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開始賺錢
在等了將近一盞茶的功夫,葉西坡就看見趙青垂頭喪氣的從外面走了過來。
葉西坡疑惑道:“趙兄,你這是怎麼了?”
趙青苦着臉說:“還能怎麼,剛剛被父親訓了一頓,說我不認真學習,還罰我在鹿鳴學院開學前不準出府。”
葉西坡聽完正想安慰一下他。
突然趙青一改之前的愁雲慘淡,“不過我說寫出‘萬里長風與秋同’的葉兄來找我了,父親就把我放出來了,哈哈哈。”
聽到這話葉西坡腦門佈滿黑線,感情是拿我當擋箭牌啊。
“好了,葉兄我們走吧。”
“好了,葉兄我們走吧!”趙青看見情況不妙趕緊轉移話題。
“去哪?”葉西坡按捺住想打他一頓的想法沉聲問道。
趙青“噗”的一聲將手上的扇子打開,“當然是書店,我已經約好了王仲,等下書店集合。”
至於為什麼葉西坡剛剛才上門,趙青就已經通知好了王仲。
那是因為趙家盤恆在這杭州城幾百年了,如果想的話,葉西坡剛剛出現在杭州城城門的時候,趙青就能知道,但是那就是赤裸裸的監視了,所以這葉西坡回來的消息也只是昨晚錢管事託人來告訴趙青的。
穿過長長的走廊,幾人就出了大門。
“三少爺。”看到趙青出來,看門的奴僕就躬身問好。
“你們幾個聽到了,以後葉兄來就直接可以進,聽見沒有?”趙青指了指葉西坡對着幾個奴僕說道。
“是,小人知道了。”
聽到這話趙青滿意的點了點頭,才帶着葉西坡向著外面走去。
這次倒是沒有坐馬車,兩人步行向著書店走去,還在離書店很遠的地方,葉西坡就看見了正在裏面看書的王仲。
樂憂書店
這是這個店鋪的名字,在店鋪裏面也有三五個人正在挑選着書籍。
“王兄。”趙青一進店就大聲喊道,引得書店裏面正在看書的人怒目相視。
看着眾人的眼神趙青悻悻開口說道:“抱歉抱歉。”
葉西坡在一旁偷笑,叫你拿我當擋箭牌這下出糗了吧。
王仲聽到聲音放下了書走了過來,“我們上二樓說吧。”說著就走在前面帶起了路。
等幾人都上了二樓之後,王仲才看了一眼身旁的中年人介紹道:“這位是樂憂書店的掌柜,姓王,葉兄你可以和他談談。”
對於這些買賣的行道王仲不怎麼擅長也就交給葉西坡自己去談了,反正有自己在怎麼也不會吃虧的,看着王仲在一旁施壓,王掌柜在一邊暗暗叫苦,小祖宗別人沒吃虧可是你們家就吃虧了啊。
雖然有着王仲施壓但是王掌柜依舊沒有胡亂的談生意,畢竟這關係到他的業績,可不能馬虎對待。
最終在將白蛇傳的手稿交給王掌柜看了之後,商定了最終的結果,先給葉西坡一百兩銀子定金,然後負責抄寫話本的工作書店也包了,不過賣出去的錢要四六分成,書店六,葉西坡四。
“王掌柜,你這可不行,葉兄的話本這麼精彩,怎麼也得五五分成吧。”趙青在一旁打抱不平。
“趙公子,這每本書要找人抄寫這可是一筆費用,小店真的是不賺錢的。”王掌柜面色難看道。
聽到這話葉西坡心裏一驚,因為他突然想了起來,唐朝好像還沒有活字印刷術,這要是發明出來,怕是會引起轟動吧,葉西坡不禁暗暗想到。
“葉兄,想什麼呢?”趙青手在葉西坡眼前晃來晃去。
“啊,什麼?”
“王掌柜叫你簽合同了。”趙青無語道。
等葉西坡拿着一百兩的銀票走出書店的時候腦袋還是昏昏呼呼的,畢竟可能現在家裏面加起來的錢還不到一百兩呢。
將銀票貼身收好之後,就看見有人在王仲耳邊低語了幾句,之後王仲就對兩人問道:“西湖有一場詩會,你們想要去看一眼嗎?”
“詩會?葉兄,王兄我們快去。”趙青聽到王仲的話之後催着幾人。
“詩會有什麼值得趙兄這麼期待的嗎?”葉西坡疑惑的問推着兩人走的趙青。
“當然,每次舉辦詩會可是有許多名門閨秀出來的,到時候一定能大飽眼福。”說著趙青還露出了豬哥一樣的笑容。
王仲和葉西坡卻是一臉果然如此的表情,沒辦法雖然才相處了幾天,但是趙青的性格已經被摸透了,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悶sao。
幾人一路上打打鬧鬧的來到了西湖,詩會並沒有在西湖水面上,而是在岸邊的一處小樹林裏面。
樹木都非常高大,鬱鬱蔥蔥,太陽透過樹葉的間隙照落在地上,在葉西坡他們趕到的時候,詩會還沒有正式開始,眾人席地而坐,頗有古代魏晉名士的風範。
此時雖然是唐朝民風開放,但是畢竟是閨閣中的女子,所以自成一體,和士子們分割開來,涇渭分明。
詩會是各位士子自發組織的,所以彼此之間不認識的士子還是有很多的,平常也不是沒有濫竽充數的人混進來,但是詩會一開始就原形畢露了,不過是給眾人徒增笑耳罷了。
雖然王仲是神童有是知府之子,但是現在也才十四歲,還沒到斬頭露角的時候,所以來的時候倒是沒有引起什麼轟動。
詩會很平靜的開始了,出乎意料的快,卻又覺得理所當然。
一位士子走到了眾人前面,“諸位,這次詩會主要就是互相交流學習,希望大家不要爭一時之氣,下面就讓在下來拋磚引玉吧!”
少年書生意氣風發,在眾人前面緩緩吟道: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一首詩吟完,少年負手而立謙虛地說道:“還請大家鑒賞斧正。”
雖然說得非常謙虛但是一股少年傲氣在他眼底一閃而過,這首詩可是他準備已久,作為這場詩會的開頭彩,除了前些日子那名不見經傳的小子一手秋詞可以相提並論,怕是在場也沒有多少人可以作的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