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武裝
就在這種緊張而微妙的氣氛中,1940年走到了最後一個月。
從掛牌之日起,4個月以來,蘇島自治政府已經接納了170多萬華僑,然而這個數字只佔荷印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當局登記華僑總數的一半,並不是每個華僑都願意離開生活很久的地方重新開始的,這個結果,也印證了劉開放的預料,沒有來自於外部的推動力,想將一盤散沙的南洋華僑集中在一塊兒,無異於痴人說夢。
華僑之間就沒有矛盾?
天真,不同省份的華僑喜歡組織同鄉會,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區也有自己的同鄉會,會內抱團,會外相爭才是日常,哪怕為了抗戰萬眾一心捐錢捐物,也改變不了最基本的事實,更何時況,還有一個赤色的問題,受果府長期宣傳的影響,這裏的人們對赤色是有一定程度抗拒的,指望幾個月功夫就讓他們轉變過來?
同樣是天真。
庄西言當然沒有這種天真的想法,自治政府的宗旨也是“來去自由”,在與陳嘉庚深談之後,他大概了解了濱海區的動作思路,那就是秉持開放的態度,吸引全球投資,用強力的政權加以保障,在世界大戰日趨激烈的時代,這樣的口號有着無可比擬的現實意義,難怪可以吸引那麼多的美國人。
“西元,蘇方已經答應接收100名華僑子弟前往學習飛行,上個月,老侯帶隊過去了,我準備把南僑機工服務隊撤回來,全部派到遠東學習鐵甲車,我們華僑要有自己的空軍,也要有自己的陸軍和海軍。”
先期成立的新華共和國人數也在百萬左右,但是目前還不具務與蘇島合併的條件,因為後者名義上依然留在荷蘭王國的框架內,但並不代表雙方不能馬上展開合作。
“科次先生說得對,這也是我憂心的問題,蘇軍在南洋的實力有限,日本人又卡在他們的咽喉上,盛女士委婉地和我說過,日本人也許要南下,而蘇軍會保持中立,那麼誰來保護華僑?”
對此陳嘉庚很理解:“指望人家為我們拚命,這本身就不現實,再說了,你拿什麼去報答?”
“對呀,所以我們自己要努力,現在國也立了,人也有了,努力把他建設起來,濱海區一共不到20萬個平方,要什麼沒什麼,人家為什麼就發展起來?”
“赤色主義,我看就是赤色主義,**政府,少了多少扯皮拉筋,宋卡我去過,不瞞你說,有些華僑,唉,不說也罷,科次兄,你是個好人,但不是個好的政府帶頭人,耳根子太軟,我這麼說,你不生氣吧。”
陳嘉庚擺擺手:“西元所言,正中要害,濱海之行,我是大開眼界啊,一個字,令行禁止,所有人心往一處使,國家才能富強,我是真得不行。”
“但是你是咱們南洋華僑的一面旗幟啊。”
盛玉華從門外走進來,兩人趕緊起身迎接。
“冒失了,我應該通報一聲的,剛才看到門口連個秘書都沒有,莊主席,你這是親力親為啊。”
庄西言苦笑着搖搖頭:“百廢待興,人手只有短缺沒有夠用的,能省一點是一點了。”
“陳老,莊主席,方才聽到二位言論,說得很好,華僑要想在列強林立的南洋自立,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蘇聯不搞殖民地,所以不可能派出大軍來幫你們,劉先生希望,你們要充分發揮出華僑的優勢,組建起一支精幹但是戰力不可小覷的部隊來,為此,濱海區所有技術都可以向你們開放,歡迎派人去學。”
兩人一聽激動壞了,這算是蘇方的正式答覆,也讓他們心裏的石頭落了地。
“第一批100名飛行員已經入學,接下來,你們可以馬上選拔第二批,以三個月為一期,到明年這個時候,爭取達到300人的隊伍,再加上地勤、機械師、技術人員、導航員等等,3到5000人的空軍力量,最低限度。”
庄西言動心了:“蘇島自治政府也可以嗎?”
“我們與荷蘭人正式簽署了備忘錄,將為他們提供10個師的裝備和訓練,我想蘇島自治政府既然在荷蘭王國的框架內,你們也應該得到同樣的待遇,不少於2個步兵師,海空軍的話,就要看貴方的財力了,畢竟你們也看到了,一支小小的海外分艦隊,每天的油錢、彈藥、損耗都不是個小數字。”
“沒關係,我們養得起。”
荷印首富毫不猶豫地說道,雖然名氣不如陳嘉庚響亮,但是論財力,庄西言還真沒怕過誰。
從11月底到整個12月份,濱海區的海運達到了一個高峰,每天從美國西海岸和東南亞、澳洲過來的物資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從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出發的貨輪也如過江之鯽,數不清的武器裝備剛從生產線上下來就裝箱送上了船,靠着荷蘭人和華僑的訂單,濱海區各個工廠都是滿負荷在運轉,還好澳洲的鐵礦砂已經形成了規模,否則光是原材料就難以應付。
“用我們的工業能力,武裝整個東南亞,為日本人的南下製造一點麻煩,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乖乖地遵守協議,而我們也能騰出手來了。”
騰出手來幹什麼,劉開放沒有說,盛玉華也沒有問,隨着1941年的來臨,南洋地區的局勢日益緊張,美國人從12月初開始的太平洋艦隊和亞洲艦隊的聯合演習,針對的目標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想靠這種表面文章嚇退日本人的野心。
無異於痴人說夢。
就這樣,歐洲戰場波瀾不興,亞洲戰場也是雷聲大雨點小,世界表面上進入了一個平靜期,誰都知道,在平靜的表面下暗流洶湧,都只不過是在為下一場戰爭做着準備罷了。
甚至,連戰爭發起的時間,在有心人的眼裏,也並非什麼秘密。
一股更大的風暴,在南洋的上空悄然成形,巨大的陰霾同時出現在人們的心裏。
越來越重。
第二卷《南洋風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