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病人就是我親人
醫生、護士,是病人與疾病之間的一堵牆。
病毒來勢洶洶,疫情傳播神速,蔓延範圍甚廣,武漢乃至全國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之大,堪稱前所未有。
疫情不等人,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千方百計從死神手中搶奪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是每一位醫護工作者的職責與使命。
2月1日這天,天空陰沉沉的。七點半,林月琴就從住宿的酒店上車出發,趕往醫院上班。坐在大巴車上,她一路環顧着周邊的街景,四季常青的樹木,樹葉上都披着一層銀霜。落葉喬木則全是光禿禿的,乾枯的樹枝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偶爾有幾片黃葉簌簌落下,彷彿能聽到一絲絲生命枯萎的聲音。
“封城”以來的武漢,萬籟俱寂,寬闊的大街上空蕩蕩的,沒有車,也沒有人,看不到一絲生命的動感,天地間唯存單一的灰濛,這種蕭條的氛圍充斥了萬物,一點一點抽走這座都市的活力。看着這蕭颯、空寂的街道,想起平時車來人往、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林月琴不由然悲從心來,黯然神傷,淚水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轉。
來到濟民醫院,林月琴首先穿上防護服,將自己“全副武裝”起來,象“大白”似的走進一間間病房查房,詢問病人的治療情況。
昨天,林月琴所在的呼吸與危重症學科,短短8個小時,就收治了162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大部分都是重症患者。由於病情重,許多患者出現了缺氧癥狀,通過高濃度吸氧,他們胸悶氣促的癥狀得到了暫時緩解。但因為這些病人病情隨時可能惡化,因此林月琴叮囑本科室的醫生和護士,一定要密切關注他們的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
查完房后,林月琴又召集本科室專家,對一些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進行會診。
林月琴說:“這段時間,我收集了當年‘非典’時期一些好的救治方法,進行了認真研究,並嘗試用‘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對新冠肺炎病人進行治療,現在看來確實有很好的療效。‘四抗二平衡’——第一個就是抗病毒,越早越好,早期抗病毒治療,能夠減少危重症的發生。第二個是病情進展中有休克,有低氧血症,尤其這次新冠病毒,低氧血症發生還是比較多的,所以要及時給氧氣,及時給呼吸支持。第三是要抗細胞因子風暴,密切監測細胞因子,一旦有細胞因子風暴,可以用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統來治療。第四是抗激發感染,病毒往往會導致激發感染,不能早期就用抗生素,但後面要監測有沒有激發細菌、真菌感染,一旦發生要根據藥物敏感性選擇合理的抗生素。同時要做到‘二平衡’,一是水電解質平衡,就是要補充水、電解質,酸鹼平衡,補充一定的水分,維持好的生命體征。第二是微生態平衡,在病毒大量感染的情況下,往往會引起腸道微生態紊亂,所以對這些病人還要補充消化道益生菌。這套‘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是有效的方法,我們今後在為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搶救中要繼續應用,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聽完林月琴的介紹,專家們都深感認同和讚許,表示將在今後的救治中,加以推廣應用。
上午10點,天氣開始慢慢放晴。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經過林月琴他們系統治療,共有24例新冠肺炎患者將康復出院,包括本醫院第一批感染的14名醫護人員,還有第一次接診的、那位曾在華南海鮮市場務工的重症患者。這些治癒的患者中,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28歲。
醫院為他們舉行了簡單的歡送儀式,既希望能給康復者帶去祝福,也希望能給醫護人員樹立信心。
儀式剛結束,那位華南海鮮市場的重症患者,快步走到林月琴身邊,用他那粗糙的雙手,緊緊握住她的手。他淚流滿面,不停地抽泣着,突然,撲通一聲,跪在林月琴面前,哽咽道:“林主任,謝謝您救了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說完,連續給林月琴磕了三個響頭。
男人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對人下跪,是對別人最大的感恩,也是普通百姓最淳樸、最厚重的禮節。
林月琴深受感動,熱淚盈眶:“不要這樣,您快快起來!”。連忙將他扶起來,對他說:“救死扶傷,醫者天職,我哪能受得起您如此大禮啊。希望您回去以後,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今後生活越來越好!”
