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秋闈(九)

第二百五十一章 秋闈(九)

何志遠第一個交卷的行為,不但震驚了還正在答題的考生,而且還震驚了收卷官。這麼重要的考試,考生們恨不得時間再延長一天,而他卻提前半天時間交卷了。相鄰考舍的考生看着何志遠的背景搖頭嘆息道:“也好,做不出早卷,省得在這裏受煎熬。”接着便又提筆認真答捲去了。

第一場考試交卷之後,試卷被收卷官集中起來,從號舍沿着甬道往北,送到明遠樓后的一個獨立的院落中,這裏是閱卷場所的外簾部分。其核心建築是威嚴的至公堂,負責考場紀律的外簾官在此地坐鎮,監督着試卷的前期處理工作。

在監臨官的主持下,試卷先被送到至公堂東側的收卷所,在其中整理碼放,清點數目,並進行初步的剔選。但凡是破損、油漬的試卷都會直接被拿出來,送回至公堂中,由監臨官審核之後,藍筆謄錄。其餘合格試卷則用印鈐名,再命人轉磅左側的彌封所,由其將試卷上的考生信息,用厚紙嚴密糊住。在錄取榜單公佈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拆看。

完成之後,交給規模最大的謄錄所,由其中百多位善書文吏,把考生的試卷用硃筆謄寫出來,如果考生的卷子出現錯別字,這些書吏必須照寫,並在頁頂標註出來。

謄錄完畢,還要交給隔壁的對讀所,由負責對讀的書吏,檢查謄錄的“朱卷”與考生親筆的“墨卷”是否一致,標註是否正確。檢查無誤後送至緊挨着至公堂的掌卷所,由其中的書吏將朱卷與墨卷統一編號后,送回至公堂中。

監臨官留下墨卷封存,再根據內簾同考官的人數,將朱卷分為相應的捆,本次鄉試是八位同考官,便分為八捆,並在上面寫上“第一束”,“第二束”,直到“第八束”,用印鈐記之後,親自送八內簾之中。

監臨官從外簾門出來,徑直往北走,在一道飛虹橋前停住,對面的內簾早得到通知,主考官會同內監監來到橋的另一端,雙方並不上橋,只是由一隊軍士,將試卷送過去,對讓對面的兵丁接過來。雙方互施一禮便各自回去了,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

這當然不是雙方沒有禮貌,而是為了防止承擔不同任務的考務人員勾結舞弊,前後簾之間是嚴禁相互接觸的。負責閱卷的后簾院,更是絕對獨立於整個貢院,除了接卷,不準任何人進出。

后簾院的中心建築是衡鑒堂,與至公堂、明遠樓、大門、龍門在一條中軸線上,乃是主考官和同考官分房閱卷的場所。除了閱卷錄取之外,后簾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便是在每場考試前一天,由主考官命題,並在其中的刻字房和印刷房中刻印出來,在翌日一早送交外簾。

當試卷送入內簾之後,主考官便對八位同考官道:“諸位,掣籤吧。”幾位同考官便上前抽籤,抽到幾就把那一捆卷子拿走。

但不能帶回房間去,必須要在鑒衡堂中閱卷。主副考官坐在堂上,八位同考官分坐左右。負責監視閱卷的內監臨,帶着一干監視官,坐在眾考官的邊上,瞪大眼睛監視考官的閱卷過程。

在監視官的虎視眈眈下,整個鑒衡都靜悄悄的。因為這些監視官一般錦衣衛充任,保管把考官盯的毛骨悚然,不敢生出雜念。當然,只要考官不交頭接耳,不擠眉弄眼,監視官們是不能出聲干擾閱卷的。

同考官們都是進士出身,四十歲以下,年富力強,眼神特別好。他們必須認真的給每篇文章加註標點,同時看文章是否通順,如果讀起來磕磕絆絆,毫無韻律可言,直接擱到一邊,判其死緩。

只有文筆通順,具錯別字不超過三個的卷子,才有資格被同考官看到二遍。在這一遍中,同考官主要從“理、法、辭、氣”四方面來評判一篇文章的優劣。“理”是對經書的掌握和程朱註釋的理解。“法”是八股文的文章結構。“辭”是考生的文字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氣”則是文章思想性的濃度。

這四方面的衡量標準是“清真雅正”。意思是說一篇好的八股文,應該用簡潔、典雅、順暢的語言,來正面闡述所領悟到孔孟之道,程朱之學。

同考官便根據這一標準,判別考生文章的優劣,並給每份卷子寫評語,陳述是否薦卷的理由,無論取與不取,他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

