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蹺蹺板,中國有態度(中國篇)_12.台灣問題:中美關係的障礙

國際政治蹺蹺板,中國有態度(中國篇)_12.台灣問題:中美關係的障礙

12.台灣問題:中美關係的障礙

中美軍事五次斷交

回顧一下歷史,從中美建交以來,中美軍事交流一共中斷了五次,1989年的政治風波、1996年的李登輝訪美、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以及2008年美國對台軍售。

這五次中美軍事交流的中斷,有共同的特點,都是美國先挑起來的。

一個主權國家在處理自己主權事務的時候,尤其涉及自己安全事務的時候,不得不做出相應的表示。每一輪軍事交流的中斷,不是我方主動做出的,都是被迫做出的,在嚴峻的安全形勢之下做出的選擇。

自2008年10月中美軍事交流中斷後,美方多次表達恢復與中國軍事交流的願望。因為中美軍事交流是兩國交流中建立深層互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也是兩國關係的重要晴雨表,中美關係中止首先是軍事關係中止,中美關係搞得好,軍事關係能有很大的進展。從這個方面來看,中美軍事交流的恢復,對兩國關係有很大的指示意義。

這回中美軍事交流的中斷,主要起因是美國對台售武——美國對台出售了價值60多億美元的武器,這在國際法上、國家關係法上是前所未有的。

國家關係史上很難出現這樣的局面,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主權國家的一部分地區出售大量的武器,雖然宣稱是防禦性武器,但對這個國家的影響是非常重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美軍事關係暫時中止。

這種中斷主要起因是美國對台售武,所以美國要恢復對華軍事交流,表現出來相對比較積極的態勢。首先是太平洋總部的司令基廷在多種場合發表講話,表示對恢復中美軍事交流寄予很大的希望。緊接着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華,她承擔有美國軍方一個很大的任務,美國軍方要求希拉里做一個轉達,希望恢復中美軍事交流。

但希拉里在飛往日本途中,向媒體表示,美國將依據與台灣關係法,持續協助台灣防衛,出售防衛性的物資給台灣。

希拉里講話的口徑跟以前一樣。以前每次美方對台售武,理由都是援引對台關係法。這個對台關係法是美國議會、參議院通過的一部國內法律。

這是一個非常荒謬的法律。以一部美國的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法之上,從這個層面也能看出,美國這種霸道的態勢。

奧巴馬上台之後,有過一些好的表示,要與中國建立一種良性互動關係,儘快從金融危機走出來。希拉里訪華也帶來很多好的信息,她還引用了中國一個成語叫同舟共濟。

你說要同舟共濟,一邊跟着我們划船渡過危機,另一方面想着另外的問題,那對雙方的關係是會帶來影響的。

當然希拉里這個表態,也可以理解為她的慣常政治表態。因為這是奧巴馬上台之後,希拉里作為國務卿首次對亞洲出訪,她必然要履行美國對日本、對韓國所謂的安全承諾。包括她援引對台關係法,要說一些面子上的話。

中國人還有一句話,叫聽其言觀其行。最重要的就是看她做什麼,她說一說可以,我們聽了。那麼她如果繼續對台售武,尤其是進攻性的武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說實話,進攻性武器、防禦性武器是很難劃分的。

比如說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出售給台灣的F-16,還有法國賣給台灣的幻影2000戰鬥機,那是防禦性武器嗎?完全是進攻性武器。

她解釋說,賣給台灣進攻性武器,但是沒有彈藥,比如說中程的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台灣買了一大批,被美國扣住不交給它,放在美國,放在關島,放在沖繩保存,一旦需要的時候,再給台灣方面支付。

實際上,美國所謂僅出售防禦性武器的承諾已經被打破了,美國1982年的《八一七公報》中所說的逐年減少對台售武的承諾也被打破了。現在都是動輒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的大單子。

不要說兩軍關係了,這對兩國關係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中美軍事交流恢復正常交往,前提是必須雙方注重對方的安全關切。尤其是美方要尊重台灣問題涉及中國國家核心利益。

