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朝會大事
“妹妹!”趙倩先親切稱呼起來。
“姐姐!”秋菊跟着稱呼。
兩女皆相視一笑。
趙歇更是高興,笑着說道:“今天雙喜臨門,寡人跟兩位夫人好好慶祝。”
聽到趙王將她稱為夫人,秋菊更是歡喜。
趙倩問道:“大王,還有一件喜事是何事?”
趙歇道:“上次,用了大量物資跟東胡交換一萬兩千馬匹,這次,是東胡人主動送上來……”
他將事情說出。
“太好了,我大趙有了更強大騎兵,更不怕劉邦那狗賊!”
“大趙軍隊,一定可以打敗漢軍!”
趙倩和秋菊都為之歡喜着。
中午,膳廳里,一家三口在大吃着。
雖然趙國府庫收入不少,趙歇亦沒有鋪張浪費,平常吃的菜不挑貴的,亦不做太多,符合自己和老婆口味即可。
這次,趙歇讓御廚將做了好幾道名貴菜肴,跟老婆們津津有味吃着,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以往,杏兒和秋菊都站在一邊伺候主人,現在,跟杏兒一起的秋菊已經成為了新主人之一,杏兒卻還只能站着,心中不免酸溜溜的。
飯後,杏兒將秋菊叫到某個無人之處。
秋菊問道:“杏兒,有何事啊?”
杏兒道:“秋菊,不,我該叫你夫人了!我們是好姐妹吧?”
她知道有些人,上位之後就會忘記曾經在一起的人,先對秋菊進行試探。
秋菊道:“杏兒,你說哪兒話了!你我本就是好姐妹!”
杏兒道:“秋菊,你做了夫人,可別忘了我。在大王身邊說說我的好話,行嗎?”
看着杏兒期盼的神情,秋菊笑了笑,說道:“我從未有過非分之想,有幸被大王寵幸,真是天大福分,定然不會忘了姐妹,我會找機會跟大王說說。”
每5個工作日周期的首日,如無特殊情況,皆是例行朝會時間。趙歇規定最少五天上朝一次。像明朝時每天很早就上早朝,趙歇覺得沒這種必要,除了上朝外,平常有事可召臣子入宮覲見,臣子亦可求見。
在古代,皇帝臨幸哪位嬪妃、宮女,皆會有記錄。昨晚秋菊被臨幸,宮中相關人員,已經記錄在案。
翌日,三月十二日,是例行朝會時間。
德政殿上,上朝時間還未到,官員們先陸續抵達,跟關係較好的人交談起來。
對於昨天接到的喜訊,臣子們皆已知曉,許多人臉上掛着喜色,同時,亦對冒頓以雷霆萬鈞之勢掃蕩東胡而感到震驚。
叔孫通來到李左車跟前,說道:“廣武君,又獲得大批良馬,組建更多騎兵,日後由您統兵作戰,對付韓信把握更大!”
李左車道:“這次冒頓出人意料突襲東胡,東胡人從居庸關逃入我國,這乃是意外收穫,即使沒有這意外,我趙軍亦能保衛國土。”
如今,他更加佩服趙王,趙王以前所說,冒頓會在近期突襲東胡,東胡勢力很快便會灰飛煙滅,那時候他還覺得難以置信,現在已成為了事實。
“大王駕到……”
洪亮的聲音傳來,朝臣們各自在自身座位旁邊站好。
身穿君王服飾的趙歇,從偏門進入,登上璽階,坐上君王御椅子。
“拜見我王!”
眾臣齊齊跪拜。
趙歇心情很好,看着那跪拜的君臣,猶如看到了那生機勃勃的大趙江山。
“眾卿平身!”
眾臣站起,在各自座位跪坐。
“東胡人投奔之事,相信諸位已知曉。寡人想聽聽,塞北所發生的變化,對我趙國有何影響!”
