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最後一戰(七)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最後一戰(七)

但是山田乙三想不到,就在他主持會議的這段時間,蘇聯紅軍遠東軍區以及東北境內的李國耀所部正在積極備戰,大批的軍隊已經悄然向預定的戰場開進。

而日軍方面卻在因為是戰還是撤退爭吵不休,以至於連續幾天都沒有商量出一個結果。

轉眼間,時間已經進入了8月份。

此時關東軍司令部也做出了決定,死守整個滿洲,但是卻要做好撤往朝鮮的打算。

於是乎,在積極向邊界地區增援的同時,不少部隊被派往了通化以及敦化等地,關東軍司令部要求務必要保證通往朝鮮的交通線。

而此時,李國耀所部也已經和蘇聯人達成了最後的協議,確定總攻的時間就定在8月9日凌晨。

不過就在中蘇兩國軍隊磨刀霍霍的時候,美國人卻先一步對日本本土動手了,而這一次美國人不但把日本人嚇住了,也把全世界給驚的目瞪口呆。

8月6日,美軍第509轟炸大隊的B-29飛機,由其大隊長蒂伯茨上校指揮。在得到先頭氣象偵察飛機關於廣島地區天氣良好的報告后,即與其它繼續以常規炸彈進行轟炸的B-29各機群,一起飛向日本。

只不過與其它戰機不一樣的是,這架戰機上面裝載的並不是常規航彈,而是美國最新研製成功的超級炸彈——原子彈。

史巴茲的第20航空隊,規定蒂伯茨上校在廣島上空投下原子彈的時間為當日上午日本時間8時15分。從提尼安島至廣島,航程為2700餘公里,需飛行6個半小時,結果於8時15分17秒投下了這枚原於彈,按規定時間僅超過17秒。

廣島當時是畑俊六元帥國內防衛第2總軍司令部和谷壽夫中將第59軍的司令部所在地,也是1894年日軍侵華、1904年日俄戰爭時,日本明治天皇睦仁設置大本營的地方。

在廣島上空爆炸的原子彈,使爆炸中心向外約1600公尺的半徑範圍內,所有建築物均遭摧毀,平民死亡約71000人,受傷約68000人。

在廣島西南約5公里的草津,房屋雖然未被炸倒,但門窗上的玻璃全被震壞,直至距廣島約8公里的五日市,仍有少數住戶的門窗玻璃被震碎。

原子彈爆炸時,廣島出現天昏地暗的恐怖現象,城市頓時變為瓦爍和無數屍體縱橫的凄慘場面。

一顆炸彈竟傷亡了約14萬人,毀壞了直徑約3點2公里等圓的城市面積。這不僅使廣島的民眾,也使日本那些一貫主張向外侵略的軍閥為之驚愕!

日軍大本營得到廣島遭到破壞性很強炸彈的轟炸,爆炸之前,空中先有火球和強烈的閃光,爆炸後有白色煙雲沖向高空呈蘑菇狀的特異現象等情況報告后,已大致知道這是一種什麼類型的炸彈,即派參謀本部第二部長有末精三中將與核物理學家仁科芳雄博士到廣島進行現地視察。

有末精三是個久經戰場的人,曾擔任過華北方面軍副參謀長,他到達廣島被炸的地區,首先看到爆炸之中心點周圍,已是一片大的圓形瓦爍平原。經仁科芳雄及其助手們的觀察用儀器實測的結果,肯定這是一顆原子彈。

遭到原子彈襲擊之後的日本高層大為震動,不同與常規戰術作戰,即便是我打不過你,但是也能給你製造極大的的損傷,畢竟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日本一億玉碎也不是喊喊而已。

但是面對原子彈這種恐怖的炸彈,這仗怎麼打?

人家根本就不和你面對面接觸,看到那個地方不順眼,直接一個原子彈過來就會將方圓幾公里的一座城市夷為平地。

日本那點城市才有多少座,經得起原子彈的攻擊嗎?

不過日本人政府和大本營還心存一絲僥倖,那就是原子彈製造不易,價格方面先不說,單單很多放射性元素的提取就非常不容易,所以美國方面應該沒有多少航彈。

果然,當天美軍只是在廣島一地投放了原子彈,其他地方的襲擊還是以常規炸彈為主。

雖然這次襲擊沒有徹底的摧毀日軍的精氣神,但是卻也使的日本國內上上下下一片混亂,連帶着前線的部隊也陷入了一絲恐慌。

但就在此時,中蘇、中蒙邊境地區的蘇聯軍隊以及中國境內的國軍也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8月9日絕對是是日本政府、大本營最為失望和混亂的一天,這一天他們受到了雙重甚至於多重的打擊。

先是蘇聯於8月8日23時宣佈,從8月9日起,即一個小時之後,對日本處於戰爭狀態。

關東軍之防禦作戰計劃,是首先在東北邊境的淺縱深內對蘇軍進行抗擊,主力逐次向東部的長白山區、江東及中朝邊境主防禦地域集結,與駐朝鮮的第17方面軍一起,進行大規模的持久防禦作戰,以阻止蘇軍進入長白山區與朝鮮。

8月9日1時許,在長春的關東軍司令部作戰值班室內連續接到駐牡丹江第5軍司令部的緊急電話報告:綏芬河正面和東寧正面的蘇軍已開始進攻,牡丹江市正在遭到蘇軍轟炸機群的空襲。

隨後,蘇聯空軍的轟炸機群,已飛達長春上空,對寬城子區進行了轟炸。

僅半個小時,關東軍的前方部隊和在後方的指揮機關,均處於真正的戰爭狀態。

戰爭爆發的時候,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恰好還不在司令部里,他此時正在大連視察防務,整個關東軍司令部群龍無首,陷入了混亂。

關東軍總司令部的參謀、課長、副參謀長,在黑夜的緊張氣氛中召開會議,由秦彥三郎根據其大本營之意圖,代表去大連的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下達了關東軍的作戰命令,大意為:東正面之蘇軍已開始進攻,各方面軍、各軍及直轄部隊,要擊潰蘇軍之進攻,迅速做好全面作戰之準備。

其間,接到各個方向上的軍隊報告,知蘇軍全面進攻已經開始。

6時許,秦彥三郎命令各方面軍及所轄部隊:“依照作戰計劃,殲滅進入之蘇軍。”

預計蘇聯空軍在拂曉后將再對長春進行轟炸,因而秦彥三郎決定關東軍總司令部於9日晨移至南區的南嶺地下指揮所。

當關東軍總司令部人員通過長春大街向南嶺進發時,沿途所見為市內慌亂失常的人群扶老攜幼、背囊提物,在時斷時續的秋雨中,無秩序的向市外作防空疏散。

關東軍的南嶺地下指揮所,興建於1942年,因平時沒有考慮使用,很多設備也未安裝,實際是一所地下防空洞。由於連續降雨,各地下房間均有積水,無法使用。

結果不得已又從南嶺返回長春市內的原司令部內,此時,日軍大本營與關東軍的長途電話依然暢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最後一戰(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