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什麼是時間
另一方面,引力是所有形式的能量或質量之間的普適的力。
它不能被限制於膜上,相反地,它要滲透到整個空間。因為引力不僅能夠耗散開,而且能夠大量發散到額外維中去,那麼它隨距離的衰減應該比電力更厲害。
電力是被限制在膜上的。然而我們從行星軌道的觀測得知,太陽的萬有引力拉力,隨着行星離開太陽越遠越下降,和電力隨距離減小的方式相同。
這樣,如果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張膜上,就必須有某種原因說明為何引力不從膜往很遠處散開,而是被限制在它的附近。
一種可能性是額外維在第二張影子膜上終結,第二張膜離我們生活其中的膜不遠。
我們看不到這張影子膜,因為光只能沿着膜旅行,而不能穿過兩膜之間的空間。然而我們可以感覺到影子膜上物體的引力。可能存在影子星系、影子恆星甚至影子人,他們也許正為感受到從我們膜上的物質來的引力而大大驚訝。
對我們而言,這類影子物體呈現成暗物質,那是看不見的物質。但是其引力可以被感覺到。
事實上,我們在自身的星系中具有暗物質的證據。我們能看到的物質的總量不足以讓引力把正在旋轉的星系抓在一起。除非存在某種暗物質,否則該星系將會飛散開。
類似地,我們在星系團中觀測到的物質總量也不足以防止它們散開,這樣又必須存在暗物質。
當然,影子膜並不是暗物質的必要條件。暗物質也許不過是某種很難觀測到的物質的形式,例如wimp(弱相互作用重粒子),或者褐矮星以及低質量恆星,後者從未熱到足以使氫燃燒。
因為引力發散到我們的膜和影子膜之間的區域,在我們膜上的兩個鄰近物體間的萬有引力隨距離的下降會比電力更厲害,因為後者被局限於膜上。我們可能在實驗室中,利用劍橋的卡文迪許爵士發明的儀器測量引力的短距離行為。
迄今我們沒有看到和電力的任何差異,這意味着膜之間距離不能超過一厘米。按照天文學的標準,這是微小的,但是和其他額外維的上限相比是巨大的。正在進行短距離下引力的新測量,用以檢測“膜世界”的概念。
引力可以彎曲空間,因此可以傳播到額外維(如一次函數是線形卻被兩個未知數描述),通過在平行宇宙中移動穿越虛時間,所以可以通過引力穿越時間。
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劃分的24(36)個區域。當我們在海上看到太陽升起時,居住加新坡的人要再過半小時才能看到太陽升起。而遠在國英敦輪的居民則還在睡夢中,要再過8小時才能見到太陽呢。
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採用當地的時間,對於日常生活、交通等會帶來許許多多的不便和困難。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
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
在同一區域內的東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陽升起的時間最多相差不過1小時。
當人們跨過一個區域,就將自己的時鐘校正1小時(向西減1小時,向東加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
這樣使用起來就很方便。現今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由於實用上常常1個國家,或1個省份同時跨着2個或更多時區,為了照顧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將1個國家或1個省份劃在一起。
所以時區並不嚴格按南北直線來劃分,而是按自然條件來劃分。例如,華夏幅員寬廣,差不多跨5個時區,但實際上在只用東八時區的標準時即帝都時間為準。
區時:一種按全球統一的時區系統計量的時間。每當太陽當頭照的時候,就是中午12點鐘。
但不同地方看到太陽當頭照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例如,海上已是中午12點時,斯科莫的居民還要經過5個小時才能看到太陽當頭照;而大利亞澳的尼索人早已是下午2點鐘了。
所以如果各地方都使用當地的時間標準,將會給行政管理、交通運輸、以及日常生活等帶來很多不便。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天文學家就商量出一個解決的辦法:將全世界經度每相隔15度劃一個區域,這樣一共有24個區域。
在每個區域內都採用統一的時間標準,稱為“區時”。而相鄰區域的區時則相差1個小時。當人們向東從一個區域到相鄰的區域時,就將自己的鐘錶撥快1小時,走過幾個區域就撥快幾個小時。
相反當人們向西從一個區域到相鄰的區域時,就將自己的鐘錶撥慢1小時,走過幾個區域就撥慢幾個小時。在飛機場等交通中心,常將世界各大城市所對應的區時,用圖表示出來,以方便旅客。
華夏時區(民國時期)
華夏共分五個時區:
1.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為中央子午線。
2.蜀時區:以東經105度為中央子午線。
3.藏區:以東經90度為中央子午線。
4.崑崙時區:以東經75(82.5)度為中央子午線。
5.長白時區:以東經135(127.5)度為中央子午線。
1949年後,改用帝都時間。