黃庭靖出列,面帶興奮之色,朗聲道:“大王,我們得到更多良馬,軍隊戰力將會更強,能更好粉碎劉邦這狗賊吞併趙國的險惡企圖。”
吏部尚書貫高道:“大王,在投奔我國的數千東胡人當中,或許有能用得上之人,可先考核他們的能力。”
他在投奔趙國後主管人事工作,先從本職工作出發考慮事情。
禮部尚書尹勻出列,反駁道:“此言差矣!”再面向趙王道:“東胡人非我族類,切不可使用之,他們所送之馬匹全部收下,看在這份大禮的份上,可給予他們庶民資格,臣覺得讓他們去遼東最為妥當。”
錢勻立即出列,瞪了尹勻一眼,反駁道:“大王的求賢令是面向全天下,豈可因是胡人而錯過。”
尹勻爭辯道:“天下,是指我華夏人居住之地,自然不包括塞北,我大趙不需要胡人蠻夷!”
曹完出列道:“大王,臣雖不善長人事,亦覺尹尚書之言甚為不妥。”
戶部侍郎章興道:“大王,臣覺得尹之言有理,胡人非我族類,不可使用之。但既然他們帶有如此多良馬來投,若安排到遼東苦寒之地,臣認為有失妥當。雖不可使用之,可讓他們來趙地,分配土地,發放農具和耕牛,指導其耕種,成為趙國庶民。”
孫叔通道:“我王英明,趙國實力日漸增強,這次東胡來投,《大趙日報》可藉此等大事,向百姓宣揚我王和朝廷之威名。”
文官們發表完之後,武將們亦要說出自身看法。
卓鍾楷出列道:“東胡人善於騎射,自小在馬背上長大,我軍正缺這樣的人。臣希望我王能收編他們,加入趙軍騎兵當中。”
欒布出列道:“臣附議!”
凡是身在襄國、有將軍頭銜的武將,都獲得參與朝會的資格。
只要不是特殊或過分的事情,趙歇不會打斷臣子的發言,要充分給每人發表意見的機會,最後才由他來決斷。
文武大臣們,待欲發表意見的發言之後,坐在左邊最前面位置的李左車,才起身出列,說道:“自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趙軍跟秦軍同為天下最強之軍隊。如今趙國復國時間尚短,去年初才趕走霸佔趙地的張耳,尚未來得及訓練強大騎兵,東胡人善騎射,正是我軍所需,可收編他們為我所用。只是他們初來投奔,是無路可逃之下的決定,需謹慎使用,不能讓其在擔任過於重要軍職,多觀察其是否忠誠。
可以預見,東胡被冒頓收拾之後,塞北草原其他小部落很快會被他征服,整個塞北將會被冒頓統一。以後的匈奴,將會更加強大,匈奴向來敵視中原國家,遲早會進犯中原。敵人分主次,劉邦才是最主要敵人,去年井陘一戰後便全力準備,這國策不能變。
燕地比趙地更適合養馬,臣覺得,此次所得的育種馬和未成年馬,大部分留在燕地為宜,可緊急調派人手、緊急擴大或新設養馬場。”
李左車娓娓而談着,在場人員以他的才能最高、最有戰略眼光。
“廣武君言之有理!”趙歇讚許着,再說道:“寡人昨日已傳令,讓杜真派人將戰馬和全部東胡人送到襄國。養馬場之事,按照廣武君方才所說去辦。”
如果是鋼筋水泥建築,建造起來需要一定時間,養馬場暫時採用木結構,只要人手和材料充足,可在較短時間內建好。
趙歇繼續道:“來投奔這五千餘人,以前和現在是東胡人,日後若要成為我趙國之民,需學習中原語、中原文字、華夏文化禮儀,融入我華夏文明當中來。”
叔孫通道:“華夏文明如同浩瀚之大海,必能將他們融化,只要我們有足夠耐心,必能將胡人野蠻之本性改造過來,”
賀闡出列道:“大王,臣跟東胡公主衛芳有過深入交談,待他們來到襄國后,臣可協助朝廷與來投東胡人溝通。匈奴突襲東胡,不可能所有東胡人皆會被征服,或許會有些人會向東逃亡,日後可派人到塞北打探情況,若能找到向東逃亡的東胡人蹤跡,臣願再出塞跟東胡人交涉,儘可能爭取他們來投奔趙國。”
此言一出,在場只要對東胡沒有偏見的人,都甚感有理,趙歇亦為之眼前一亮。
本身在歷史上,冒頓大破東胡,東胡部落聯盟瓦解,但東胡各族並沒有完全消亡,比如後來退往烏桓山的烏桓族、退往鮮卑山的鮮卑族,便是源自於東胡部落聯盟,只是不再以東胡人相稱。
這些人,都有可能爭取來投奔趙國,秦末漢初人煙稀少,人口是國力的象徵。
有好幾個臣子皆發言贊同。
趙歇道:“賀侍郎所言可議,日後可實行,眼下之事乃是先收編來投的東胡人。”
東胡方面商議完畢后,各臣子回到座位,再商議其它事項。
叔孫通再次出列,說道:“自古以來,君王皆有眾多妻妾,現今我王只有正妻一人,臣認為我王應當納妾!”
