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 少年英雄

769 少年英雄

滿清嘉定三屠之後,接下來當然也會遇到抵抗。在眾多的抵抗中,我想寫一個人的抵抗,這個人年紀只有十七歲,是個少年英雄,他的名字叫做夏完淳。

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我在初三的語文課本中看到了一首詩,寫道: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這是一個十幾歲小孩子寫的詩,可是,字裏行間,充滿悲壯之意,尤其是最後一句,非大手筆,非歷經人世的人是寫不出這樣的詩句的。

我當時看了,頓時被震撼到了!再看作者介紹,竟然是個十來歲的少年!再看他平生介紹,再次被震撼住了!

後來,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我又看到《獄中上母書》,真是一字一淚,字字錐心泣血,令人不忍卒讀,古往今來,有幾人的文章能出其右者?而寫此文之人,竟然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

那麼,夏完淳到底有着怎樣的經歷?

夏完淳,他的父親是江南名士夏允彝,他的老師是陳子龍。

他的父親創立幾社(與復社相應),是南明的風雲人物;至於他的老師陳子龍,曾得到名妓柳如是的垂青,可惜,他以身殉國,辜負了佳人多情,這才有了柳如是嫁給錢謙益,也給了後人許多的唏噓。

公元1645年,清兵下江南,完淳時年15歲,他隨父、師在松江起義抗清。

當然,他們是螞蟻撼鐵樹,抵擋不住滿清,並且很快就失敗了。

夏允彝在起義失敗后,投水自殉。

夏完淳忍受着悲痛,追隨陳子龍與太湖義軍聯繫,參謀義軍領袖吳易的軍事,繼續抗清復明。

可惜,在大勢所趨之下,一切抵抗,無非是以卵擊石。

不久,太湖義軍被包圍消滅,陳子龍也自殺殉國。

陳子龍這一死,從此成了佳人一生縈繞心頭的記掛。

錢謙益雖然得到柳如是的人,可是,他永遠不會得到她的心,讓她一生記掛的是陳子龍。

夏完淳沒有自殺,而泅水脫險,繼續抗清!

大難不死,一般人可能消磨了抗清意志,可是,夏完淳沒有,他抗清意志更加堅定不移。

他在此痛心國事之際,作《大哀賦》,文采宏逸,情詞哀惋,見者無不感嘆驚佩。

後來,夏完淳聽說了魯王繼位,當下返回松江,想渡海至魯王處,再圖大舉。

不幸於六月底被清當局偵獲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審。

夏完淳被押至南京,洪承疇親自訊問並勸降,他說:“童子何知,豈能稱兵叛逆?誤墮賊中耳!歸順當不失官。”

洪承疇這輩子做得最無恥的事,不是降清,而是降清之後,到處勸降,就是無恥上更加無恥!

一個人,自己做狗了,並不是最可恥的;最可恥的是,自己做狗了,還洋洋得意,到處勸別人也做狗!

夏完淳哪裏看得起他這樣的人?當下挺立不跪,佯為不知審訊大員就是洪承疇,並且高聲地答道:“我聞亨九(洪承疇字)先生本朝人傑,松山、杏山之戰,血濺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動華夷。吾常慕其忠烈,年雖少,殺身報國,豈可以讓之!”

左右差役聽了,忙告訴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疇。

夏完淳聽了,聲色俱厲地道:“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聞之,曾經御祭七壇,天子親臨,淚滿龍顏,群臣嗚咽。汝何等逆徒,敢偽托其名,以污忠魄!”

洪承疇聽了,臉色一青一紫,色沮氣奪,無辭以對。

此時,錢栴亦被捕,意志沮喪。

夏完淳勉勵他道:“今與公慷慨問死,以見陳公於地下,豈不亦奇偉大丈夫哉!”彷彿他就是長輩一樣,在勸告着晚輩。

其實,此時的他,年紀還未滿十七歲!

他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鎮定,是因為他心有信仰,那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忠義!

——但為忠義,雖死何憾!

夏完淳被關押在獄中,但是,他談笑自若。他把自己被捕至獄中寫下的詩,名為《南冠草》。

這些詩都是慨世、傷時、懷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涼,傳誦千古。其中,寫下《獄中上母書》,更是千古名作。

公元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于南京西市被殺,罪名歸納為“通海寇為外援,結湖泖為內應,秘具條陳奏疏,列薦文武官銜”。臨刑時,夏完淳立而不跪,神色不變。

劊子手殺人很多,可是,沒殺過這麼神色不變的人,不禁戰戰兢兢,不敢正視,過了很久,才持刀從喉間斷之而絕。

錢栴等二十餘人一同在南京就義。

夏完淳死後,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遺腹子,遺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一代忠良就此絕嗣,令人生悲。

寫完夏完淳,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禁把夏完淳的詩集擺在桌面,肅然翻閱起來,其中讀到一詩,我忍不住大聲地讀了出來:“嗚呼!撫膺一聲江雲開,身在羅網且莫哀!公乎,公乎!為我築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當來!”

這是多大的豪情!死也,大夥也不要悲哀,為我鑄造傍夜台,因為,在寒霜月下,我還會再來的!

什麼叫做豪傑?我想,這就叫豪傑!

完淳這少年雖死了數百年,可是,他在人們的心中,永遠當“行當來!”

他永遠沒有死去!

古人說,不朽者有三,立功、立德、立言,夏完淳以稚嫩肩膀,挑起救國之擔,其行雖未果,然其功不可滅,是為立功;他以忠義之氣,不屈服於敵人屠刀,千古之下,激動仁人志士之心,是為立德;他慷慨激昂,悲壯行文,下筆驚天地而泣鬼神,是為立言。

嗚呼,年雖不滿十七,然而,不朽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小招說:魏晉南北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小招說:魏晉南北朝
上一章下一章

769 少年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