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捨我其誰

第28章 捨我其誰

唉,都不容易啊!

崇禎皇帝看着哀哀切切的盧象升,眼角又掃過有些觸景傷情的楊嗣昌,微不可查地搖搖龍首感慨。

其實不止盧象升喪父被朝廷奪情,楊嗣昌也是亦然啊!

只不過,盧象升一生對名節太過在意,而楊嗣昌會更無所謂一些。

而這點,也被東林黨人加以利用攻訐,反對楊嗣昌“奪情入閣”,實際上是反對他主導的對奴和議。

原本在對奴和議一事上,以大明目前如此糟糕的局勢而言,不失為一條良策,也是大明起死回生的機會。

更何況,協議就是拿來撕毀的,只要暫時渡過難關。

頭鐵的本尊和楊嗣昌,在議和伊始就存了攮外先安內的想法。

也就是說,他們君臣二人從開始就想撕毀協議了。

只可惜,大明沒有議和的土壤。

但是,不管怎麼說,此時建奴已兵臨城下,京師戒嚴,整個國家已然處在戰爭狀態下,不可能再有議和的念頭了。

如果此時議和,城下之盟,那豈不成了賠款、割地、量中華之物力了嗎?

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剛明不是奴清!

崇禎皇帝接着又勉勵了盧象升和楊嗣昌二人,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然後摒退身邊的太監,只留下司禮監掌印高時明。

君臣之間,是到了該統一思想,說說掏心窩子的話了。

“諸卿,自皇兄末年始,朝廷內憂外患,交相煎迫,國無寧日。尤其是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百姓流亡失所,水深火熱,慘不忍言。

國家兩百餘年來從,未如今日般民窮財盡,危如蛋卵。

而東虜伺機內侵,日益囂張。自朕登極以來,迄今己四次入塞,三圍京師,是可忍孰不可忍!

故而,朕決意調集全國之力,與東虜決一死戰!”

建極殿內,崇禎皇帝看着盧象升、楊嗣昌和高時明三人,斬釘截鐵鏗鏘說道。

果然如此!

殿內三人,高時明是早知此事,波瀾不驚。盧象升是主戰派,欣喜若狂。

唯有楊嗣昌,雖內心早有預判,可真的親耳聽到陛下之言,卻多少心有不甘。

想他為了攮外必先安內之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千古罵名,建議陛下和議,可到頭來還是功虧一簣,枉做小人。

“楊本兵,國家誠如陛下所言,已不成樣子,難道你還想對東虜委曲求全,妄想苟安一時乎?”

盧象升見楊嗣昌失魂落魄的模樣,狠狠地看了他一眼,忍不住譏諷一句。

“建斗何出此言?”

楊嗣昌只是瞄了盧象升一眼,目光卻轉向崇禎皇帝,帶着三分落寞七分憂慮說道:“陛下所言,臣感同身受亦是贊同。

然所慮者,還是攘外必先安內之故。倘若流賊不除,臣怕內外皆不能顧,則南宋之禍殆不可免。

如今時局擺在眼前,因兵力糧餉之故,朝廷無法同時對付叛賊和韃虜。

現陛下完全捨棄叛賊,舉全國之力對付韃虜,臣相信一定可以驅除韃虜,保國威不墮!

可是,驅除韃虜之後,臣怕已經取得的大好時局,也將不復存在了。”

說到這裏,楊嗣昌仰天長嘆,雙眼濕潤。

殿內,原本沾沾自喜的盧象升,聽了楊嗣昌的一席話,也垂下頭來。

老實說,一直在剿匪前線的他,深知楊嗣昌並非危言聳聽。

在韃虜未入關之際,大明幸賴列祖列宗護佑,國運己有轉機。

巨賊高迎祥已於前年秋伏誅,張獻忠、羅汝才與射塌天等大賊寇亦先後就撫。

其他余賊,或死或散,或觀望風色,不似往日猖獗。

雖有闖賊李自成冥頑不靈,誓與朝廷對抗,全無畏罪投降之跡。

然此賊近一年來遭朝廷全力圍剿,已經是疲於奔命奄奄一息。其餘部可戰之賊不過數千,其餘盡皆老弱婦孺。

目前更是在三邊總督洪承疇和川陝巡撫孫傳庭的四面圍堵下,已將賊驅入網羅,等待一舉成擒,獻俘闕下。

現在朝廷把孫傳庭和洪承疇調來勤王,包圍圈就散了,叛賊李自成就此逃離生天。

而已經歸降的張獻忠和羅汝才等人,原本就並無歸順之意,失去了大軍的恫嚇,恐怕立即就反。

朝廷數年的佈置和成果,將毀於一旦之間。

“陛下,臣恐叛賊他日捲土重來,或如燎原之火,惶惶不可撲滅矣!”

最終,空曠的建極殿內,響起楊嗣昌嘶啞的哀鳴,宛如杜鵑泣血,令人悲痛。

唉!

崇禎皇帝一聲嘆息,這是為楊嗣昌而嘆!

若是沒有改變,歷史上發生的一切,正如楊嗣昌所料一般,並無二致。

可歷史也對楊嗣昌誤會很多呀。

因為盧象升戰死,史料上把責任全部歸咎於楊嗣昌。

為什麼?

只因為盧象升是主戰派,楊嗣昌是主和派。

歷朝歷代主和派和主戰派都是水火不容,主和派一定要置主戰派於死地,盧象升一定是被陷害死的。

可是……

歷史上主戰派投降的比比皆是,主和派殉國的也大有人在。

主戰派,主和派,不一定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對國家忠誠的問題,那太幼稚了。

嗯,只有主降派才是漢奸賣國賊。

說實在的,楊嗣昌、高起潛與盧象升之間並不屬於敵我矛盾,只是三個人對戰爭方略有不同的看法。

高起潛這個死太監,那是因為監軍薊遼,的確被建奴打怕了,不敢和建奴野戰。

而楊嗣昌是要求“毋浪戰”,保持有生之力。

原本,高級將領之間有分歧、統帥部和前線指揮官有分歧,這是很正常的事。

戰前討論是越充分越好,可是一旦戰略制定下來,不管是否正確,是否合理,都必須嚴格執行。

可這一點三個人做得很不好,總參謀長和兩個前線總指揮號令不一,各懷心事,各自為戰。

最終,楊嗣昌和高起潛聯手,做掉了盧象升。

而這,也是楊嗣昌一生的污名所在。

同時這也說明,楊嗣昌是個人才,有戰略能力,看到了問題,可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他是一個合格的謀士,不是一個合格的帥才。

大明,缺少一個可以統御全局的帥才。

而這,也是崇禎皇帝為什麼要御駕親征的原因。

如欲平定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崇禎皇帝從龍椅霍然站起,走下丹墀,緩緩來到楊嗣昌和盧象升面前。

PS:諸卿,新的一周開始了,推薦票支持一波吶,明天開始兩更……不能天天做到……嗚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崛起崇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崛起崇禎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章 捨我其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