與此同時,還有幾位患者也向林月琴送上了感謝信,把連日來想說的話都寫在上面。其中有一封信是這樣寫的:
“林主任和團隊的天使們:你們辛苦了!因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我有幸來到了濟民醫院,連日來,因為你們的悉心照顧,我終於可以出院了。是你們不顧個人安危,給我們這些患者以信心和勇氣;是你們用精湛的醫術,幫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你們是武漢人民的守護天使,我雖然看不清你們的面容,但你們會永遠在我心中閃光,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大恩情。感謝你們的付出,你們是真正的英雄,是當今最可愛的人!”
讀完這些信,林月琴非常激動,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她想,挽救一條生命,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就能將那些行將坍塌的屋子重新撐起,給他們帶來生的希望和生活的信心。作為醫生,自己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儘可能多地挽救生命,減少悲劇發生。今天,是一個好的開始,相信通過不斷努力,曙光就在前方……
今天,程爽在龍淵潭醫院忙了一整天,汗流浹背,腰酸背痛,身子都快直不起來了。這段時間,她和同事們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一天得工作十幾個小時。按照嚴格的護理流程,日夜輪換。在十幾個小時裏,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身體的透支,疲憊的極限,面對着一個個感染的患者,也面對着一個個死去的病人。
護理患者,換藥,看醫療器械檢測,管理患者的吃喝拉撒,象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在這裏,生命是崇高的,職責是神聖的,讓程爽感受到了一個醫者的天職。
當病人沒有了生命體征,有時是程爽一個人,為逝者從頭到腳,擦拭一遍,換上衣服,裝進統一的屍體袋,向死難者三鞠躬!用車推出病房,送到專用的停屍房,再由消毒車送到火葬場火化。
在病毒感染者住院或者去世后,他們的親人都不在場,死去的人,身邊沒有一個親人為他們送行,這些都由醫者負責。每一個死去的感染者,都得到了最好的治療,都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的專業護理,雖不是親人,卻勝過親人!
自從大年二十九回丈夫方光明老家后,十歲女兒方梓璇就被送到了外婆家。回來上班后,程爽又被統一安排隔離在賓館住,所以母女倆至今一直沒見過面。一旦稍稍空閑下來,對女兒的思念,就會讓程爽百爪撓心。
前天晚上,在賓館跟女兒視頻時,女兒見她剪掉了長發,臉上滿是深深的口罩壓痕,有好幾處地方還破了皮,貼着創口貼,女兒哭得泣不成聲:“媽媽,我好想好想你!你啥時能回來呀?”
看到女兒痛哭流涕的樣子,程爽心如刀絞,但儘力壓抑着淚水不讓流出來,對女兒說:“寶貝,媽媽將病毒趕跑了,就回家陪你好好玩啊。”
經過悉心勸慰和安撫,女兒終於破涕為笑,對她說:“媽媽,我給你跳一支舞吧,為你加油,好嗎?”
“好啊,寶貝,你好好跳吧,媽媽為你點贊,為你鼓掌!”