美國霸權主義

對於美國對台軍售的行為,中國政府表示強烈譴責與嚴正抗議。美國國務院辯稱,美國對台軍售有利於台灣安全與穩定,美方這種說法,毫無疑問體現了四個字——霸權邏輯。

美國自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所有話都得聽它的,所有地區安全都得由它來維護,所以它寧可把這個國家看作永久分裂的兩個部分,以前對待德國——東德、西德是這樣,今天對待朝鮮也是這樣,那麼對待台海兩岸也是一樣。

當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兩德面臨統一的時候,當時美國總統老布殊態度很明確,他反對兩德統一。

當時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美國完全一樣。但在追求國家統一過程之中,在兩德即將合併的時候,美國堅決反對。美國甚至一度想拉攏蘇聯的戈爾巴喬夫,制止兩德統一進程。

更何況我們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跟美國完全不一樣。在未來海峽兩岸統一,美國肯定要想盡種種辦法,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阻止中國完成統一的進程。這一點,實際上通過對台售武已經表露得很明顯了。

鄧小平同志講,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做對不起美國人民的事情,那麼我們今天有必要反過來想一下,為什麼美國反覆在做對不起中國人的事情?為什麼美國反覆做了對不起中國人的事情,我們採取適當的措施,只不過表達一下我們有限的憤怒和有限的抗議,竟然引起美方輿論如此大的反彈?就是說好像中國人天生應該吞下苦果,只有美國對台軍售,中國人氣都不吭,而且我們還要說美國對台軍售有利於西太平洋地區、有利於東亞地區的和平,美國人才算滿意,才算找到了理想的夥伴。

這種理想的夥伴,在殖民主義時代是有的。但在今天一個獨立的中國,從1949年毛澤東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后,永遠不要期待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能夠同意、能夠容忍、能夠默許美國對中國的一部分出售武器!

美國人在反覆講中國威脅論的問題。我們看美國現在面臨的安全問題是什麼,中國面臨的安全問題是什麼。

中國面臨的依然是最傳統的安全問題,就是主權的獨立和領土統一問題。美國絲毫沒有這個問題,美國領土能到夏威夷、能到關島,沒有哪一塊土地還沒有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和美國的安全追求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國今天依然在完成最傳統的任務,如何有效維護領土的完整、主權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美國卻是在追求在全世界的行動自由,對全世界主要區域的控制、主要資源的控制。

那麼在這種程度上,中國怎麼威脅它了?它對中國一個主權國家的一個省出售武器,那麼明顯對中國領土完整、對中國民族尊嚴、對中國主權獨立都構成了嚴重威脅。當中國人認識到這種威脅並採取反制措施,是完全可以的。

我們可以反過來看,歐洲包括日本都有一些論調,阿拉斯加在追求獨立,夏威夷在追求獨立。那麼,如果中國向追求獨立的阿拉斯加、夏威夷出售武器,美國會做何反應?美國肯定暴跳如雷,肯定認為戰爭來臨,肯定要宣佈應該進入戰爭狀態了。

當美國奉行霸權主義的時候,它期待別的國家吞下它給別人所服的苦果,隨着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不僅從物質上站起來,而且從精神上站起來,美國人永遠不要期望中國人能夠吞下這個苦果。

完成自己的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這是我們堅定的信念,這是多少代中國人努力的目標,我們絕不會放棄,絕不會因為美國人對台出售武器,就對我們的目標產生絲毫的動搖。

軍事服從經濟

軍事不是一個單獨的領域,軍事實際上服從於政治,那政治服從什麼呢?政治在今天很大層面上服從於經濟,所以馬克思有這樣的論斷,叫作一切源於經濟。

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基本規律,就是從資本入手、從剩餘價值入手,揭示資本的秘密、資本的規律。所以馬克思講一切問題緣於經濟。中美關係也是這樣。

當然我們按照馬克思的論斷來觀察中美關係的話,會發現中美似乎分歧很大,比如說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戰略目標追求,好像這些不同,都要引導中美走一條衝突的道路。

但是今天有一個最大的趨同傾向,就是中美所組建的中美經濟的互補性、柔和性,這成為世界經濟一道奇觀。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中美經濟關係能達到這樣的程度,比如2008年,中美之間的貿易突破3300億美元。這個貿易量是非常大的,實際上已經超過美國其他貿易夥伴。

