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不小心發現了水泥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移宮繼位第九百八十一章:不小心發現了水泥錦衣衛掌刑千戶看着眼前的順天府尹,笑道:“不好意思了宋府尹,錦衣衛詔獄只聽指揮使的命令,才能放人。”
“莫說來的是您,就是當今刑部尚書來了,這八個人也放不了。”
宋恆一愣,轉身就走。
他走後不久,暗處,錦衣衛都指揮使翟讓緩緩走出來,冷冷吩咐:“陛下有密旨,徹查此案。”
“告知東廠,派聽記暗中跟着,看還有誰與此事有染。”
那掌刑千戶微微一怔。
這位陛下,還真是,已經知道此事與皇親國戚有關,居然還是讓廠衛插手了。
廠衛插手以後,事情很快就見明朗。
加上較事府的暗中密奏,朱由校很快得知事情全貌,更恨之入骨。
原來此事件不僅順天府衙門有關,就連五城兵馬司,都察院也與之有染。
根源就在於這個人是皇親國戚,很多人都自發的以為,自己會護短,不敢管也不敢問。
久而久之,就造成這幫人愈發的無法無天,居然當街奸搶婦女。
“居然是國舅爺…”朱由校嗟嘆一聲,沒想到最後查出這樣一個結果。
童靜兒,是朱由校唯一臨幸的宮娥。
她出身凄苦,唯有這個哥哥與他相依為靠,為朱由校生下了皇長女朱淑娥。
此後,童安得到蔭封便成為了當今國舅爺。
對於童靜兒,朱由校也是十分恩寵,很快便將她晉封為皇貴妃,賞賜不斷。
童安本來就是窮苦出身,因為自己妹妹忽然得到富貴,這些年來經常大手大腳,修宅院、蓋園林……
為了童靜兒,童安的一些小偷小摸,朱由校都忍了。
可卻沒有想到,他的膽子越來越大。
朱由校設立的這個較事府,人選都是最為忠心耿耿的死士,只管密奏,從不多言。
彙報以後,較事得了恩准便默默退出去,留下十分糾結的朱由校。
“要是朕殺了這個國舅,靜兒可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了,她的命,太苦了。”
默默的,朱由校來到裕妃寢宮。
看着熟睡中的童靜兒,憐愛地輕撫她的臉頰,一臉疼愛。
童靜兒蜷縮在床上,像一隻溫柔的小貓,不多時,猛然間睜開眼睛,嚇了一大跳。
“陛…陛下…!”
“不必拘禮。”朱由校看着童靜兒,還是說道:“朕今日來,是與你說一件事。”
“前幾日的事,錦衣衛查出來了,罪魁禍首…”
“陛下…?”童靜兒自然聽說過這樣影響重大的事,看見皇帝這樣一副面容,也感覺不妙。
“是你哥哥,童安。”朱由校無奈說道。
童靜兒一愣,感覺天塌了。
從小就是這個哥哥與她相依為命,這也是她最後的親人,朱由校正是因為這些,才略微有些猶豫。
“朕當時就在現場,那些惡徒,仗着國舅府的聲威,當街強搶民女,若是朕不管,朕…”
童靜兒伸出手指,按住了朱由校的嘴。
“陛下,您不要再說了。”
“臣妾自進入皇家以來,便是皇家的人了,哥哥他觸犯王法,自作孽,不可活。”
“再說了,臣妾不是還有陛下嗎?”
朱由校看着如此懂事的童靜兒,將她攬在懷裏,嘆道:“靜兒,朕冷落你了。”
“朕會給你補償的。”
童靜兒點頭,輕輕哭泣。
“東緝事廠、北鎮撫司聯合通告:
當今裕貴妃之兄,國舅童安,多年來橫行不法,深為禍患,縱容其仆等八人,當街強搶民女,殊為可恨!
經察,順天府尹宋恆、東城兵馬司巡城御史車申、西城兵馬司巡城御史張永申、刑部左侍郎滕鵬舉等十五名官員,犯有包庇罪,一應革職查辦!
國舅童安,罪行最甚,決不輕饒,擇日斬首!”
聽官差讀完通告,遠近百姓都是拍手稱快。
被欺辱少女的家人一早就在眼巴巴等着,等聽完了最後一個字,方才放下心來。
他們沒有信錯人,當今聖明天子,會為他們做主的。
就算是貴妃的親哥哥,也會依法懲辦,當街斬首!
與之相關的官員,全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在一片的歡呼聲中,炎熱的夏天過去了。
......
朱由校大義滅親之後,個人聲望更是被拱到了。
在此之後,朱由校對地方官府衙門進行了整頓,將大批的備役官差提升為正式的衙役,擴充了全國衙門的巡防治安人手。
同時,也提升了這些基層執法人員的待遇,由宮局設計,下發了嶄新的標準化制服。
除此以外,在天啟二十五年的年底,由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提出,京師開展了天啟紀年的第六次大規模京察。
這次京察,由東廠、錦衣衛、大理寺、刑部四部合辦,各有負責,聲勢浩大。
但絕對不是空頭支票,廠衛的辦事力度,在天啟一朝一向是殊為驚人,僅前半個月的京察,就有一大批社涉黑涉貪的在京官員紛紛落馬。
當然,那名被騷擾的女子及其家人,都得到了唯唯諾諾的新任順天府尹妥善關照。
不害怕不行啊,那少女現在都快成大明版的“環保少女”了,她的近況,是要被重點關注的。
再也沒有人,敢當街調戲大明的婦女了。
王法得以匡正,大明的街道,現在是最安全的。
天啟二十五年到天啟二十八年這三年間,大明在征服了整個東南亞以後,奉行了罷兵養民,休養生息的政策。
新征服的地區原住民,有家有室的都被闔家搬往無人居住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
那些刺頭挑亂子的,無一例外都被洪承疇下令誅殺。
由於明軍的實力太強,雖然起初兩年東南亞到處都有亂子,卻都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當最後一批原住民被遷往遠東,東南亞也徹底安定下來。
這天,一名國內的石匠工人,提着一筐灰色的東西來皇宮找到朱由校,說是這東西非常神奇。
朱由校當時正好沒事,一聽說是有民間的人才發明了什麼東西,趕緊傳進來。
打眼一看,這特么不是水泥么?
原來,由於大明地盤的擴張,各類資源也開始流入大明國內,很多從前沒有的東西,現在都司空見慣了。
一名石匠工人不小心將石灰石和粘土混合在了一起,但他發現這兩種建築材料混合在一起之後,居然要比石板堅硬得多。
朱由校都忘記了要發明水泥這種事,沒想到居然讓國內的一個工人先發現了。
看來華夏的能人的確是多,只要給他們相應的資源,他們自己也能提前發明出許多東西。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朱由校當即重用了這名工人,並且讓軍器司好好研究水泥的比例,先把全國主要幹線鋪上水泥再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