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修身 第十五章 所謂四兩撥千斤
現在的秦無道只需要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就好。
等到十五六歲身體長成,在去戰鬥去比試去積累實戰經驗即可。
前世的他處在一個法治社會也並沒有太多的實戰經驗。
華夏的內家拳可不是網上看起來的那麼人畜無害!真要都是空架子騙人的東西,怎麼可能在民國抗戰時期成立民國講武堂等官方組織。國父與蔣公這些在一個時代弄立潮頭的人又怎麼會是傻子呢。
能傳承這麼多年的東西,經歷了一代代人傑與時間的考驗,大浪淘沙之下留下的都是精華中的精華。
在華夏武道界有一句話:打法打法一打就犯法。
武術有三種形式,表演,練法,還有打法。流於表面的自然是表演之法,如李連杰、吳京為人熟知的影視明星,皆是表演套路出身。
就上了武校學了表演的拳法,這些人打普通人也是一個打幾個毫無壓力。
武術的練法自然是為了通筋活絡,提高身體素質,為養生之用。
而學了打法,出手就是重傷人命,一打就犯法。
拳法的打法不是表演,也不是練法。打法就是講究一擊必殺。攻擊人體的脆弱部位!生死一搏,不講究什麼,百無禁忌,下手不黑的不是打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表演太極拳。看打太極拳的人,慢悠悠行雲流水,那就是表演。連練法都不是。
真正的太極打法,講究四兩撥千斤,講究剛柔並濟,其實只是表面。太極的打法是最為剛猛的,這個剛猛的勁,要從帶‘捶’字的招式上去找。
太極的架子有‘搬攔捶’‘撇身捶’進步指襠捶、進步栽捶、掩手肱捶、肘底捶等錘法。
太極拳的打法就跟小說中的扮豬吃老虎套路一樣,講究剛柔並濟,柔起來上善若水,剛猛起來的剛勁也是拳法中的頂級剛勁。
就比如西兩撥千金的解釋,在太極拳打法中也講究四兩撥千斤。
不是說只有四兩的力氣去撥千斤的東西,而是本身你就有千斤甚至萬斤的力量,只是用了最小的力氣做了最大的功罷了,四兩撥千斤是一個發力打法的套路技巧。
所以華夏三大內家拳也有非常顯著的特點:形意毒、八卦滑、太極奸!
太極奸就奸在,用自身最小的力量最小的消耗去打殺你,這就是四兩撥千斤......
秦無道做了兩個動作,都是狠狠地一甩,整條手臂發出啪啪脆響,好像把空氣都抽爆了一樣。
古人使錘的都是些猛人,岳飛之子岳雲五百騎破金兀朮五十萬大軍,金兀朮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如小說中的人物李元霸,裴元慶也是用錘。錘之一字就能體現出那種剛猛之氣。張三丰創太極拳的時候,把最剛猛的勁命名為‘捶’。”
八卦名家程庭華說,八卦掌練時如推山,打人如掄鞭。
形意大師尚雲祥說,練的用勁不用力,打的時候用力少用勁,都是說打法和練法的區別。
這些招式,都是打法,是格鬥的技巧,對長體力,增力量的效果並不是那麼好。所以秦無道現在也並沒有一直練習打法。
秦無道目前主要是修鍊內家拳練法以及樁功,打磨身體,鍛煉身體。
練的時候也多數是用勁不用力。
力是身體的慣性,身體肌肉筋骨瞬間的爆發。秦無道把手臂憑空甩得啪啪響,用力的時候講究快,猛,疾。
勁是肌肉繃緊,慢慢的移動。秦無道比劃了一下,好像在推磨,又好像在擠海綿里的水一樣。用勁的時候要慢,沉,穩。
快,猛,疾。慢,沉,穩。領會這六個字便能分別出力和勁的區別。
秦無道在練功的院子裏用腳在地面上畫了一條直線,讓他兩腳一前一後站在線兩邊。整條直線,把身體分成了兩半,秦無道的脊椎就處在線上。
一手按在肋下,一手豎起,平伸出去,整個人,都好像端着一柄槍,又好像托着刺刀。
人的身體中線就是一條脊椎。脊椎的頂端在後腦,脊椎的尾部就是尾椎骨,任何拳法,不把功夫練到脊椎上去,都是一場空。這也是為什麼內家拳都暗合丹道之處。
炁不從人身體前面的任脈走到後背脊椎上的督脈,那就永遠也通不了任督二脈,何談中脈。
小說之中人身體任督二脈一通,就溝通了天地之橋,晉陞為一流高手。其實在丹道與武道之中,通了任督,只是一個入門的基礎。
