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平定漢中地(八)
“七天!已經七天了!
這陽平關還在那裏,你們要是打不下來,我去扛雲梯上去打!”
大帳內,高順拍着桌子大發雷霆。
漢中已經傳來密報,張衛軍已到達米倉山,正在往陽平關趕來,最慢三天就到。
得知此事後,馬強都從廣宗發來電報詢問高順戰局,而本來只是吸引漢中兵力的孫觀也不得不開始對龍亭發起進攻。
要知道,孫觀率領的可是騎兵師,根本不善於攻城拔寨,而申氏兄弟的部下如果死傷太多,上庸等地可能又會有反覆。
河北軍從去年南下征討荊揚以來,這個巨大的戰爭機器就沒停過,其實上下都已經很疲憊了,如果漢中之戰失利,剛剛平定的荊揚益三州都有可能出現動蕩,大將軍府必然要把注意力轉為對內,說不定兩三年內都無法再攻漢中。
讓天下太平的時間往後拖延兩三年?
青史之上將如何評價自己?評價自己的第十一軍團?
高順一想到這個,急的嘴唇上起泡了。
下面龐德、李典等人都低着頭,拳頭緊握。
“軍團長,再給我們兩天,我們一定能打下陽平關!”
“我們二十八軍也不是孬種!不拿下陽平關,我李典願意提頭來見!”
高順想到的,龐德和李典也想到了,這一仗他們輸不起!
周瑜微微搖了搖頭,在他看來,別說兩天,就是再給二十天也沒用。
陽平關的確太堅固了,上山的道路就那麼兩條,兵力再多在一個時間點能投入的也有限,而且經過多次進攻,遺棄損壞的攻城器械更是讓道路難以行走。
張既也皺着眉頭,他也想到了這一點,但再熬下去,就只能退兵了。
“軍團長,我看明日暫緩攻城吧。”
眾人尋聲看去,卻是軍團指導員崔田民。
崔田民從名字就看得出來是出身寒微,他也大部分指導員一樣,出身於紅星流民營。
“指導員,我們時間可不多了!”高順強壓住火氣,對崔田民說道。
“我知道,可我這幾日也觀察了一下,軍士已經很疲憊了,而且前面七天的連續攻城,我軍也應該停一下總結經驗。
我雖然不懂軍事,但我知道兩個人打架,如果一個人把氣力用光了,即使再強壯,也不會是另一個人的對手。”
張既也點頭道“是啊,我們也應該做好張衛援兵到達陽平關后我軍該如何應對的準備。
總不能因為張衛到了,我們就撤軍吧?”
撤軍?
周瑜的眉頭動了一下,他看了一眼高順,又看了一眼孫策,最後什麼都沒說。
但他這個表情卻被一人看在眼裏。
“也罷,那就修整一日,各部要好好總結經驗,討論如何攻城,明日下午再開會商議!”
“諾!”
眾人齊聲應道,然後紛紛起身散去。
龐德輕嘆了口氣,起身正準備走,一人將其拉住,他回頭一看,這不是吳媽...吳指導員么。
“指導員,咋了?”
吳雄低聲對龐德耳語了幾句,龐德看向對面的空位,疑道“那個小白臉能有辦法?”
“揚州軍中,孫策是膽,周瑜是腦,據我所知,大將軍私下認為周瑜之智不下賈郭諸公啊!
他剛剛的表情明顯是心中有計,只是不願為我軍出謀劃策罷了!”
“嘿~指導員你還真的是心細如髮啊!不愧是吳媽媽!”
龐德說笑了一句,然後道“可他不願意說,我總不能撬開他的嘴巴吧?”
“周瑜多智,孫策無謀!
軍長可上報軍團長,吾等一同設計,不怕周瑜不說心中謀划!”
龐德點了點頭,贊道“不得不說,你們關東人心眼是真多,走,我們去找軍團長說說!”
另外一邊,孫策和周瑜一邊在營內閑走,一邊說著話。
“也不知道家裏現在如何了,尚香有沒有惹父親生氣。”孫策看着漢中的天空,心卻想着家人。
“伯符放心吧,尚香也已經長大了。”周瑜笑道“此處戰事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結束了,等回到涼州,應該就會收到家書了。”
“哦?公瑾你篤定高順會撤軍?”
“陽平關堅固難攻,如果不用計,非火炮不能破。
高順即使不撤回涼州,也將撤到大青寨附近據險而守,縮短糧道,等後方火炮送達后再行進軍。”
“用計?公瑾你想到了什麼計謀嗎?”
“哎,這都是河北軍的事情,我們何必太上心呢?”
孫策低着頭又走了一會,抬頭道“公瑾,如果你真的有計謀,還是應該說出來。”
“伯符,你這是?
你難道不明白,如果此次河北軍征漢中失利,荊揚益各郡對河北不滿之人乃至朝堂之上那些心懷漢室之人都會乘勢發難,到時候伯符你就還有機會了!”
“公瑾,你們都說我是小霸王,你說,當日的西楚霸王為何不渡江呢?”
嗯?
孫策看着遠處的軍士說道“我父子從吳縣起兵,從我父算起已二十餘年,昔日的老兄弟大多戰死疆場,就連我父也雙腿皆失。
我父子起兵一為建功立業,二為守護故土鄉親。
那楚霸王看到呂馬童,念其為故人,自刎送功,我這個小霸王怎能為一己之私讓江東再陷戰火?
敗了就是敗了,那馬子玉對我孫氏也算不薄,他不是說如果我們在西州建功立業日後會調我們回去,給我們機會嗎?
雖然不知道那機會是什麼機會,不過不妨先信他一次,他不負我,我不負他!”
孫策自從離開廣宗后一路到涼州,所見所聞,到處都是開墾建設的場景,百姓雖說還是困苦,但人人臉上帶着希望,大漢似乎在馬子玉的率領下真的在一點一點的恢復,一點一點的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到了涼州后,孫策一邊訓練軍士,一邊也時常流連茶社酒館,每當說書先生讀報說朝廷兵馬又取得什麼勝利時,耳中全是歡呼和討論天下何時徹底太平的聲音。
十多年的戰亂,民心思定啊。
他孫策可以在亂世中憑藉手中槍,攻城奪地,割地稱雄,但他做不到在太平之時起兵造反。
他孫策是小霸王,不是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