渥傲慢的打斷了徐知誥的話。
“是,世子,養父對我很好,多謝世子挂念。”
“你怎麼沒和徐知訓在一起呢?是不是他欺負你不帶你玩啊。沒事,他欺負你,你就告訴我,我保證他不敢把你的腦袋打破。”楊渥挑釁的說道。徐知誥知道楊渥是故意的,但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緒。
“世子說笑了,大哥對我們幾個弟弟都很好,我們都很敬重他。”
這時恰巧徐知訓和徐知詢路過,看見楊渥和徐知誥,徐知訓很意外,“喲,好熱鬧,你們在敘舊啊!”徐知訓高聲的說道,依然是那副張揚的樣子。徐知誥叫了一聲“大哥”,徐知訓沒有回應,只是瞟了他一眼。徐知訓與楊渥從小就認識,他們兩個年齡相當,又分別都是兩家的長子,因此楊行密和徐溫讓他們從小就在一起玩,但是他們性格並不合。楊渥出生前楊行密就已經造反了,隨着自己一天天長大,楊行密的勢力和官職也一天天大,圍在他身邊轉的人也越來越多,楊渥頗以自己的爹自豪,也慢慢養成了紈絝子弟的性格;而徐知訓是一個天生個性很張揚、很自負的性格。因此,楊渥和徐知訓雖然認識得早,但兩人並沒有多少共同語言。
“徐知訓,你得帶着人家啊,別以為人家是徐家養子就欺負人家啊!”楊渥搶先說道。
“哼,我們徐家是禮儀之家,不像別人只會拿人家當下人使喚。”徐知訓說道。
“楊大哥誤會了,我爹娘對我們一視同仁,不分貴賤的。”徐知詢補充道,還習慣性地叫着楊大哥。
“真搞不懂,徐溫兒子不少了,還要收養子,要那麼多兒子幹什麼呀。哦,我明白了,兒子多力量大啊,徐溫是不是也想學我爹當年啊,找個機會揭竿而起啊!哈哈……”楊渥挑釁說道。
“你……”徐知訓正要反駁,說來也巧,楊行密和徐溫一行人走過來了。楊行密聽見楊渥的笑聲,以為他們相談甚歡,遠遠的就問“你們在說什麼呢?笑得這麼高興”,從而打斷了徐知訓。見大人們走過來了,徐知訓和須知詢連忙向楊行密和徐溫施禮叫“王爺、爹”。楊行密看見了徐知誥,見他額頭飽滿,鼻正口闊,眼睛明亮,上身袖長,雖然還是個小少年,但能想像到以後的英姿,楊行密心裏暗暗稱奇。而徐知誥也是五年後再見到楊行密,他想叫義父,覺得不合適,於是趕緊學徐知訓和徐知詢對楊行密和徐溫分別施禮道:“王爺,爹。”楊行密見到幾個孩子都很懂禮數非常高興,說道:“好好,你們幾兄弟繼續玩吧!都是自家兄弟,以後你們要懂得互相尊重,啊!”說完就走了。
剛走出幾步楊行密對身旁的徐溫說道:“你這個養子一表人才,將來你我的兒子可能都不如他啊!”喜歡之心溢於言表。徐溫聽到楊行密那麼誇讚徐知誥心裏非常高興,因為他也認為這個孩子與眾不同。於是連忙說道:“吳王過譽了,其實是吳王慧眼識珠啊!他是我的養子,也是您的養子,只希望他將來能為吳王盡忠,為淮南效力。”楊行密聽完點頭微微笑了,心想但願自己沒有看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