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火神”見證中國速度

第三十二章:“火神”見證中國速度

東、西、南、北、中,多路支援;人、財、葯、器、智,義無反顧,全力向火神山醫院迅速彙集。

寒風凜冽的知音湖畔,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熱火朝天,24小時施工,輪班作業,快速推進局面迅速形成。

時間緊、任務重、人員物資有限、參與單位眾多,如何讓參建單位高效聯動作戰,發揮1+1>2的效果?這是項目工程副指揮長程風雷,在現場督戰時思考的緊急問題。

他立即召集各參戰單位項目負責人“現場辦公”。

程風雷說:“當前,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情況危急,病例人數每天都在逐日上升,疫情已容不得我們有絲毫喘息。國難當前,我們要用‘中國速度’與疫情賽跑,各單位要凝聚共識、統一調度、互相配合,協同作戰,制定‘小時制’作戰地圖,倒排工期,將每一步施工計劃精確到小時乃至分鐘。調動一切力量、克服一切困難,全力以赴,按時保質建設好火神山醫院。”

作為火神山醫院項目的主要參建方之一,大紅宇集團副總經理劉曙光說:“程指揮長,目前時間十分緊迫,我們要大量運用裝配式建造、BIM建模、智慧建造等前沿技術,根據現場情況實時糾偏,使數百家分包、上千道工序、上萬名建設者都能統一協調、密切配合,確保規劃設計、方案編製、現場施工、資源保障無縫銜接、同步推進。”

程風雷讚賞道:“劉總這想法很好!我們必須充分運用科學手段,加快施工進程。當前,數千人24小時晝夜趕工,可疫病就在我們身旁,參建人員自身的防疫又如何保障?我們要迅速組成安全防疫管理團隊,分成兩個安全小組與現場施工同步‘兩班倒’,24小時不間斷安全監管。”

劉曙光說:“根據以往工作經驗,我建議建立‘5+3+8’模式開展防疫工作,‘5’即在辦公區、工人生活區設置5處固定的紅外線測溫儀,‘3’即在施工現場設置3處流動測溫點,‘8’即安排8位管理人員隨身攜帶測溫儀現場巡查測溫,確保所有作業人員每天監測體溫不少於4次。確保參建人員不發生一起疫情感染。”

劉曙光的建議得到了程風雷和各單位負責人的一致贊同。程風雷要求各單位強化組織領導,統籌做好人員調配、物資供應等後勤保障工作。團結帶領所有參建人員,再接再厲,一鼓作氣,頑強拼搏,高標準、高質量建成火神山醫院。”

火神山醫院的火速建設,也牽動着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1月27日,李克強赴武漢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專門來到正在加緊建設的火神山醫院工地,勉勵工人們加班加點,加快建設進度。他說,抗擊疫情如救水火,你們是在與時間賽跑,醫院的早日建成,將成為能夠及時收治患者的“安全島”。李克強叮囑大家要千方百計加快工程建設,確保所有患者應收盡收,同時,要做好工人們的疫情防護。

李克強總理的工地視察和指示精神,給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增添了極大的信心和幹勁。各參建單位無縫對接,市政配套單位全天候服務,高壓線、燃氣管道僅用時一天就改遷完成,為工期高效推進提供保障。在這個5萬平方米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從160人到近千人,勞務工人從240人到4200人,大型機械設備、車輛從300台到近千台,現場作業實行“兩班倒”,24小時不間斷施工。

工地熱火朝天,如火如荼,工地施工人員挑燈夜戰,24小時不眠不休,大家齊心協力,團結拼搏,朝着2月2日如期交付使用全力衝刺。

1月26日,防滲層施工全面展開,開始底板鋼筋綁紮;

1月27日,大面開始基礎鋼筋及混凝土施工,首批箱式集裝箱板房吊裝搭建;

1月28日,1棟雙層病房區鋼結構初具規模;

1月29日,板房安裝完成20%,水電暖用、機電設備同步作業;

1月30日,集裝箱板房進場、改裝、吊裝快速推進;

1月31日,基礎混凝土澆築全面完成

2月1日,活動板房全部安裝完成,機電安裝完成70%,道路,醫療配套設施施工全面推進……

搶時間,不能犧牲工程質量。戰“疫”告急,程風華大年三十火速集結人員和物資,全力配合打贏火神山建設攻堅戰。火神山醫院功能區域多,機電安裝工藝也較平常建築不同,擴散性地鋪設電纜、通給排水管道都是施工難點。尤其夜間照明有限,為給板房箱體下方接通水管,工人須橫趴在工字型鋼托之下,在逼仄空間裏專註作業,辛苦異常。為了嚴控質量,每做好一道工序,程風華叮囑工人首先自檢一遍,1小時內帶班組長和技術人員再跟進把關。在這樣的嚴格把控下,雖然管理人員和工人兩班倒、24小時連軸轉,但他們負責的安裝項目,全程未出現一起返工事件。

越是緊要關頭,越要靠前指揮。組織專題會議,參與項目施工協調和資源調度,現場解決各種問題和困難,程風雷與成千上萬的建設者一道,每天堅守在一線、連日奮戰,滿眼血絲、嗓子嘶啞。

寒冬臘月的深夜,當地氣溫低到零度,有時感覺自己快要撐不住了的時候,程風雷坐進工程車上,眼皮不自禁地合上了。但是剛過一會兒,他就會一個激靈驚醒過來,然後又打開車門精神百倍地走向現場。在他的心裏,始終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提速、提速、再提速!