丹道第一個境界百日築基,給人周身365處大穴每處大穴填充九口真氣,填完了真氣任督自然就通了,築基完畢人的中脈就通了,中脈一通百病不生。
這只是丹道的最基礎的境界,百日築基。所以通任督只是入門的基礎。
而在內家拳中,將炁送到督脈,也是內家拳內勁入門的基礎。
而內勁,是所有武道之中所有武功的根基,也是國術的源流。不知道這個東西,就永遠只在門檻上摸索。這也是因為當初戰亂的原因,以至於猛人都在港澳台東南亞還有海外洪門這些地方居多。
傳承的外流以至於內地大多都是花架子,有猛人,不過名聲不顯,真正的內家拳高手也不在乎虛名。外面晃蕩的大多是半瓶水的武學傳人,導致了新世紀武學的凋零,大多數人都不相信武學這種國粹。
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釋迦牟尼佛問沙門,沙門也就是佛的弟子們,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長?其中一人回答,也就幾日的時間吧。釋迦牟尼佛說,你沒悟到。
佛又問另一位弟子。人生有多長?另一弟子回答道:就在吃飯之間吧,可佛卻仍然說,子未知道。
接着佛又問一個弟子,人生多長?這位弟子回道:人生就在呼吸之間。佛說,善哉,你算說對了。
人生只在呼吸之間,華夏俗話說:人活一口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口氣上不來,也就再無下文了,一生也就結束了。
所以生命在於呼吸之間,那呼吸之間有什麼呢?當時是氣了。有氣人才能活。
科學告訴秦無道,氣中有氧這種元素,人如果沒有氧氣,那麼就會缺氧而死。
那麼秦無道就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人一直呼吸氧氣,身體卻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每況愈下,不能如道佛二教的高人一樣養生長壽?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佔78%、氧氣佔21%、稀有氣體佔0.94%、二氧化碳佔0.03%、水蒸氣和其他氣體及雜質佔0.03%。
其他氣體跟雜質又是什麼東西?科學講究嚴謹,是一個靠數據說話的學科。為什麼在這種重要的理論上含糊不清?很簡單,就是還沒有科學家能破譯其他氣體跟雜質是什麼。
而道教道藏提出“炁”(qi通氣),炁跟氣的含義是一樣的,但又不一樣,在道教中炁這種東西被譽為先天之氣,養生長壽甚至長生,靠的就是這個東西。
佛道兩教最根本的知識,就是對先天一炁的理解。兩教立教的基石就是一個字——炁!
佛道兩教的修行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超脫生命形態,成佛成仙,都是將生命形態的超脫。
如何超脫?打坐即可。為什麼要打坐?打坐可以練氣。如何練氣?懂理論,拜師傅,學功法,打坐即可。
佛教傳承至今有十三宗之說。即成實宗、俱舍宗、律宗、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真言宗、禪宗、凈土宗、攝論宗、涅盤宗(隋代極盛,唐之後併入三論宗)、地論宗(后併入華嚴宗)。
道教,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興起於北方;正一道、凈明道則興盛於南方。真大道、太一道、凈明道早已失傳。明朝以來,道教分全真與正一兩大道派,其他一切支派皆歸納於這兩派之中。
佛道兩教之中門派也是繁多,所衍生的納氣功法也不盡相同,功法也是種類繁多,不過殊途同歸,都是將炁這種能量納入人體之中,從而讓人身健康,開發人體寶藏,慢慢升高人的生命形態。
為什麼佛道兩教能夠傳承至今每一代都有億萬的教徒?如果簡單的用封建迷信來概括,那麼幾千年來的億萬華夏人都是傻子了。
而先天之氣是如何得來的呢,功法雖有百千種,途徑卻只有兩個,就是通過內家拳法納氣入體,通過打坐納氣入體,在沒有別的途徑。
炁的修鍊完善大成於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