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陳年舊事

第4章 陳年舊事

第四回陳年舊事

這座宮殿其實還是蠻新的,我來京城的時候,還沒這座宮殿呢,京城到處在大興土木,畢竟這是成祖皇帝定的新都城,成祖皇帝本是燕王,這北方的瓦剌人就難纏,於是就在這北邊鎮守邊關,後來他坐了天下,卻不回江南去,為的就是不讓寸土給他們,我們若退回江南,那麼北方再也無關可守,瓦剌人的鐵蹄將重新回到這裏,所以成祖皇帝定此地為北京,天子的皇城在此,歷代天子就沒有退守的理由了。

家裏人說是為我好,讓我進京來,我是小戶人家出生,那家世也算清白,不過從小就知道饑渴難當,我父親那點錢根本就養不了我們家那麼多人口,讓我進宮無非就是減輕家裏的壓力。本來說是當幾年差,等到婚嫁年紀再想辦法出來嫁人,何況那只是在王府里。不過那是我進府的時候已經十多歲,總算也是享受了父母的疼愛的,先帝那時也是少年,我與他日夜相伴,免不了那情就有了,偏偏他家人又要為他娶妻,做妾就做妾吧,只是這妾不好當,做妾的都是一些沒有家世的,偏偏他們皇家的妾更不好當,當年成祖亡,十六名嬪妃殉葬,仁宗皇帝那朝也是如此,偏偏先帝不肯廢除此條,除有生育的嬪妃之外,那些人全都殉葬了,都說她們是自作的,可是……那些女人並非全自願的,說這都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這大明後宮的女人又有什麼當頭。

我不想當先帝的女人,可是偏偏命運讓我們在一起了,我為他生了兒女,皇家好面子,他們不會接受我一個平常女子成為皇后的,因為歷代皇后都是系出名門。先皇與胡皇後生的是嫡子,雖然他不喜歡胡皇后,但是胡皇后的確是個好人,她為先皇生了兩個女兒,只因為運氣不佳,皇長子讓我給生了,更因為先皇心裏本來就沒有她,我本以為我可以獨享先皇的愛,豈知道又出來一個吳妃。

吳妃是鎮江丹徒縣人,家裏有人犯罪充入後宮,當年也在先皇未發跡時的府上伺候過。後來並未待下去,後來什麼時候被先皇看中的,也不好說,只是先皇要張太后照顧好他們母子,先皇子嗣單薄,我這個兒子又來之不易。雖說封了些嬪妃,那也是無奈。宮中就是有些人為了一時榮華而不顧將來的,何況那些多是家裏照顧不上的苦女子。民間對選妃之事歷來就不認為是好事,要不然也不會迫使人家入宮。

“啟稟太后,吳太妃來了。”有小太監來稟報。

“她是該出現了!”孫太后說道,如今這坐鎮京城的是她的兒子朱祁鈺,既然要開戰,郕王朱祁鈺就一定要有名分。

“她是來求太后的嗎?”貞兒問道。

“怎麼會?這種事她根本不用求,只是她眼中還有我這個皇后才會來的,她是個膽小慎微的人,她也是個聰明人,她一直躲在宮外過着逍遙日子,她是不會主動來攬這種事做的。她只是關心她的兒子。”

吳太妃的人緣很好,以前也經常來,所以大家都很熟悉,只是今天來感覺總覺得有點怪。

“姐姐。”吳太妃說道,“你們商量得怎麼樣了?”看來她是來探消息的。

“妹妹呀,如今風雨飄搖,我們又能怎樣,隨那班大臣們去弄就是了,先帝只有二子,郕王遲早要挑這擔子的,你也知道,本來先皇想我照顧你們母子一生平安衣食無憂,如今我們自身也難保,將來還是看郕王的,郕王不是個糊塗人,國家危難,他要是肯挑起這擔子,天下自然就會臣服,當今皇帝生死未明,能不能回來都難說,我老了,只求有人養老送終,孫子可以富貴長久。”

孫太后的話可真是直,吳太妃也不是一個彎彎肚腸的人。

“姐姐,我們如今是一條船上的,總之不能翻船,我也看過幾本戲,知道投降南逃沒好下場,玉兒那邊我會說的,姐姐的恩情我是不會忘的。當初要不是姐姐,我們母子至今也不會有名分的。”吳太妃說道。

