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名相 魏仁浦(上)
後梁開平五年(911年),魏仁浦生在一個窮苦的貧民家庭。年幼的魏仁浦機敏聰慧,但他早年時父親就得病去世了。自此,生活的重擔落到了母親的肩上。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他也變得格外地懂事。
魏仁浦有感於母親的辛勞,發奮讀書。一次,他的母親四處奔走,借到了一塊粗布,給他趕製衣服。魏仁浦放學回家,看到不辭辛勞、整日為他奔忙的母親又在為他制衣,感嘆道:"慈母求貸以衣我,我怎能心安啊!"說著說著,眼淚競流了下來。從此,他讀書更加用功。
魏仁浦完成學業后,揮淚告別了母親,獨自踏上了奔赴洛陽的道路。他一邊行路。一邊打聽局勢,常常一大早就啟程,晚上再找一家便宜的小旅店住下。走了幾天,他來到了濟河邊,濟河的風浪很大,他還是上了船,船駛到河中央時,魏仁浦脫下上衣,並把它擲到了江中,說:"今生若不能顯達,從此不再過此江。"
後晉末年,出帝石重貴驕縱奢侈,認為天下太平相安無事了。各地進貢獻上的奇珍異寶,全部歸入了內府;他又命人大量製造器具玩物,擴建宮室,裝飾後宮。他專門建造織錦樓來編織地毯,徵用了數百名織工,一年才完成。他還毫無節制地賞賜為他歌舞戲謔的藝人。雖然有大臣不斷勸告後晉出帝,但他根本聽不進去。後晉在他統治下,一日日衰亡下去。這一時期,魏仁浦任樞密院小吏,雖然官位不大,但他為人處事很有一套方法,他做事謹慎,很受樞密院承旨的賞識。他當時的辦事效率和才能,也不是同輩人可以比的。尤為重要的是,他內心始終保持着一股奮發向上的浩然正氣,時人都很欽佩他。
不久,後晉朝廷的統治不斷出現危機:邊境上和契丹又有衝突,契丹人常到後晉邊境搶掠,獲得了不少兵器、鎧甲、牛馬等軍用物資,還搶走了不少人口。後晉大將孫方簡、孫行友等率領當地百姓中豪強勇健的人修兵寨來保護自己。但有時孫方簡向朝廷邀功請賞,若朝廷不如他們的意,他們就全寨投降契丹,並作契丹人的嚮導,深入內地搶掠。那時河北又發生了***,百姓餓死的數以萬計,袞、鄆、滄、貝四州,盜賊群起,內外動亂不已。
為了奪回失去的瀛州、莫州,出帝時的宰相馮玉、李崧決定派兵進攻契丹。杜重威是後晉出帝的親戚,一向很受重用,天平節度使李守貞經過晉地時,杜重威常贈送他金銀、兵器、鎧甲,二人關係很好。後來,李守貞入朝時,後晉出帝很看重他,李守貞就勢進言道:"如果陛下您用兵,我願和杜重威通力合作肅清沙漠之敵。"後晉出帝因此更感到他是個德才兼備的將軍,於是就把這次出征的任務交給了二人。杜重威雖然以皇帝親戚身份擔任了上將,但他生性懦弱膽小。他不懂戰術,只知蠻打,損兵折將嚴重。在自己的部將王清與契丹軍奮力作戰時,他竟然不派一兵一卒去支援。公元946年,契丹派兵從遠處包圍了後晉軍營,軍中糧食快要用盡了,杜重威、李守貞等謀划投降了契丹,眾士兵敢怒而不敢言。不久,契丹軍渡過了黃河,後晉的統治危在旦夕。
不久,契丹軍隊掠走了後晉出帝和太后。公元947年,後晉大臣劉知遠乘勢登皇帝位,是為後漢。在契丹兵入中原的時候,魏仁浦隨着大軍北上抵抗契丹軍隊。他曾在真定(今河南鞏縣)叩見了後漢高祖。後漢的大將郭威向魏仁浦問起契丹的兵力和戰事,魏仁浦都能詳盡地說出來,魏仁浦的精細敏捷深得郭威的好感,從此開始受到郭威的重用。
乾佑元年(948年)後漢高祖病重,臨終前他召見了蘇逢吉、楊邠、郭威、魏仁浦等人,對他們說:"我氣息微弱,不能多說。劉承佑年幼弱小,一切後事拜託各位愛卿了,你們還要嚴加防範杜重威。"當天,後漢高祖就在萬歲殿去世了。不久。後漢大臣們剷除了杜重威父子,後漢隱帝劉承佑登基。新帝剛即位,就面臨著契丹在邊境的騷擾。後漢隱帝為此憂患不已,於是派郭威為西面軍前招尉安撫使,各軍歸郭威調度。郭威在率領士兵出征之前,向魏仁浦請教良策。魏仁浦說:"李守貞自認為是老將,士兵之心都歸附於他;望您不要吝惜官家的財物,要多多賞賜士兵,這樣就奪去李守貞所倚仗的優勢了。"郭威聽從了魏仁浦的勸告,從此眾人之心都開始歸附郭威。郭威在與契丹對抗、平息叛亂方面立了大功,這裏面多有魏仁浦的功勞。
