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列傳魏 曹彰植熊傳
曹彰(?-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國譙縣(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宗室、將領,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陳王曹植之兄。
曹彰武藝過人,曹操問諸子志向時自言“好為將”,因此得到曹操的讚賞。其鬍鬚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須兒”。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過人、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率軍征討烏桓,又降服遼東鮮卑大人軻比能。曹丕即位后,曹彰與諸侯就國。黃初二年(221年)進爵為公。次年被封為任城王。
黃初四年(223年),曹彰到洛陽朝見,因病逝於府邸。死後謚號為“威”,故亦稱為任城威王。
曹彰從小就善於射箭、駕車,臂力過人,徒手能與猛獸格鬥,不怕危險困難。幾次跟隨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揚。曹操曾經批評他說:“你不嚮往讀書學習聖賢之道,卻好騎馬劍擊,這都是只能對付一個人的,哪值得珍貴!”督促他學習《詩經》、《尚書》。曹彰對身邊的人說:“大丈夫應當效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率領十萬之眾在沙漠上馳騁,驅逐戎狄,建功立業,哪能作博士呢?”曹操有一次問幾個兒子的愛好,讓他們各自說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說:“願作將軍。”曹操說:“作將軍幹什麼呢?”曹彰回答說:“披堅甲,握利器,面臨危難不顧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曹操大笑。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彰被封為鄢陵侯。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北烏桓無臣氐(能臣氐)等造反,曹操任命曹彰擔任北中郎將,行使驍騎將軍的職責。臨出發以前,曹操告誡曹彰說:“在家裏我們是父子,接受了命令就是君臣了,一舉一動都要按王法行事,你要引為儆戒呀!”曹彰北征進入涿郡的境內,叛變的烏丸族幾千騎兵攻到,當時曹彰的兵馬尚未集結,只有步兵一千人,戰馬幾萬匹。曹彰用田豫的計策,堅守陣地的要衝。敵人潰敗逃散,曹彰追擊,親自與敵人搏戰,箭射敵騎,應聲而倒的前後連成一串。打了半天,曹彰的鎧甲中了幾箭,氣勢更加雄壯,乘勝追擊,直到桑乾河,距離代郡有二百多里。軍中長史和眾將都認為部隊遠道而來,人馬疲累,又有命令不許過代郡,不許深入敵境,違令輕敵。曹彰說:“率軍出征,只是為了取勝,為什麼要受限制呢?敵人還沒跑遠,追上去就能擊潰他們。服從命令放跑敵人,決不是良將。”便上馬,命令部隊:“落後者斬!”一天一夜追上了敵人,出擊大獲全勝,斬首俘虜了幾千人。曹彰超過常例幾倍地犒賞將士,全軍沒有不高興的。當時鮮卑族的首領軻比能率領幾萬人馬觀望雙方強弱,看到曹彰奮力衝殺,所向披靡,便請求臣服。這樣北方便平定了。那時候,曹操在長安,召曹彰到自己的行營。曹彰從代郡經過鄴縣,太子對曹彰說:“你剛立了功,現在去西邊面見主公,注意不要驕傲自誇,回答問題要表現得謙虛。”曹彰到了長安,按照太子所說的,把功勞都歸於眾將。曹操很高興,捋着曹彰的鬍子說:“黃須兒居然大不簡單!”