高強度勞動讓工地上每一名建設者都繃緊神經,“快點!再快點!”不僅掛在每個人的嘴邊,也刻在每個人心裏。

多道工序同時推進,多家單位同場作業,誰也不甘落後,誰也不想最後完工!

工地上,鮮紅的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旗幟高高飄揚,這裏活躍着一支支生龍活虎的突擊隊員。在火神山項目的參建單位里,青年人超過60%,成為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正值萬家團圓之際,命令下達,他們紛紛主動請纓,與數千名建設者一道,星夜兼程,歷經艱難,從全國各地火速“逆行”,馳援武漢參戰。

在全國6000多萬“雲監工”24小時的注視下,從荒草叢生,到拔地而起,火神山醫院的骨架很快成型——這是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電力、通信等企業也在接力前行,為即將入住的醫護人員和病患提供溫暖、光明和便捷。

程風雷不時為建設者們加油鼓勁,他說:“火神山醫院建設,這是救命工程,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挽救生命!你們不是直接跟死神搶生命的人,你們是跟死神搶時間的人。”

在火神山醫院這支龐大的建設隊伍中,“跟死神搶時間的人”有很多很多。

1月23日晚11點,32歲的楊春陽作為第一批火神山醫院建設者趕到選址地點。進場即啟動倒計時,這是對建設者的一場大考,他們不僅要精通施工工序,還要協調眾多人力物力。身為項目經理,他在施工實施組負責現場施工管理,為與疫情搶時間,他踩着泥濘,在百台機械和成千工人中尋找作業面,前方HDPE膜剛鋪設完成,後方就組織鋼筋模板架設,穿插施工,不讓工作面有一刻“留白”。

1月24日除夕當晚,接到集結命令后,沈春華立馬放棄年夜飯,舍下老婆和兩個孩子,帶着10幾名工友連夜趕往工地。他紮根現場開始負責物資進場清點及轉運調度工作,連續6個小時滴水未進,往返於風水電各類安裝材料堆場,早已沙啞的嗓音為物資轉運“吼”出了一條條“生命動線”。

作為最早一批參與進來的技術骨幹,劉勘在開工前就已經蹲守在施工現場。對接圖紙、組織深化設計、與各方進行技術溝通協調。她一進場就進入了連軸轉的搶工模式,輾轉於設計院、指揮部與現場,每天僅能睡3個多小時,這是她給自己的最大“補養”。

大年初二晚,來自安徽的石一峰馬不停蹄,趕往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我會安裝鋁合金門窗、板房,現場肯定需要這個工種,去了就能幫上忙。”這個34歲的退伍軍人,只有這樣一個樸素簡單的想法。到達現場后,經過崗前培訓,他成為火神山工地的一名工人。他說:“主動前行的志願者不止我一個,國家需要的時候,很多人都義無反顧。”

今年55歲的侯坤,具體負責電纜敷設和箱變落位安裝,在電纜敷設中,他緊盯着現場,往往是通宵整宿地跟進施工,生怕慢了半步。有人勸他去指揮部打個盹,他說:“這麼多人都不休息,為什麼偏偏我要休息?我是項目小組負責人,就得負責到底。”

在火神山建設工地,每一個建設者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都有一個個讓人潸然淚下的真實故事。

………………

火神山醫院作為一家專門的傳染病醫院,採用戰地醫院形式,進行了特殊的空間佈置,在空氣組織上形成負壓氣流,避免以空氣為介質的交叉感染。醫院有嚴格的污染區和潔凈區劃分,採取“雙分離”設計,格按照《傳染病醫院建設標準》實施,鋪設了5萬平方米的防滲膜,覆蓋整個院區,確保污染物不會滲透到土壤水體中,同時醫院安裝了雨水、污水處理系統,經過兩次消毒處理,達標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網。在一號病房樓南側設垃圾焚燒爐,固體廢物集中焚毀,確保醫院不造成環境污染。

在全世界人民的“舉世矚目”下,經過建設者們夜以繼日的奮力拚搏,日夜鏖戰,2月2日,火神山醫院終於如期完工,正式移交,比預期2月3日提前一天交付。

10天建成一座高標準的傳染病醫院,萬眾矚目,舉世震驚,中國的建設者們再創“中國速度”和中國奇迹!

“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種動員”,1月3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發佈會上,世衛組織(WHO)總幹事譚德賽激動地說,“也許你正在關注的是中國將在10天之內建成的一家大醫院,但這不是他們正在採取的措施的唯一目標,我相信這些措施將扭轉疫情趨勢。”

程風雷站在旁邊的樓頂上,從空中俯瞰火神山醫院,兩棟住院樓,整體呈中間醫護兩邊病房的“魚骨狀”佈局。“主魚骨”是中間的長走道,功能為醫護人員通道和辦公區域。走道連接“次魚骨”的9個病房區,站在走道里可步行至任何一間病房。

回想這10天來緊張施工的日日夜夜,程風雷感慨萬千,熱淚盈眶。在這場日夜連軸轉的拚死戰鬥中,建設者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千里馳援武漢,日夜拼搏奮戰,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初春凜冽的寒風裏,在聖潔的知音湖畔,以“中國速度”創造世界奇迹,為把一個又一個生命從死神懷抱里搶奪回來,立下了卓著功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武漢封城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武漢封城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火神”見證中國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