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投資中的“最大笨蛋”
導語:
投資不是為了栽跟頭,而是期待一個笨蛋來為你買單。沒有人想成為這個笨蛋,投資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準確判斷究竟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現,只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僅僅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但是不懂的投資的人往往就成為最大笨蛋。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成為最大笨蛋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
1634年,荷蘭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開始為鬱金香瘋狂。與所有的投機泡沫一樣,參與的人們最初都實際賺到了錢。由於價錢節節上升,你只需低買高賣,買高賣更高。得了甜頭后,大家信心大增,傾家蕩產地把更多的錢投入鬱金香的買賣,希望賺取更多的金錢。原本旁觀的人看到掙錢這麼容易,也受不了誘惑,加入到瘋狂搶購的隊伍中來。
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投機商也紛紛雲集荷蘭,參與這一投機狂潮。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乾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自1634年開始,鬱金香已成為當時投機者獵取的對象,投機商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在輿論鼓吹之下,人們對鬱金香表現出一種病態的傾慕與熱忱。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來不值一錢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
直至1637年,鬱金香球莖的總漲幅已高達5900%!當有一天,一位外國水手將那朵球莖(一位船主花3000金幣從交易所買來的)就着熏腓魚像洋蔥一樣吞下肚去后,這個偶然事件引發了暴風雨的來臨。一時間,鬱金香成了燙手山芋,無人再敢接手。鬱金香球莖的價格也一瀉千里,暴跌不止。最終球莖的價格不到頂峰時價格的10%。那些以很高的價錢買了鬱金香的人一時都傻眼了,他們發現這些原來以來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多財富的鬱金香一下子讓他們傾家蕩產,許多人為此紛紛跳樓。
今天的經濟學家都把在這次鬱金香狂熱視為“最大笨蛋理論”的最佳案例。到1636年底,任何最後殘存的理性都早已遠離了荷蘭的鬱金香市場。雖然人們大都知道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早已遠離其正常的價值,但是他們寧願相信別人會比他們更“傻”,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更高的價錢。但無論如何,投機狂潮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也的確如此。鬱金香狂熱的終結,終於在1637年2月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終於還是出現了。
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凱恩斯提出的著名的“最大笨蛋理論”,又稱“博傻理論”。
1908~1914年,經濟學家凱恩斯拚命賺錢,曾出外講課以賺取課時費,基本上經濟學的什麼課程都講。他之所以如此玩命賺錢,目的是為了能夠專註地從事學術研究,免受金錢的困擾,然而,僅靠講課又能積攢幾個錢呢?
終於,凱恩斯開始醒悟了。1919年8月,凱恩斯借了幾千英鎊進行遠期外匯的投資。4個月後,凈賺了1萬多英鎊,這相當於他講10年講課的收入。但3個月之後,凱恩斯把賺到的利潤和借來的本金輸了個精光。7個月後,凱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貨交易,又大獲成功。凱恩斯把期貨品種幾乎做了個遍,而且還涉足於股票。到1937年他因病而“金盆洗手”的時候,已經積攢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額財富。並且他還在經濟學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通過投資總結的著名的“最大笨蛋理論”。
投資者的目的不是為了栽跟頭,而是期待一個笨蛋來為你買單。沒有人想成為最大笨蛋,投資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能否準確判斷究竟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現,只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僅僅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但是不懂的投資的人往往就成為最大笨蛋。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成為最大笨蛋呢?
凱恩斯曾舉例說:從100張照片中選出你認為最漂亮的臉,選中的有獎。但確定哪一張臉是最漂亮的臉是要由大家投票來決定的。試想,如果是你,你會怎樣投票呢?此時,因為有大家的參與,所以你的正確策略並不是選自己認為的最漂亮的那張臉,而是猜多數人會選誰就投誰一票,哪怕丑得不堪入目。在這裏,你的行為是建立在對大眾心理猜測的基礎上而並非是你的真實想法。
凱恩斯說,專業投資大約可以比作報紙舉辦的比賽,這些比賽由讀者從100張照片中選出6張最漂亮的面孔,誰的答案最接近全體讀者作為一個整體得出的平均答案,誰就能獲獎;因此,每個參加者必須挑選的並非他自己認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認為最能吸引其他參加者注意力的面孔,這些其他參加者也正以同樣的方式考慮這個問題。
現在要選的不是根據個人最佳判斷確定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甚至也不是一般人的意見認為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我們必須作出第三種選擇,即運用我們的智慧預計一般人的意見,認為一般人的意見應該是什麼……這與誰是最漂亮的女人無關,你關心的是怎樣預測其他人認為誰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認為其他人認為誰最漂亮……
這個遊戲就類似投資,那麼如何才能在這個遊戲中獲勝呢?
其實很簡單,首先我們必須猜測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哪一張,然後選擇大家最可能喜歡的那張,而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那張。也就是說,投資應該以對大多數人心理的猜測為前提,猜對了大多數人的想法,也就贏了投資。
投機行為建立在對大眾心理的猜測之上。炒房地產也是這個道理。比如說,你不知道某套房的真實價值,但為什麼你會以3萬元每平方米的價格去買呢?因為你預期有人會花更高的價錢從你那兒把它買走。
“博傻理論”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機行為背後的動機,投機行為的關鍵是判斷“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麼自己就一定是贏家,只是贏多贏少的問題。如果再沒有一個願意出更高價格的更大笨蛋來做你的“下家”,那麼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個投機者信奉的無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論。所以,要想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最大的笨蛋,除了需要了解市場行情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對別人心理的準確判斷和猜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