授時系統是確定和發播精確時刻的工作系統。每當整點鐘時,正在收聽廣播的收音機便會播出“嘟、嘟……”的響聲,人們便以此校對自己的鐘錶的快慢。
廣播電台里的正確時間是哪裏來的呢?它是由天文台精密的鐘去控制的。那麼天文台又是怎樣知道這些精確的時間呢?我們知道,地球每天均勻轉動一次,因此,天上的星星每天東升西落一次。
如果把地球當作一個大鐘.天空的星星就好比鐘面上表示鐘點的數字。星星的位置天文學家已經很好測定過,也就是說這隻天然鐘面上的鐘點數是很精確知道的。天文學家的望遠鏡就好比鐘面上的指針。
在我們日常用的鐘上,是指針轉而鐘面不動,在這裏看上去則是指針“不動”,“鐘面”在轉動。當星星對準望遠鏡時,天文學家就知道正確的時間,用這個時間去校正天文台的鐘。
這樣天文學家就可隨時從天文台的鐘面知道正確的時間。然後在每天一定時間,例如,整點時,通過電台廣播出去,我們就可以去校對自己的鐘錶,或供其他工作的需要。
天文測時所依賴的是地球自轉,而地球自轉的不均勻性使得天文方法所得到的時間(世界時)精度只能達到10-9,無法滿足二十世紀中葉社會經濟各方面的需求。一種更為精確和穩定的時間標準應運而生,這就是“原子鐘”。
世界各國都採用原子鐘來產生和保持標準時間,這就是“時間基準”,然後,通過各種手段和媒介將時間信號送達用戶,這些手段包括:短波、長波、電話網、互聯網、衛星等。這一整個工序,就稱為“授時系統”。
其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
時辰的起點是午夜。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曆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然其(指杜元凱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北宋時開始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分十二時辰為二十四,稱“小時”。
刻
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在漏壺箭桿上刻100格。摺合成現代計時單位,則1刻等於14分24秒。“百刻制”是中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制。
到了漢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時,又採用以圭表測量太陽射影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太陽方位計時”法。
圭表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俗語。圭表所測得的每一太陽方位,漸漸有了一個固定的名稱,這就是時辰的來歷。
到了隋唐,“太陽方位計時”正式演變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刻制”與“十二時辰計時”並用,使得中國古代的計時制趨於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在採用十二時辰的同時,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由於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又先後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小說常有“午時三刻開斬”的說法,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魏徵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萟寶香,只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
午時三刻,按照的計時方法,是差十五分鐘到正午12點。
按陰陽家說法,此時是陽氣最盛,而現代天文學認為正午最盛,兩者說法略有不同。午時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斬刑的時辰,此時開刀問斬,陽氣最盛,人死後的陰氣會立刻消散,罪大惡極的犯人,被斬后“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罪刑輕者,可在正午開刀行斬刑,讓其有鬼做。所以,“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以顯示老龍罪行極重。
更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19:00-21:00
二更天:亥時21:00-23:00
三更天:子時23:00-01:00
四更天:丑時01:00-03:00
五更天:寅時03:00-05:00
“鼓角”、“鐘鼓”都是古時用來打更的器具。
點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24分鐘。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凌晨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