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請多寫兩首誇醬油的詩
第5章請多寫兩首誇醬油的詩
很自然的,李隆業這回被他當皇帝的三哥給說了,叫他別去搶人家少年東西。
甚至暗示其他人不得隨意去李易的莊子,以免暴露身份。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看上眼的少年,得暗中考察。
當晚,李成器命人在宋王府中騰出個地方,進行豆油榨制。
待天明,豆油出。
只不過看着品質不怎麼好,沒李成器帶回來的那罈子清透,而且豆腥味重。
李成器好聲寬慰,未曾責罰。
但叫仔細琢磨,儘快達到那罈子豆油一樣的程度。
今日他沒去李易莊子,卻叫人幫忙聯繫買主買李易莊子上的桑樹。
順便再問誰有結果少、味不甜的葡萄藤,半賣半送過去。
李成器想看看,結果不行,又不甜的葡萄秧子,到了李易的手上會變成什麼樣。
因為這不是李易一個人的事情。
許多種葡萄的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為啥我家的葡萄沒幾串?都成熟了,人家的甜,我家的咋還有點酸?
李成器知道李易圖便宜,這種葡萄藤,有時送人都無人要。
可是他不相信李易閑着沒事幹把桑樹給挖了,換不好的葡萄秧子。
看莊子上的麥子就知道了,比別人的好。
牛、豬、雞,同樣養得比別人好。
晚上別人點個油燈都捨不得,他那莊子給學習提供那麼亮的燈,居然不要錢。
“不行,我得找一個莊子,不能說是皇莊。”
李成器突然想起來個大問題,同時慶幸。
慶幸李易不願意多打聽,從不主動問別人家裏的事情、買賣的情況。
給人的感覺溫文爾雅,你說多少他就聽多少。
但不能總這樣,自己需要一個莊子,沒有皇室背景的莊子。
於是這一天,李成器忙着叫人安排個莊子。
要比李易的莊子大,同時還保證不能泄露秘密。
……
李易今天也很忙,忙明天的詩會。
學子們已經派代表去招呼其他人過來玩兒。
直接招呼不行,要說有烤肉吃,牛肉。
這樣別人就願意來玩了。
李易買了酒,不是好酒,好酒太貴。
他更沒工夫去給蒸餾,他很忙。
有人買桑樹,他贈送石灰,告訴買的人先用石灰水噴一噴再放下桑樹。
葡萄藤也來了,管事宋德一臉懵逼地跟李易彙報,說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有很多人要廉價賣給他葡萄藤。
廉價到什麼程度呢?
別人挖葡萄藤,再送過來,工錢就是賣的錢。
就是花一個雇傭人力的工錢把葡萄藤給搬回來了。
李易表示你管事的有本事,等到了秋天給你發獎金,包個大紅包。
轉過頭又帶領十個佃戶人家去看那二十畝地育出來的水稻稻苗。
根據資料,唐朝時期有一小片地方種過水稻。
李易也想種,不種麥子了。
現在用空地育苗,等收割完小麥,搶時間插秧水稻。
西安屬於北方,水稻一年只能一個生長周期。
水稻哪裏的最好吃?當然是河北道北部那一片州了。
可惜,那裏現在的人種高粱和小麥,而且能耕種的地方特別少。
沒有花藍的花兒香的南泥灣。
所以大部分大米都是從南方種植,然後利用前朝的漕渠和地面陸路運過來。
那些大米李易吃過,不好吃,生長周期短,沒有筋。
“等收完麥子,你們會很累,同時水涼,每日每餐我給你們酒喝。”
李易看着培育出來的稻苗,對十個佃戶家庭說。
二十個人看着,一聲不出,但目光堅定。
他們知道麥子收穫后,田裏灌的水有多涼。
但他們無所謂,為了孩子,凍死在水裏都可以。
何況東主還給酒喝,喝了酒下水就不那麼傷身了。
李易看一圈,不錯,所有的稻苗長勢良好。
晌午吃飯時,李易叫管事宋德到旁邊坐。
“宋管事,午後去買油布。”李易吩咐。
宋德先點頭,再問:“東主買油布作甚?”
“待麥收後放水沖地,植水稻秧,油布做靴褲,以防水泡。”李易道。
“啊?靴褲?拿油布做?”宋德好驚訝。
“春水寒,寒徹骨,不加防護,老來遭殃。”李易說情況。
“東主,使不得,一匹油布,價三倍於絹,下個水而已,何必……”宋德明白了,趕緊勸。
“腳划傷,浸水膿腫,還能下水?油布三倍於絹,卻不及於命。去買。”李易打斷宋德的話,堅持。
“東主。”管事宋德離坐,長揖到地。
“東主。”一起吃飯的佃戶直接跪在地上。
“大家起來。”李易抱拳,道:“論生財之法,你們不行;論勞作之能,我不行。莊上事,多為勞作,今後便拜託給諸位了。”
“東來兄有禮了,果然是景色宜人之所啊。”
“書勝賢弟別來無恙,未想今日能巧遇賢弟。”
“十六郎還是那般風流倜儻,可作新詩否?”