太后對吳太妃有恩情,吳太妃怪不得態度那麼軟。吳太妃寒暄了幾句離開了,畢竟孫太后看上去神色疲憊,沒休息好怎麼可能精神呢。

“她也是個苦命人,”孫太後繼續說道,“在這宮裏誰不苦呀……要是張太后在世,王振那廝也不能如此張揚,我兒年少不更事,信任他卻懷疑我……那些謠言離間了我們母子,我為何要搶皇后位,其實我兒生下之時,我怎知是男是女?胡皇后早誕有公主,她還能生育,這手腳如何動得?皇兒生下才四個月就被立為太子,不是因為他是男孩,而是因為先帝一直想立我為後,這吳氏母子不接進宮原來就是為了我。先帝為了我做了那麼多事,我豈不知,先帝是個重情的人……”

“那吳氏被送過來當差的時候已經十六了,雖說她和我不一樣,但是更可憐,她是罪奴。後來她被調走了,皇子的婚姻本就是被安排好的,她一個罪奴是不可接近皇太孫的。先皇那時還是皇太孫,成祖喜歡他,對他的家事可是事事關心,胡皇后出身名門,當初這胡皇后可是濟寧一帶有名的賢惠女子,選給了皇太孫為妃,年齡相貌都與宣宗般配。”

永樂十五年,皇太孫娶了胡善祥,她的父親也被升為了光祿寺卿。

當時孫太后還只是普通的宮人,雖然她與皇太孫一起長大,但是這婚姻只是當時的太子妃張氏做不了主的。雖然孫氏是皇太孫的母親親自挑選的。但是那胡家因為長女在宮中為女官,深得皇帝的喜愛,這個便宜只能落到了他家。

“都說是給皇太孫做正妻的,還說是太子妃親自撫養,一直是小姐的待遇,如今皇太孫有了正妻,她怎麼辦呀?”就連彭城伯夫人也為她惋惜,她是皇太孫的外婆,孫家女兒可是自己帶來的。於是出了主意,讓孫氏做了嬪,也算對孫家有個交代。但是這位老太太一直希望孫氏成為外孫的正妻。

委屈和淚水只能咽肚子,幸好皇太孫對自己念念不忘,只是他的原則是不會違背父母之命,他知道爺爺的想法,與胡善祥之間夫妻相處也很和諧。只不過妾畢竟是妾,雖然自己伴君早,卻在胡善祥面前占不了便宜。

爺爺永樂皇帝不喜歡兒孫們沾花惹草,他只鍾情自己的唯一的徐皇后。妾當得並不舒坦,何況那些人會來討好年輕的皇太孫,吳氏就是那時候給送進來的,說是服侍,其實挑選了一些美女來討好未來的儲君,這種事不僅僅是地方官員會做,那些有權勢的太監也會做,其實誰不想培養自己的人呢?只不過皇太孫並沒有鍾情於任何人。

其實那吳氏也是絕代風華,既然在皇太孫的府上得不到便宜,那麼她自然會被人調離,後來她據說去了漢王府。在王府能生個孩子是最重要的,自從大明開朝,漢家禮儀被恢復,女子的名節就變得十分重要了。也許是太祖皇帝對馬皇后感恩戴德,他的後宮中的那些為奴為婢的女人都顯得無足輕重,而成祖皇帝,更只是對徐皇后一往情深,他睡過的女人都不會與他有孩子的,因為他根本就不愛她們,她們在他眼裏根本就是外人,有妃嬪那是一個皇帝的面子。其實公公仁宗皇帝一直不受他父親的待見,一個過於肥胖而顯得臃腫的太子,又不像自己,實在不如其他皇子,但是他是自己的嫡長子,太祖制定了嚴格的即位制度,永樂皇帝自己也是從侄兒手裏奪來的江山,難為要堵人口舌,不敢任由自己其他兒子胡來,好在皇太孫還算中意。

殉葬的女人往往是無依無靠的,不想被踩在腳下,那只有往上爬,孫氏從彭城伯夫人嘴裏聽到的就是這個,雖說自己的婆婆張嘴閉嘴都是仁義道德,但是她還是任由那些女人隨着仁宗去了,甚至還抓了宮女做頂包的,這嬪妃不夠多,皇家面子難看。“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這是十幾年前宣宗陪葬的妃子郭愛的臨死絕句,明宮庭的陋習害了多少人命,想到這個頂包的宮女子,孫太后真叫慌,宣宗臨死前,沒有忘記吳氏,叫人接她們母子進宮,自己借口孩子年幼,這才保住了吳氏的命。

算算日子,其實漢王兵敗后,先皇就金屋藏嬌了,要不然那孩子怎麼就只比自己生的朱祁鎮小一歲,還一藏就是幾年,這瞞着眾人是為什麼?皇帝要是沒了兒子不行,但是多了就是國家的災難,大明開朝以來,皇子間一直都在打內耗,雖然已經收了他們的兵權,但是總還是不放心。如今自己還非要這個吳妃的兒子了。看來大勢已去,自己只能順應老天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團和氣見深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一團和氣見深情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陳年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