昨天關於秋菊之事,尚未完全公開,暫時只有後宮的人知曉。
聽到叔孫通的話,曹完由此聯想到自身工作,目前趙國還未有關於嫁娶方面的律法。
李左車出列道:“稟我王,叔孫侍郎所言極是。”
隨後,接連有五個臣子附議。
趙歇輕鬆一笑,說道:“眾卿是為寡人和朝廷着想,這乃正確之建言,寡人接受。前晚,寡人已臨幸一名宮女,今日朝會,便是要冊封其為夫人。”
眾臣聽后,為之欣慰。
趙歇命內侍宣讀昨天已草擬好的詔書,宣佈封於秋為夫人。
詔書宣讀完畢后,曹完出列道:“大王,我國昏姻之法律尚未完善,臣建議儘快彌補。”
趙歇道:“曹尚書但說無妨!”
“婚姻”一詞出現於東漢,更早時稱為“昏姻”或“昏因”。比如在秦朝,便有較為完善的婚姻制度。
曹完道:“大王,我大趙參考秦律制定的昏姻之法,對大齡未嫁娶者的懲罰過輕。臣建議,對於十七歲尚未出嫁之女子、二十歲尚未娶妻之男人,處罰由原本3倍賦稅增加到5倍,全家一併連坐和受罰。此外,應該以律法規定各等級之人可納妾數量,庶民不得納妾。”
從古代到民國,實行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在古代許多時期,對於納妾數量是有明確規定。比如漢朝就規定普通官員最多那納妾三人,除非有特殊功績的人,才可納妾八人。
妾雖然地位不能跟正妻相比,亦需向官府報備由律法認可,有合法地位。沒有一定地位的男人不允許納妾,有錢沒地位的亦不允許,許多有錢卻沒有地位的商人,養着沒有在官府登記的小妾。
人口是最重要生產力,許多朝代將人口繁衍作為官員政績的重要考核內容,不允許出現單身,如果到了一定年齡沒有對象,甚至官府會安排對象。
錢勻道:“臣附議,功績越大,可納妾數量越大,這是對為朝廷立功者的獎賞之一。”
黃庭靖道:“臣反對,人人應該平等相待。臣認為,除了大王之外,要麼所有男人皆可納妾,要麼是皆不可納妾。”
在場還有兩個墨家學派的人,都出言附議。
叔孫通道:“要是人人都一樣,沒人會再願為朝廷建功立業,若沒有等級之分,國將不國。”
有更多的人反對黃庭靖之言。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去駁斥對方,火藥味越來越濃,要是沒人制止,朝會勢必會演變成罵戰會。
“肅靜!肅靜!”
趙歇發出的聲音,讓朝堂安靜下來。
“上朝是商議朝政之所,並非罵人之地,眾愛卿應當求同存異,精誠團結!”趙歇略作停頓,再說道:“曹尚書之建言,寡人覺得有理,昏姻之法應當適當修改。超齡不嫁娶這必須受罰,若生兒育女比較多的,也應當得到獎賞。對於具體如何實施,眾卿回去后寫好奏本上呈給寡人。”
趙歇目光再移向黃庭靖,說道:“黃愛卿之言,出發點是好,只是不合事宜。”
剛才所說的話,被趙王溫婉地駁回,黃庭靖甚感無奈,回到座位上,為此嘆息了幾下。
朝會中,工部、商部、戶部、吏部等各部門,都彙報近期的工作情況。
目前,前來投奔趙國的人才更多,只這這幾天尚未有大才出現。
這次朝會到中午才結束,趙歇命人將食桌端入德政殿,跟臣子們一齊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