“一隻鴨子不溫暖,兩隻鴨子共禦寒。閏二月十五日,馮才子所作雙鴨同情詩,叫人難以忘卻。”
天又一次亮了。
一大早,四十二個學子們的同窗們便紛紛趕來。
相互見面,寒暄問候。
李易在旁看着,對別的他倒是能接受。
但那什麼鴨子的詩……
其實他都不想出現,但作為東主,他必須跟所有人先打一輪招呼,然後才可以消失。
四十二個學子人緣看上去不錯,居然找了三百多人一起來玩。
李易打一圈招呼,主動退去,把空間讓還學子們。
莊子裏的小孩子負責遊走在人群中端茶倒水,主要是聽人家學子們怎麼交流。
以後他們也可以是學子,先學學。
十七個孩子換上了新衣服,這批商人用來買醬油的絹不錯。
屬於新絹,可以做衣服穿的。
不像很多絹就在那放着,裏面都糟了,當貨幣用。
還有的裏面有泥土配重,但少了尺寸。
買醬油的一百匹不是,乃新絹。
李易看着好,詢問一番,一匹絹給這些孩子做衣服,正好一人能做一套。
他就拿出來一匹,孩子的家人連夜給製作,反正有沼氣燈,不傷眼睛。
而且針也是好針,還有純銅的頂針戴。
主要是大家採用流水作業,一個人負責一個地方,十七個孩子的衣服很快製作好。
十七個孩子裏有五個女娃娃,穿上儒服,看着比男孩子可愛多了。
莊子中的四個男僕負責烤串兒,之前烤一遍了。
現在的串兒是熟的,加個熱,然後抹醬撒調料即可。
不過呢,不撒調料。
每個學子面前一個小碟子,裏面有調料,自己沾着吃。
實在是調料太貴了。
不管是鹽、孜然,還是辣椒油,哪個捨得扔火里?
今天烤的,除了牛肉串,還有羊肉串。
一肥一瘦隔着穿在竹籤上。
但串上的肉塊不大,提前用料喂好的。
當然,最關鍵的不是這些,而是一個人額外多一個碟子盛放醬油。
說實話,烤肉串蘸醬油,李易本身表示接受不能。
但眾學子們覺得稀奇,這玩意兒好哇。
蘸着吃一下,居然有人寫即興詩稱讚。
詩曰:長安城外春枝頭,往來學子嘆青愁。尋遍灞水庄東岸,炭炙牛羊唯醬油。
李易趕緊讓管事過去送了一串烤大蒜,叫對方寫下來,算潤筆費。
說實話,他能寫出比這好一百倍的。
可是,他寫沒有用,人家才子寫了方能傳播出去。
他現在琢磨着寫序,給這首‘好’詩作序。
如:某年某月某某某,於長安城東灞水畔李家莊小聚,嘗炙肉,醬油為調,覺其味美,即詩一首。
其他才子一看,居然有額外待遇,關鍵是大蒜可以烤來吃?
這不行啊,這是一串大蒜的問題嗎?
我們誰比誰差呀?
寫,誇醬油。
李易很滿意,叫管事各種送烤串,然後他自己也烤起來。
因為能弄死牛送來的仁兄來了,這個不能叫男僕烤。
李成器來了,一起來的還有三弟李隆基。
李隆基實在太好奇了,長安旁邊灞水岸那裏的莊子出來個神奇少年。
好,說實話,牛肉醬吃沒了。
一共也沒多少,李成器自己吃,可以多吃些日子。
大家一分,尤其是吃湯餅的時候使勁放,吃完咸到了猛喝水。
多少醬也不夠那麼吃啊。
李隆基昨天一天就把分給自己的那點給吃光了,架不住皇后拿去分給宮裏的人品嘗。
王皇后把後宮管理得跟歡樂一家人似的。
沒事的時候還帶着太監宮女踢毽子。
有點好東西就一起分享。
所以歷史上她被害死後,整個後宮都冷了。
當然,現在她還活着。
所以李隆基帶着好幾種目的跟李成器尋來。
雙方爭執一會兒,親切起來。
李成器和李隆基管李易叫易弟。
李易稱呼李成器為李大哥,李隆基自然是李三哥。
在李易看來,李三哥在家裏比較說得算。
因為李三哥送來十根黃瓜,說是走通了宮裏的門路,從溫湯園弄出來的。
現在這個季節可是沒有黃瓜的,只有溫泉旁邊的暖園才提供。
李易並不想吃,溫泉水屬於含一大堆物質的水,天知道會不會哪個元素超標。
但黃瓜送來了,他也不能不要。
於是他把黃瓜給切成小條,製作蒜泥,拌上辣椒油,端上來。
十七個小孩子一人一條,剩下的全在三人的桌子上了。
十七個孩子沒直接吃,拿着留起來。
兩個還不能吃粗食的小傢伙倒是攥着含住一點在嘴裏,小腿蹬動,表示開心。
李隆基看着李易分給孩子黃瓜吃,一個不落。
瞬間就在心中把李易抬高一個位置。
他看出來了,少年李易對開春珍貴的黃瓜並不在乎。
吃也可,不吃亦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