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問題讀書

帶着問題讀書

孔子在20世紀被集中批判過兩回。第一回是世紀初的“打倒孔家店”,第二回是70年代的“批林批孔”。自從漢代儒學被立為國學以來,只有20世紀,往孔丘老先生臉上大規模地抹泥抹黑。70年代的“批林批孔”最滑稽,是往孔老漢臉上抹屎。把孔子和林彪放在一起批判,是滑中國歷史之大稽。林彪這個人很不簡單,但他們兩位不能放一起。當年批林彪的時候,其中有一條罪狀,林彪說讀毛主席著作,要帶着問題去讀。這句話被當成污衊毛**思想。

其實這是一句很中肯的話,全國各行各業的人,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讀毛主席的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你自己解決不了,去讀毛主席的書,用毛**思想幫你解決問題。

帶着問題讀書是會讀書的人。一個人腦子裏一片空白,或一團糨糊,怎麼可能把一本書讀好。前面說到了,讀書是坐船,一個人心中沒有明確的目的地,沒有一個清晰的彼岸,你去坐哪一條船?只能把渡船當遊船坐了。

讀書不能什麼都讀,也不一定越多越好,就像吃飯,吃飽了就行。也不要什麼都吃,要對胃口,要會選擇。鄭板橋還說過一個準對聯,很形象:“《五經》《廿一史》《藏》十二部,句句都讀,便是獃子;漢魏六朝、三唐、兩宋詩人,家家都學,便是蠢材。”蘇軾說過,要寫出一流的文章,要背熟三本書,《孟子》《莊子》《史記》。金聖嘆的書單是六本,《莊子》《史記》《離騷》《西廂記》《水滸傳》《杜甫律詩》。他們二老都是以寫好文章為前提說的。我們看一下《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裏涉及的書目:《史記》《漢書》《宋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禹貢》《山海經》《水經注》《吳郡志》《吳地記》《嘉泰會稽志》《唐兩京城坊考》《河南志》《關中勝跡圖志》《唐方鎮年表》《元白詩箋證稿》《國史大綱》等等。涉及的書還有不少,我不再念了。

這些書突顯着兩個亮點:

一、這些書都是服務於《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這本書的,是為了寫好這一本書去讀的,下的功夫很細,很具體,很深入,而且每一本書指向都很清晰,繁而不亂。有一個常用的詞叫繁榮,是形容社會狀態的。這個詞的意思要研究,亂糟糟沒有秩序感,不叫繁榮。農民種棉花、玉米,出苗后要間苗的,要拔掉其中的一些,要保持苗與苗之間的株距和行距,要確保每一棵都能充分生長。苗在接下來的生長過程中,如果“長瘋了”,還要控制長的勢頭,不能一味地長“身體”。種莊稼的目的是打糧食,一棵棵苗都長成傻大個子,營養都給了身體,看着好看,但影響糧食產量。這也是光吃不練的一種。我們如今流行說社會繁榮,經濟繁榮,文化繁榮,真的做到繁榮了嗎?其中的秩序感清晰嗎?現在時興一句話叫“調整經濟結構”,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

二、這些書基本上都是“原材料”,所謂的“理論”書很少很少,好像只涉及了兩三本古典文論著作,我記得不太清了。好酒都是用原材料,用糧食釀出來的,勾兌的酒不好喝。

如今網絡上有一個詞,叫“學術地溝油”。指的是從國外“學術市場”上或角落裏搜找過來的一些東西,東一家弄點西一家弄點,勾兌在一起,這類“集大成”的東西不要說價值與品質,最起碼的東西都夠不上。我服氣李浩先生的這本書,一是他下的紮實功夫,二是他嚴謹的學術態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先前的風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先前的風氣
上一章下一章

帶着問題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