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如此高義
第3章如此高義
一時間,李成器心中有了想法。
自從父皇退位,姑姑太平公主被賜死。
剩下的兄弟五個老三當皇帝,其他人不敢參與任何政事。
整日裏只能玩耍,不若作些什麼事情。
“來來來,仁兄,嘗嘗我莊上秘制的調料,醬油。”
李易可不清楚李成器在考慮何等事情,他在極力推醬油。
李成器回魂,依言夾牢丸蘸醬油。
一口咬下,他就感覺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服,舌頭和嘴,還有整個都舒爽無比。
李易看着,心說:知道谷氨酸鈉的厲害了吧?比醬里的更直接是不?
想着李易一轉頭,只見那些被這仁兄雇來的人正在咬一小口餃子,就使勁蘸一下醬油。
李易不由哆嗦了下,這些人回去要喝多少水?不怕齁到?
李成器這裏又蘸兩下,略猶豫,問:“賢弟,醬油之物,可還有多?”
“有。”李易使勁點頭:“待仁兄歸去時,帶十壇,每壇十斤。”
說著他眼睛掃一下種蒜的人,意思是,當工錢。
李成器也不推卻,頷首而笑。
又問:“豆油之法?”
“仁兄明日來,此法不難。齊民要術有記。得油以壓碾為主,我這是用加楔擠榨。”
李易說出以前的人怎麼處理植物油。
芝麻油最為簡單,磨,磨完成芝麻醬,沉澱后,上層有浮油。
其他植物種子,碾壓之法。
等《天工開物》出來,才有進木楔而出油法。
李成器卻有些不好意思,問:“賢弟榨豆成油法,可有家中訓誡?”
李易搖頭:“此法乃小弟自創,不欲守其密,但叫世少飢。”
李成器一愣,放下筷子行禮:“賢弟高義。”
“那個……仁兄啊,醬油你拿回去,凡遇有緣人,可代為言說,每壇十斤,銅錢一緡,不,絹帛一匹。”
剛剛被誇了高義的李易直接開始說賣醬油的事情。
他本想十斤賣一緡,即一千文,覺得貴。
遂改為絹帛一匹,開元時期,一匹帛長五十尺,寬一尺八寸,折錢五百五十文。
那麼一斤醬油就是五十五文錢。
李易覺得行,一斤醬油,也是有成本的,快到五文錢了,主要是鹽貴。
他釀造了一百口大缸的醬油坯子,這次才開一缸,第一回出油。
後續還能出兩到三次,越往後越要加鹽,不加鹽則不出油,然後兌蒸餾水。
李成器哪曉得面前這個少年心中的盤算和醬油的暴利。
他又不好意思了,十罈子醬油就是五千五百文。
自己叫一百個人過來,一下午,一人五十五文,工錢給得太高了。
於是他決定幫忙賣,王爺賣醬油,算一件雅事,對吧?
“賢弟且寬心,為兄自會尋那好口腹之慾身家豐厚者。”
“多謝仁兄,待有好事物,定與仁兄分享。”李易心情不錯。
他看對方挺有錢的,說不定家中還有人在京為官。
……
吃完飯,一群人如沉默的來,又沉默着走,揮揮手,不帶走一滴醬油。
不過用來蘸醬油的碟子乾乾淨淨。
“東主,這是今日所耗油麵賬目。”管事宋德來到李易的書房,遞過一張紙。
“管事辛苦。”李易接過紙,對宋德點頭。
表示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家的面不夠了,不能再請那麼多人吃餃子了。
管事離去,李易入賬。
管事使用的是三柱結算法,招的時候便有要求,識文會算。
李易入自己的賬,複式記賬法。
同時還有他製作的套表表格。
如,三表等於二表加一表這種統計方式。
現在其實用不上,但規矩要定下來。
包括折線圖、複合餅圖……
……
李成器帶着十罈子醬油和一罈子豆油快馬往家趕。
先過灞水,然後七里地就能到通化門。
但他沒去通化門,而是從城外向下斜着跑,去春明門。
從春明門進去路北邊的一大片地方是興慶宮。
原來叫隆慶坊。
李成器就住在這裏,還有三個弟弟也住一起。
今年就被遷出來了,跑到了斜對角的安興坊。
如果回安興坊,應該走通化門。
進通化門,路過永嘉坊就到了,永嘉坊的下面就是興慶宮。
他相當於跑個遠路繞一圈。
目的是去興慶宮的正門,坐北朝南,興慶宮正門在南邊。
表示他有正經事,讓帶醬油罈子的人給了兩罈子,他才繞着回家。
他琢磨着,如果三弟今天不去永興坊的話,回到興慶宮,一聽說自己走正門送東西,也要詢問。
若不回興慶宮,興慶宮裏的人自然會去向三弟說。
李成器看來,醬油事小,豆油事大。
多一種油,百姓就少耗一些糧。
關鍵是那個榨油法,豆子都能榨出來油,其他油料作物榨出來的油會更多。
皇宮之中,李隆基還在批閱奏章。
自從擁有了絕對權利,他更忙了。
調派各地關鍵位置的將領,把自己放心的人安置在那裏。
佛教吞併的免稅土地太多了,限佛。
皇位鬥爭太殘酷,殺了很多人,百姓噤若寒蟬,要弄教坊,大家提高精神文明。
剛過年就出兵打契丹,沒打過人家,叫人家給打了,損兵折將。
轉過頭沒幾天,突厥趁機打過來,沒打過大唐,叫大唐給打了,很好。
緩了不不到二十日,西突厥一群人聯合起來叛變,好在給收拾了。
剛到四月,突厥又來求婚。
一天天的事兒咋那麼多呢?