美國與北美貿易共同體,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有很多優惠的邊檢、免檢,無關稅、退稅等一系列優惠,對中國它有很多的限制,比如禁止高技術對中國的出口,禁止進口一系列的中國貨物。在這樣的限制條件下,既然中美貿易達到3300億美元,超過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超過美國與日本的貿易。可以想見,中美貿易量已經達到了雙方互補的程度。

美國人生活中很難離開中國,這是一個全新的關係,雙方的國家關係,是建立在這樣基礎之上的,雙方的政治關係也不得不按照經濟調整。

軍事關係也是這樣,軍事要服從於政治、國家利益的需求。所以我們經常講,不管美國軍方對我們如何不滿、對我們如何警惕、對我們如何懷有冷戰思維,它都不得不照顧美國的國家利益。

雖然希拉里作為克林頓總統的夫人,曾經到過中國,但她2009年這回身份不一樣,作為國務卿,尤其是新一任奧巴馬政府的國務卿第一次出訪。她按照順序走着,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然後到中國。美方宣稱最後一站中國是此次亞洲之行最重要的一站。

這一站很多實質性的東西很難談到,但是她到中國訪問,希望雙方領導人之間建立了解、建立信任,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美國資深外交元老、泰斗基辛格曾經跟希拉里講過,在中國方面爭取領導人與領導人之間的了解和信任,比談具體事情重要得多。基辛格講美國人主要熱衷於談具體的事情,而在中國,首先是取得信任。就是你值不值得談,你值不值得信任,你懷有什麼目的,你懷有什麼企圖。領導人之間建立信任,這在東方政治中是很重要的。所以基辛格告誡希拉里,要切記這一條,跟中國領導人建立信任。

所以說希拉里到中國來,當然目的性是有的,但是具體的成果她並不在意。她實際上在做一次試探之旅、信任之旅或者是建立基本關係之旅。

當然希拉里之行成果明顯。她訪問結束之後,中美恢復軍事交流的常識性會談就開始了。

中美國防會晤

2009年2月27日、28日,中美兩國國防部在北京舉行了年度工作會晤,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在會晤一開始的時候就說,這是從兩國關係的大局出發,中方才同意美方提出國防會晤的提議,但兩軍關係的恢復和發展任重道遠,因為目前障礙一個都沒有排除。

影響中美軍事交流的第一大障礙,那就是2008年10月中美軍事交流被迫中止的原因——美國對台軍售。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一個省出售武器,這樣的行為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能夠容忍的。

第二個大障礙,是美國連續多年對我國進行沿海的偵察,海軍的、空軍的,主要是海軍的,包括水文地質調查,水深探測、海地洋流溫度等一系列的調查。

這些調查離我們的沿海非常近,完全深入我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有時候甚至逼近我毗連區,由此也可能引發一系列的海上衝突。2001年的撞機事件,就是這樣一種性質。

這些都是美方做得很明顯的影響中美兩軍正常關係的行為。

當然,還有些潛在的、對中國軍事包圍的問題。美國與我周邊國家達成的一系列的軍事協定中,包括《美日安保條約》、對韓條約、美泰等一系列的軍事協定,這些對中美關係也構成潛在的損害。

因為這一切潛在的意識是,以中國為主要的假想對手,構築起潛在的或隱形的軍事包圍。包括2000年美國所公佈的核打擊目標,把中國列為美國未來的核打擊目標,這是很明顯的,造成中美軍事障礙很大的因素。這些都是軍事方面的行為多。

還有另外一方面就是,美國國會通過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實際上也構成了中美軍事發展關係的障礙。比如2000年美國國會通過的《迪萊修正案》,這個《迪萊修正案》對中美雙方軍事交流的內容和交流的場所,包括交流的層次都做出了若干個限定,都是造成中美軍事交流的主要障礙。

在這次中美國防會晤工作中,中方提議把“尊重”“互信”“對等”“互惠”作為發展兩軍關係的基本原則。

因為國家之間發展關係,是有雙方要遵守的基本準則的。比如說,新中國成立之後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遵守這五項基本原則,對任何國家都是這樣。

