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大結局
所以,宇文明在攻克江南后,就發出了懸賞令,要求漁民和航海商人盡量向東航行,去探索未知的大陸,同時畫出了上述兩種植物的種子圖樣。稱凡是能找到並帶回種子的人,均賞以一百萬元周朝紙幣。
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數年之後,還真有一位海商,在發現了呂宋島之後,又以其為基地,繼續向東航行,終於在三年後到達了南美洲的智利,發現並取得了土豆和玉米這兩種植物的種子。
而宇文明在得到玉米和土豆的種子后,立刻重賞了這位海商,並立刻將其交給最好的農學家進行種植培育。
經過兩次試種之後,終於取得了成果。
農學家們首先在江南試種成功,然後又推廣到了關中、河東和河北一帶。並得到了當地農民的極大歡迎。因為他們發現,這土豆和玉米產量比原來傳統的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高得多,而且還不要那麼多肥料和水,也沒有那麼嬌貴。
周朝的農學家們在有了初步推廣的經驗后,心中自然更有底氣,既然在關中這樣的黃土高原和河東這樣的貧瘠之地都能種植成功,大草原就更沒有問題了。
牧民們原本擔心,從中原拿來的新式糧食作物在大草原上沒法大規模種植。但在試耕種一年後,卻發現產量很高,比他們放牧牛羊更划算。
於是,在嘗到甜頭后,草原各部的牧民們自然更願意耕種糧食,而不是放牧牛羊了,畢竟這樣生活要穩定得多。
在如此此消彼長之下,大草原上願意歸降周朝的部落越來越多,且凡是投降過來的部落全都改衣易俗,作了漢人打扮,並學說漢話。生怕被那些賞金獵人一刀殺了去領賞。
而且這些部落的人在安頓下來之後,也覺得這是一條生財之道,畢竟比起那些外來的賞金獵人來說,他們對於大草原的地形更加熟悉,知道那些和周軍敵對的部落住在何處,埋伏殺人更加得心應手。
所以,到了後來,據邊關的守將統計,一年之內前來領賞的人七成以上竟然都是原來大草原各部落中的人。
在這樣的政策進行了二十年之後,不服周朝統治的草原各部都覆沒了。如果現在有人還到草原上去做生意,沿途所見的水草豐盛地,全是一片男耕女植的田園風光,所有民眾都是着漢服,說漢話,習漢俗。就算偶爾有些牧民騎馬路過,也絕看不出有半分原來草原異族的模樣。
而周朝也逐漸在大草原的各族水草豐盛地,開始設立郡縣,進行管理,將這邊萬里沃土納入了中原的疆域。
相對於吞併大草原所用的時間,將日本納入周朝領土則要提前得多。在打開了日本的門戶,簽署了條約之後,大批中原商人到日本開店謀生,並逐漸控制了日本的經濟命脈。
而這個時候的日本,對於中原文化是非常崇拜的。他們的風俗、文字都還沒有形成。周朝商人的大批湧入,在文化上進行滲透,他們不但不抵觸,反而極力吸取和接受。
對於這一切,日本的天皇自然是大為不滿,因為這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如果任由這種狀況發展下去,會讓日本從此消亡。
所以,他便集合了一批大名,調集軍隊驅逐了周朝的商人和使者,企圖和中原斷絕往來。
這一來,卻是正好給了宇文明開戰的借口。他立刻便將從北方退下來的大批周軍派往日本作戰。
這時的日軍總共也不過十幾萬軍隊,而登陸進攻的周軍卻達到了三十萬之多。
在周軍水師和騎步兵齊頭並進的情況下,日軍接連敗退,很快就退到了京都附近。而這時,周軍水師又從海面上炮轟京都,將全城幾乎夷為平地,天皇也被炸死。
在粉碎了日軍的抵抗之後,周軍開始分散進駐日本各地城池。早已經準備好的周朝官員也都陸續被派往日本各地,擔付起管束日本平民,建立新的地方政權的工作。
這種治理外國地方的工作,已經有了充分經驗的長孫無忌和宋金剛可謂駕輕就熟。
他們下令將日本全國按中原的傳統,分為郡和縣兩級行政區域。郡知府設在京都,各縣縣令則駐在原日本各大名的城池內,知府和縣令均由日本人擔任,以消減日本人的抵觸情緒。
不過,這些擔任地方長官的日本人,卻都是家中和漢人通婚,或者從小就在中原長大,能說流利漢語,心向周朝的日奸。而真正對地方有威攝作用的留守一職,卻由周軍的駐軍軍官擔任。
同時,長孫無忌亦看到,日本的各大名領地之間,由於以前的內戰,相互都看不順眼,他亦把在新羅和百濟用過的方法搬了過來。故意讓原北條家投降的家臣去擔任原淺見家領地的縣令,又讓毛利家族的家將去擔任織田家族的地方官員。
這樣一來,雙方自然就矛盾重重,而當矛盾激化到一個臨界點時,長孫無忌再以自己委派的官員來取代那些激起極大民憤的地方官員。讓當地平民深深感受到,還是天朝上國派來的官員愛民如子,和藹可親,連收的地租和稅收也少許多。
在日本的局勢開始穩定下來之時,宇文明才開始實施他的改造計劃,下令在日本各縣仿中原的模式,開設各級學校,凡是年滿六歲的孩童,均要進入學校學習漢語,並教導他們習慣漢族的習俗,認為自己是漢人。
同時,宇文明還大力鼓勵日本人學習漢語,遵守漢族的習俗。凡是會漢語的日本人,在經商、開礦、參軍、作官等方面均給予特別照顧。
日本人原本就非常崇拜中原王朝,在見識到周朝的強大武力和先進技術文化后,更是如饑似渴地吸取中原的文化知識。
僅僅過了不到十五年時間,走在京都街頭,就感覺與在江都、東都、長安無異了。街上的行人皆是着漢服、說漢話,寫漢字。完全成為了大周的一部分。
……
時光悠悠,歲月匆匆,一晃三十年過去了。此時,年近花甲的宇文明,已經退位成了太上皇,將皇帝讓給了自己和抒夢生的兒子宇文凌。
雖然宇文凌還很年輕,僅僅二十五歲,但在各方面都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和個人魅力,深得大臣和民眾的喜歡,他的繼位也是毫無爭議的。宇文明也認為,早點讓兒子接手這個強大的帝國,更有利於周朝的穩定。
大草原、日本、吐蕃都已經正式成了周朝的領土。而西域和南洋的民眾在看到周朝百姓的富足生活后,都一致要求內附,使得宇文明毫不費力地將東南亞和中亞的肥沃土地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而在澳洲和美洲的定居點也越來越多了,大周的開拓者們正向印度、阿拉伯、非洲一帶拓殖。周朝的遠洋艦隊,已經抵達了歐洲,見到了教皇。
而這位基督教的教皇,卻是熱心的向周朝使者建議,一起進攻雙方的共同大敵——大食。
“大食的確是我大周現在的最大敵人。不過,如何對付這位大敵,便不是我所考慮的事了!畢竟我也不能把天下全打完了,總得留點事給兒孫們乾乾!”宇文明坐在皇宮的御花園內,望着身邊的八位嬌妻和數十位兒孫,內心充滿了甜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