同考官們將自認為夠資格高舉的卷子,寫明推薦理由,交給邊止的書吏,由其轉程呈上首的主副考官,如果有特別出色的,還會“高薦”,也就是強烈推薦。

事實上,試卷的取捨權衡,專在二主考,這也就是說錄取與否,都是正副主考官說了算。如果同考官推薦上來的試鄭,得到了副主考的認可,那麼他便會在卷子上,用黑筆寫個大大的“取”字,寫明推薦理由后,送給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也認可,便會再寫一個“中”字,合起來便是取中,同時也要寫明取中理由,以便解送禮部磨勘。

對於被副考官否決的試卷,主考官雖然有權扳過來,但那樣太落副考官的面子了,所以主考一般不會行使這個權力,除非他特別常識的。但一篇文章能讓人特別賞識,在別人眼裏就至少是上好的水平,不會不取,所以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

至於同考官推薦了,卻沒有被採納的卷子,正副主考官也需要加註批語,說明沒有被錄媽的理由。

閱卷的時間是白天,到傍晚時停下休息,這時兩位主考和內監官便會一齊清點朱卷,確認無誤以後,再用三把鎖共同鎖好鑒衡堂。第二天一早再一起過來,三人共同到場開鎖,繼續閱卷。

一般閱卷時間不到二十天的,其中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用來進行第一場的閱卷。雖然第二場和第三場閱卷時,同考官都可以繼續推薦。但在實際過程中,主考官只重視頭場,尤其是中的四書,基本忽略二三場的等級。也就是說,頭場被選中,二三場只需文理通順既可過關。一方面,這是因為時間緊,任務重,考官們是無論如何也沒法全部仔細審閱,所以比較客觀的八股文變成了閱卷首選。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本朝最重視四書五經和程朱註解,選擇八股文做重點,也在情理之中。

半個月的閱卷之後,所有考生的頭場卷子,終於全部審閱完畢,經過同考官推薦,兩位考官取中,一共有八十二份卷子被取中。但山東鄉試的解額是八十九個,這個數字是一定的,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換在別處,經歷了能把人折磨死的閱卷之後,考官們會在最後鬆鬆手,湊起解額了事。

但在這裏卻是不行!因為這次擔任主考官的,乃是山東提學官邵賢,此人是成化八年中進士,殿試二甲第一名,也就是整體排名第四。能考到這個名次的,都是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主,在這些六品七品的同考官們面前,那就是前輩加學霸的存在,並且此人非常較真......在閱卷過程中他三番五次的重申,要求考官們認真對待每一位考生的試卷,力求將有真才實學且合乎要求的考生選拔出來,讓他們出人頭地。

邵賢不僅督促同考官們認真閱卷,自已也嚴格把關,對每份試卷的優缺點都進行了認真細緻的點評,絕不肯讓不好的試卷濫竽充數,結果當閱卷結束,還有七個解額沒有錄取。

為了保證好的試卷不被遺漏,邵賢又認真審閱了每一份落卷,一直到榜前一天,才從落卷中找出七份上好的,湊齊了八十九人。

剩下的工作便是排定名次,因為考官都是臨時抽調的,事畢解散,並沒有編製上的隸屬關係,所以誰也不怕認,往往會因為意見分歧,出現激烈的爭吵和辯論。

但在這裏但不會如此,因為邵賢對所有文章的優劣瞭若指掌,評判時一語中的,眾人也就無從爭執,僅用了半天時間,便排定了錄取的名次,讓一旁的內監官鬆了口氣,擦汗笑道:“我還以為要耽擱了呢。”

邵賢笑笑,手持排定的名次,起道:“走吧,諸位。我們去至公堂!”便與那內監官並肩,率領全部考官出內簾門,過飛虹橋,入外簾,進至公堂,與外簾官一道,拆號填榜。

一個時辰后,全部八十九位舉人露出真容。看著錄取考生的籍貫,擔任監臨官的山東錦衣衛千戶對邵賢道:“山東有一句俗話,說‘取得好,看青州’,這些看來青州的文氣已經壓過了孔子的家鄉兗州。現在一看,青州、濟南、兗州三地的考生居多,說明您這次的錄取是公平公正的。”

這一次的錄取的前十名,其中青州佔了三人,濟南佔了三人,兗州佔了兩人。但沒有一個人質疑不公平,反倒都說:“心服口服。”可見這三個地方的考生水平之高,是所有人公認的。

還在找"大明小人物"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簡單!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小人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小人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秋闈(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