馬上要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又有百姓要挨餓了。
吃飯都不香,要不是剛才皇後送了碗湯餅,現在就餓肚子。
正想着,有人來報。
言說宋王今日去城東皇莊,聞鄰庄幼兒讀書聲,遂往。
晌午在鄰庄進餐后調百人前往鄰庄種蒜,晚又食,攜小壇十一之數歸來。
於興慶宮正門留兩壇名曰醬油之物,復回王府。
李隆基正煩悶呢,一聽大哥出去幫人種蒜,還帶東西回來,感興趣了。
不等他去打聽,又有人來報。
說宋王回府,命人給三個弟弟府中各送一壇醬油。
另出兩壇,譴人送至百福殿與太上皇。
“醬油是什麼?”李隆基倒不覺得大哥會想着用這個什麼醬油把所有人都給毒死。
報信的人忙道:“城東皇莊監事說,醬油,如水如油,比醬味鮮美,可蘸食牢丸。”
“又說鄰庄李易懂榨豆成油之法,庄中油水充足,有積糧。”
“另,庄中燒窯出磚瓦灰泥,制沼氣池三個,接銅管如沼澤之中存氣,遇明火可燃。”
“庄中以沼氣為燈,明亮大過燭焰。供借宿之寒門子弟晚間讀書用。”
李隆基倒吸一口涼氣,被嚇到了。
皇莊旁邊有個莊子,蓋窯燒磚,建個沼澤地那樣的池子。
然後插一個根管子,冒出來氣點燃,比蠟燭還亮?
怎麼弄的?以後你莊子點燈不花錢了?
李隆基想着,看一眼周圍的蠟燭。
殿裏其他地方很黑,只有自己身邊亮。
蠟很貴。
點油燈又有難聞的味道,而且也不夠亮。
他一個莊子弄個沼澤的東西,憑什麼比我的亮?
不曉得為什麼,李隆基有些吃味。
想着,李隆基把幾個重要的奏章給批了,去找大哥李成器,得把這事問明白了。
等李隆基到宋王府時,已是戌正時刻,晚上八點。
李成器正等着吃牢丸,他在李易莊子上沒吃幾口,反而要了調製牢丸餡的調料。
回家就讓人剁餡和麵包牢丸,給的調餡料就是從李易那拿來的。
混合在一起的一包,用了三分之一,夠十個人吃的。
李隆基一來,其他人退下去。
哥倆兒對坐吃牢丸。
李成器先是讓皇帝弟弟什麼都不蘸,直接吃兌了調料的牢丸。
接着換成醬油。
再加上蒜泥。
兌醋。
滴香油。
李隆基一樣樣嘗過,終於明白醬油有多好吃了。
“大哥,今日牢丸為何比往日香?”李隆基求教。
李成器露出笑容:“陛,三弟,我於李易那裏拿了調餡的料,越是肉多牢丸越香。”
“你再看,牢丸中滴落在碟子中的油多,我加了從李易那裏拿的豆油。”
“莫說還有肉,只素菜包出來的牢丸,味道也不錯。”
他說著好東西,豆油拌在餡里比其他油好吃,調料更不用多說。
“那李易如何?”李隆基咽下牢丸,詢問。
“有文采、曉農耕、知庖廚、懂工事,眼下看來,有胸懷。”
李成器給出了評價,或者說是稱讚。
他到現在也沒忘了孩子們在清晨齊誦千字文時的震撼。
那種力量,如朝陽之煌煌,似雲霞般絢爛。
之後看到佃戶孩子們穿着一樣的衣服,背着沒見過,但很漂亮的書包。
給人的感覺可謂是若山若水。
山之巍峨,水之潺潺。
像一幅畫。
接着他對李隆基說起大蒜的種植規矩,齊民要術里都沒有。
李隆基聽了,心中生出無限遐思。
很想見一見那個地方,看一看那個少年。
晚上李隆基住在宋王府。
躺在塌子上,他久久無法入睡,念叨着:“橫眉冷對千夫指,附首甘為孺子牛。”
翌日早,李隆基在宋王府吃的還是牢丸。
不過這回是蒸的,純牛肉餡,於是牢丸中就有一個肉丸。
依舊蘸蒜醬和醋,吃完,李隆基打包四個人的份走了。
先去百福殿,把牢丸給他爹和豆盧貴妃送去兩份。
又給了王皇后一份,剩一份賜給高力士,同時給醬油。
高力士和太上皇、豆盧貴妃,都是自己吃了。
王皇后嘗了一口,招呼身邊的幾個宮女太監,一人一個,蘸醬油吃掉。
如果看到錯別字,在錯字的地方說一下,每天農家都會看,然後改,謝謝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