後漢隱帝在為高祖服喪三年後,就開始聽音樂、賞賜優伶錦袍、玉帶。還常常做一些禮法助們的勸誡不僅無法止住他的惡行,反而招來了他的厭惡。不僅如此,隱帝還是個多疑的人,他曾經在夜裏聽到手工作坊打鐵的聲音,就懷疑是有人在趕製兵器,一夜都無法入睡。他懷疑楊邠會犯上作亂,不僅找借口殺了楊邠,而且派遣使者把他的親屬、黨羽、隨從也全部殺死了。他害怕郭威的聲名會危及自己的皇位,想趁此機會滅掉郭威。當他派的使臣到達澶州(今河南濮陽縣南)時,因為李仁義畏縮膽怯,害怕王殷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所以遲遲沒有動手。王殷與郭威很要好,就讓郭威親眼看了絕密詔書。郭威看到詔書上寫着逮捕自己時,他一下六神無主了。在關鍵時候,他又想到了機敏謹慎的魏仁浦,魏仁浦看了詔書,凝神定思,說:"您是國家的大臣,功名一向清白且為世人稱頌,現在又握有重兵.據守着重鎮。一旦被小人誣陷,災禍來臨是很難排解的。事態已發展到這一步,您可不能坐着等死呀!"郭威說:"想當年,我和楊邠等人披荊斬棘,跟隨先帝奪取天下,接受先帝託孤的重託,竭盡全力保衛國家,如今他們已經死了,我還有什麼心思獨自活着!不如死了算了。"魏仁浦說:"您白白送死有什麼好處?不如順應眾人之心,領兵南行,這是天賜的良機呀!"郭威於是留下了他的養子郭榮(郭威之妻柴氏之侄,即柴榮)鎮守鄴都(今河南安陽),自己親自率領大部隊向南進發。
冬日寒風蕭蕭,平地積雪四尺。郭威率領的軍隊散佈着各種傳言,說,"後漢隱帝已負將軍,將軍如今卻準備負荊請罪,將軍何罪之有?"還有的說,"將軍深明大義,現今天子昏庸無能,應取而代之。"郭威渡過了黃河之後,住在澶州驛館。一天早晨,將要出發時,突然有將士數千人大聲喧嘩,他們翻越牆頭登上了房頂說:"天子必須由將軍來做,我們已與劉氏結下仇,不可再立劉氏為君了。"還有的人撕裂黃旗披在郭威的身上,他們扶抱住郭威,歡呼萬歲,震動天地,並趁勢簇擁着郭威向南行進。這期間,魏仁浦一直在郭威左右。
在關鍵時刻,魏仁浦出了重要主意使郭威稱帝有了可能,他能言善辯、博聞強記,使郭威最終能在皇位上坐得安穩。年紀輕輕的魏仁浦無疑是後周王朝的開國功臣。
廣順元年(公元951年)正月初五,後漢太后頒下詔令,授予監國郭威傳國玉璽,郭威正式即帝位,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是為後周太祖。建國之初,便下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百姓們喜盼豐收,也期盼着後周能給他們帶來和平而富庶的生活。後周太祖郭威卻也不負重望,顯示出一代名君的氣魄。他重用良臣,升遷魏仁浦為樞密院副承旨,不久,又升他為右羽林將軍,擔任承旨職務。後周太祖身邊有魏仁浦、范質、王溥等重臣,使他如虎添翼。在黃袍加身之前,後周太祖郭威就是一員大將,他的軍隊名振天下,連契丹人都懼怕三分,后蜀、南唐對他也很畏懼。郭威稱帝后,較少親自出征了。他的養子郭榮、大將王浚的名聲也漸漸遠播。郭威一直把視察軍隊、關注軍事作為自己的一件大事。有一次,他正在閉目養神,突然天氣驟變,颳起了狂風,他擔憂出征的將士們,就把魏仁浦召來,詢問將士們的情況。魏仁浦一一說出各州屯兵情況和將領的名字,這竟和名簿上絲毫無差,又令郭威大吃一驚。
廣順末年(953年),魏仁浦的母親病逝,自幼和母親相依為命的他悲痛萬分,後周太祖年已近衰,不久病也日日加重,他對養子柴榮說:"從前我西征時,看到唐朝十八座皇陵沒有不被人發掘的,這是因多喊有金銀寶玉的緣故。我死後,要穿紙衣。要用土棺。墓穴用磚建,工匠也要使錢雇傭,安葬完后,不要設守陵人,不要造石羊、石人、石馬,只刻一碑立於陵前,寫上'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他又說:"你可重用魏仁浦和李洪義,不要讓魏仁浦離開樞密院,軍權可交一部分給李洪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