同年九月,曹操其時在漢中與蜀軍鏖戰,而劉備棲軍于山頭之上,命劉封下山挑戰。曹操便罵:“你這個賣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義子領兵來抵抗我,啊!看我叫我(親生)的黃須兒來。”於是下令召曹彰助戰。曹彰於是日夜倍道兼進,然而西到長安之時曹操已經從漢中回來。曹操東還后,以曹彰行越騎將軍,留守長安。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到洛陽后,得了重病,使驛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經逝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與諸侯各去自己的封國,曹丕頒佈詔書說:“古代帝王之道,用功勛來使親人和睦,並分封母弟,建立邦國以繼承家業,所以能保衛大宗,抵禦侵略,防止災難。曹彰以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的土地,功勛盛大,給他增加食邑五千戶,連同以前的共一萬戶。”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到洛陽后,得了重病,使驛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經逝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與諸侯各去自己的封國,曹丕頒佈詔書說:“古代帝王之道,用功勛來使親人和睦,並分封母弟,建立邦國以繼承家業,所以能保衛大宗,抵禦侵略,防止災難。曹彰以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的土地,功勛盛大,給他增加食邑五千戶,連同以前的共一萬戶。”
黃初二年(221年),曹彰進爵為公。
黃初三年(222年),曹彰被封為任城王。
黃初四年(223年),曹彰進京朝覲,其間得急病,六月十七日(8月1日)暴斃於府邸中,追謚曰威王,享年三十五歲。下葬之時,朝廷賜他鑾輅龍旗、虎賁勇士一百人,仿照漢朝東平王劉蒼的舊例[9]。他的兒子曹楷承襲了爵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也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於東武陽。曹植是曹操與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丕、彰、植、熊)。當時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穩腳跟,缺乏固定的根據地,家屬常隨軍行止,因此幼年的曹植同眾多兄弟們一樣,是在戎馬倥傯的生活中度過的。這種戎伍生活一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擊敗了勁敵袁紹集團,攻克了其經營多年的鄴城(今河北臨漳),方才有所改變。
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曹操曾經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請人代作呢!”
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艷、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歲的曹植第一次隨父東征海賊管承到達淳于(今安丘東北)。
建安十二年(207年)一月回師鄴城,他在《求自試表》中所說“東臨滄海”即指此事。九月,16歲的曹植隨父北征柳城(今遼寧朝陽),他在《求自試表》中說“北出玄塞”即指此行,《白馬篇》就是曹植對此期間隨父征戰的寫照。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17歲的曹植隨父南征劉表至新野,后又隨父與孫權戰於赤壁。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植隨父征戰第一次回到家鄉亳州。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眾人之中,獨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台賦》。從此曹操對曹植寄予厚望,以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建安十六年(211年)秋,剛行冠禮的曹植暫時告別了在鄴城宴飲遊樂、吟詩作賦的優遊生活,慨然請纓,隨父西征。一路上跋山涉水,曉行夜宿。當西征大軍輾轉到帝都洛陽時,曹植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飽受戰火的洗劫,洛陽城往日的繁華消逝得無影無蹤,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荊棘叢生,昔日氣勢雄渾的皇宮已成一片廢墟,湮沒在雜草間,片片黃葉滿城亂舞。滿腔熱血的曹植懷着一顆立功垂名的心,隨西征軍離開洛陽,繼續向西進發。經過一年多的兼并戰爭,西部最終結束了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迎來了它的穩定與安寧。凱旋的曹植不久即被封為臨淄侯。
在鄴城時期,有一件對曹植來說是至關重要、並影響到他一生的事,這就是世子之爭。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臨淄侯。這一年,曹操東征孫權,令曹植留守鄴城,告誡他:“當年我擔任頓邱令的時候二十三歲,回想起那時候的所作所為,至今都不曾後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歲,怎能不發奮圖強呢!”曹植既因為有才而受寵,丁儀、丁廙、楊修等人便都來輔佐他。曹操有些猶疑,好幾次幾乎要立曹植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做出幾件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間,藉著酒興私自坐着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從此加重對諸侯的法規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十月,曹操召令曹丕為世子。從此,曹植告別了昂揚奮發的人生階段,陷入難以自拔的苦悶和濃濃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發佈后,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於是曹操後悔,不再重用他。
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徙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但過於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不起微瀾,對於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曹熊,字子威。曹操的兒子,與曹丕、曹彰、曹植同為卞氏所生,早些年去世。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追封為蕭懷公,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追進爵為柬平王,說“蕭懷王”。青龍二年,兒子哀王曹炳繼承,六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