方梓璇便通過視頻,給媽媽跳了一支藏族舞蹈。看着看着,程爽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淚水,一下奪眶而出。她別過頭去,偷偷擦拭掉淚水,以掌聲掩飾着自己無盡的思念和憂傷……
收起思緒,程爽繼續忙活起來。在ICU病房的走廊里,一個20歲左右的女兒,提着一個飯菜保溫桶向她走來:“阿姨,我是382床的家屬,給我爸熬了銀耳羹送來,還給他寫了一封信。因為我不能進入ICU室,麻煩您幫我轉交給我爸,在不影響您工作的情況下,請您抽空將這封信念給我爸聽聽,好嗎?”。
“沒問題,你交給我吧。”
程爽接過保溫桶和信件,來到382床患者李先生身旁。他身上插着各種管子,在病床上蜷曲成一個小團,已經根本沒法躺和坐。李先生65歲,屬於危重病人,住院三四天了,就從鼻導管,然後到出氧面罩,又到無創呼吸機,最後轉到ICU,當時他很絕望,不願意吃飯,醫護人員都很着急。
程爽拿着信對他說:“叔叔,您看看,這是您閨女的字吧?”。李先生剛開始有點不大相信。程爽指着最後落款:“您看看,這是你閨女的名字吧?我給您念了啊”。
“爸爸,我知道你現在很難受,從小到大,您都跟我說,做人要堅強,要勇敢地跟命運抗爭,不能慫,不要怕。在我心裏,您一直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這一次的病魔,您也一定要戰勝它,必須戰勝它。等你出院了,要為您好好慶祝,給您一個大大的擁抱。爸爸,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您和我,還有媽媽、姑姑和叔叔,我們一起去旅行,還是出國游哦。您不要忘了,我們原計劃四月份一起去日本呢,我們都在等您,您可要履行承諾,不許食言哦!”
聽着聽着,李先生竟然孩子般的痛哭起來了。程爽也心裏酸酸的,直想哭。她噙着淚水,連忙勸慰和開導他:“叔叔,您不要傷心,這是您女兒對您的鼓勵和愛啊,您有沒有動力和信心?”
他豎起大拇指,艱難地說:“有!”。
程爽也趕忙豎起大拇指,跟她說:“叔叔,人就活一口氣,您一定要勇敢起來,一定要堅強起來,因為您是女兒的天,天不能塌下來啊,您必須從這裏走出去!”
李先生在ICU治療12天後,他的病情迅速好轉,後來返回了普通病房。
程爽很高興,心想,看來他女兒的這封信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在絕望的時候,有時精神比藥物更重要。
程爽跟他說:“叔叔,您很棒,這一關終於挺過來了。您要相信,咱們以後會更好、更幸福!加油,我們期盼着您出院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當程爽巡查到302床的那位姓章的老人時,看到他戴着氧氣面罩,呼吸格外急促。他向程爽示意后,遞給她一張對摺的白紙,上面歪歪斜斜地寫着:“如果我這次不能康復出院,請在我離世后,把這份囑託交給我的家人,麻煩醫生護士們了。”文字下方有他兒子的電話。
為了讓老人安心,程爽故作平靜接過白紙,並安慰他不要擔心,一定會好起來的。
根據以往的經驗,程爽不敢當著他的面看信,怕雙方的情緒失控。十幾分鐘后,她查完了分管的重症患者,便回到了辦公室。展開白紙,眼淚頓時迷糊了雙眼:
“親愛的老伴、孩子們:當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請不要為我難過。這次的肺炎疫情來得太迅猛,我們的家成了重災區,我也不幸被感染了,兩天前我明顯感覺氣促加劇了。
這幾天在醫院,我想了許多過去的事,覺得跟你們相處的時光真美好,我很滿足。我好想再回家看看,好想再陪陪你們,可是當你們收到這封信的時候,這一切都不可能了。親愛的家人們,記得幫我給陽台上的花草澆澆水,記得在小孫子生日的時候替我買一份禮物送給他,告訴他,爺爺永遠愛他。
——永遠愛你們的人”
可以感覺到,老人寫這封信的時候很平靜,但當程爽看信的時候,內心卻波濤洶湧。
一場疫情,奪去了數千人的生命,每個逝去的生命背後,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家庭,他們的離去,會給家人帶去多大傷痛啊,她不敢再往下想。
程爽想,這些病人是多麼的可憐,隔離治療見不到家人,不幸去世時,臨終前也沒有家人為他們送終,就這樣靜靜地、孤獨地離開了人世。自己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就是病人身邊最親最親的親人了,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這些不幸的“親人”們以最好的治療和照顧,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人間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