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天妒、天選之人是父子
神農架野人,神農架靈異事件據說生活於神農架一帶,古有屈原野人詩一首,從解放前就在一直考察,找到的也就是一些所謂腳印,痕迹。但時至今日也沒有足夠信服的證據證明神農架野人的存在。神秘的北緯30°線,連結着一串串懾人心魄的世界自然之謎,神農架野人之謎也串在這條神秘緯線上。
民國67年1月18日,在高雄旗山杉林鄉集來村,一家世代養豬的張姓農家,一條母豬產下12隻小豬,但赫然發現其中一隻居然是人頭豬身!這隻怪豬重約7台斤,身長1.8台尺,臉形醜陋,皺紋滿布,而眼、眉、鼻清晰可見,就好像是一個70多歲的老頭一樣。當地人認為產下怪豬是不祥的預兆。後來這隻豬3天後便嗚呼哀哉了。
野人是一種未被證實存在的高等靈長目動物,直立行走,比猿類高等,具有一定的智能。
世界各地流傳着許多有關野人的傳說,中國的野人,喜馬拉雅山的“耶提”,蒙古的阿爾瑪斯人,西伯利亞的丘丘納,非洲的切莫斯特,日本的赫巴貢,澳洲的約韋,還有美洲的“沙斯誇之”,也就是傳說紛紜的“大腳怪”。
不過,前不久“野人(大腳怪)”影像證據,已經被證實是偽造的。
關於我國流傳的野人傳說還要追溯到公元前4到5世紀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山海經·中次九經》中提到"熊山(即今鄂西北神農架)中有一種身高一丈左右,渾身長毛,長發、健走、善笑的"贛巨人"或稱為"梟陽"、"狒狒"的動物。西漢時期成書的《爾雅》中記載:"狒狒"人形長丈,面黑色,身有毛,若反踵,見人而笑。"這種動物就是我們所說的"野人"。
在南北朝時期,人們不僅捉到過"野人"獻給皇帝,而且還給"野人"畫了圖像。
原湖北省水利設計院副院長翟瑞生回憶說:1944年我在三五九旅工作,秋季離開延安,1946年秋,五師突圍,春節前我們走到興山縣與房縣交界處(即現在的神農架林區酒壺坪)時,發現在靠坡邊的樹林旁,站着兩個“野人”,正抬頭看着我們,嘿嘿笑着,它們滿身是毛,身上的毛是黑紅色的,頭髮較長,披散着,顏色是淡棕色的;個子比普通人高,塊頭蠻大。高的那個是母的,兩個**很大,它還用樹葉圍着下身。當時,我們與'野人'相距大約有二十幾公尺。由於軍紀嚴,我們沒有人理它們,但整個部隊的的人都親眼看見了。
關於神農架野人有這樣一個傳說。
公元1915年,神農架邊緣地帶的房縣,有個叫王老中的人,他以打獵為生。一天,王老中進山打獵,中午吃過乾糧,抱着獵槍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不一會兒,他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朦朧中,他聽到一聲怪叫,睜眼一看,有一個2米多高、遍身紅毛的怪物已近在咫尺。他的那隻心愛的獵犬早已被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王老中驚恐地舉起獵槍……沒想到紅毛怪物的速度更快,瞬間跨前一大步,奪過獵槍,在岩石上摔得粉碎。然後,笑眯眯地把嚇得抖成一團的王老中抱進懷中……
王老中迷迷糊糊中,只感到耳邊生風,估計紅毛怪物正抱着自己在飛跑。不知翻過多少座險峰大山,最後他們爬進了一個懸崖峭壁上的深邃山洞。王老中漸漸地清醒過來,這才看清紅毛怪物的胸前有兩個像葫蘆一樣大的**。他立刻明白了,這個怪物原來是個女"野人"。白天,女"野人"外出尋食。臨走的時候,她便搬來一塊巨石堵在洞口。晚上,女"野人"便抱着王老中睡覺。
一年後,女"野人"生下一個小"野人"。這個小"野人"與一般小孩相似,只是渾身也長有紅毛。小"野人"長得很快,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已能搬得動堵洞口的巨石了。由於王老中思念家鄉的父母和妻兒,總想偷跑回家,無奈巨石堵死了他的出路。因此,當小"野人"有了力氣后,他就有意識地訓練小"野人"搬石爬山。一天,女"野人"又出去尋找食物,王老中便用手勢讓小"野人"把堵在洞口的巨石搬開,並且自己爬下山崖,趟過一條湍急的河流,往家鄉飛跑。就在這時,女"野人"回洞發現王老中不在洞裏,迅速攀到崖頂嚎叫。小"野人"聽到叫聲,野性大發,邊嚎邊往回跑。由於小"野人"不知河水的深淺,一下子被急流捲走。女"野人"奄慘地大叫一聲,從崖頂一頭栽到水中,也隨急流而去。
已不成人形的王老中逃回家中,家人驚恐萬狀,竟不敢相認。原來他已失蹤十幾年了,家人都認為他早已死了。
這個離奇的傳說,向我們表明:"野人"與現代智能人能夠婚配,說明二者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只可惜王老中與紅毛女"野人"的後代沒有留在世上,不能作為考察"野人"的直接證據。
"猴孩"的故事
無獨有偶。在神農架附近的巫山縣也流傳着一個類似的故事。
1938年,在海拔1900米的大巴山區的當陽,有一個樹坪。這裏,山勢險峻,到處都是濃密的原始森林,林的邊緣有一間孤孤零零的架式茅草房,房裏住着一位叫桃花嫂的女人。那一年,桃花嫂32歲。一天,桃花嫂上山給丈夫送飯,一去便不復返了。30多天後,她衣衫襤褸地回到家。第二年4月,桃花嫂生了一個像猴子一樣的兒子,兩個月生牙,很利,常常咬破媽媽的**,指尖似爪,五、六歲才學會搖搖晃晃地直立行走,見人便"嘿嘿嘿"笑個不停,不會說話,偶爾"呷!加上!哦,哦,哦!"叫喚幾聲。隨着年齡的增長,野性愈加明顯,常年不穿衣服,不蓋被子,把衣、被撕得粉碎,喜歡爬梯子,像猴子一樣敏捷,上上下下,鑽來鑽去,有時還頭朝下倒滑下來,人稱之為"猴孩"。60年代初,"猴孩"已20多歲了,身高2米多,頭頂有縱向隆起,兩耳較大,偏向頭頂,兩小臂有彎曲。因此,也有人稱他為"猿孩"。"猿孩"性情粗野,見客人到家就猛撲過去,連抓帶咬,爬山、過溝坎如履平地,只吃生食,見到樹林狂喜亂奔。家裏人怕他生事,就用繩子終日捆住他的手腳,精神上受到很大壓抑,終日悶悶不樂,一次,不小心被火盆中的火燒傷屁股,身體日漸虛弱,兩天後,抱着母親大笑而死。死時是1962年臘月,當時年僅23歲。"猴孩"獨特的行為和特徵,在他的家族中絕無僅有。他的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很正常。哥哥還當過生產隊長。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也無反常之處。"猴孩"到底是誰的後代呢?
70年代,"野人"考察隊顧問孟瀾從巫山文化館找到"猴孩"生前的照片,又挖出"猴孩"遺骨,經分析研究認為,"猴孩"的一切特徵都符合於從猿到人進化過渡的特點,是本世紀30年代末,一個現代智人的中華婦女生了一個"亦猿亦人"的男孩。從生物學和醫學的角度上來說,人與猴雜交,不可能受孕,因為二者不是同種,而不同種的生物是不能繁衍後代的。所以說,猴娃的父親絕不是猴子。而根據附近多有"野人"活動的情況看,猴娃很像是現代文明人與"野人"雜交的後代,他像人的地方少,像猿的地方多。他更像鄂西北神農架所生活的"野人"的形態習性。這就開始把寧野人"考察與考古人類學、實驗人類學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