建立中美關係三個聯合公報也是這樣一個性質,就是一個基本的準則。當然,有時候美方違反了這些準則,比如《八一七公報》,美方有時候就違反,它違反的時候,我們就拿出這個公報提醒它對公報的違反,這就是規範、約束雙方行為準則的一個基本的條文。

中美的軍事關係是高度敏感的,建立難、損害易。中美國家關係的損害首先從軍事關係的損害開始,中美國家關係的恢復,軍事關係最後恢復。

中美是兩個大國,這兩個大國建立長期的穩定關係,不但有利於中美雙方各自的安全,而且對亞太地區的安全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建立一個穩固的中美雙方關係的準則,是很有意義的。這樣一個準則,如果雙方都能做到約束和規範,對於中美雙方發展關係毫無疑問是有幫助的。

小布殊的認識

美方在中方關切的核心利益台灣問題上,從小布殊政府以來,美方越來越清醒,越來越重視了。

過去我們說台灣問題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時候,美方在很大程度上以為這是很簡單的政治宣示。2002年小布殊總統在北京訪問的時候,清華大學那場提問對他的刺激是很深的。

當時是由小布殊總統自己指定提問的學生,而不是中國這邊的人來指定。小布殊指定第一位學生站起來了,問了台灣問題,第二位學生站起來又問了台灣問題。小布殊感到非常吃驚,又是台灣問題!

從這一系列的提問,一個政治家也好,一個軍事人物也好,他認識到一個感性的問題。這種感性認識的珍貴程度絲毫不亞於理性認識,甚至沒有感性認識就沒有理性認識。

小布殊通過和普通中國人的接觸,通過和普通中國學生的接觸,他感覺到了台灣問題在中華民族的整個意識和整個國家利益中佔有至關重要的分量。所以在小布殊總統的整個任職期內,他對這個問題是很重視的。

中國有這種很強大的民意,在台灣問題上毫無讓步的餘地,台灣問題涉及中國國家核心利益。在這個問題上,不管美國的政界,還是美國的經濟界,包括美國的軍方,都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

奧巴馬的壓力

新世紀進入新階段,美國面臨困境,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的危機,再加上一場金融危機;而中國在維持國際社會和平、維持國際社會經濟增長的作用大幅度提升了,中美關係處於跟過去完全不同的平台上。

所以國際、國內很多人都做出評估,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台售武應該更加謹慎,甚至會最終取消。實際上,國際之間力量角逐,往往沒有這麼簡單。

奧巴馬來訪的時候,力圖避免訪華之前做出對台售武的決定。他把這個決定往後推遲,這可能是一個技術處理,就是盡量保持訪華期間中美的良好關係和良好氛圍。

那麼結束訪華之後,就可以對台售武嗎?這是中美關係中一個很大的問題。

從美國方面看,僅做些功利考慮,只是在奧巴馬訪華之前增加一些雙方友好氣氛,訪華之後,美國可以馬上做出對中國不利的行動,這不是兩個國家互相信任的正常交往。

雖然對台軍售最終決定的單子放在了奧巴馬的辦公桌上,但是毫無疑問,來自五角大樓——軍方的壓力還是很大的,甚至包括來自美國產業界的壓力。

軍方的壓力,要求增強台灣方面的武裝力量,增強和大陸抗衡的力量;經濟界和國防軍工界的壓力,畢竟這是一筆大單子,60多億美元的交易。

我們當然希望奧巴馬取消對台軍售,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看到,我們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一個泡影。因為美國的政策不是以一個人所決定的,這是美國長期、固定的國策。

只要一個國家存在軍售的縫隙,從美國國家利益來看,它肯定要鑽這個縫隙。

俄羅斯媒體稱,美國透露對台售武的消息,它的時機暗藏着玄機,美國是想通過威脅與台灣進行武器交易,來說服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支持伊朗核問題。

這種分析有存在的可能。在西方政治里,討價還價,用利益交換達成目的,這是一種通常的手法。但是我們依然要強調,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如果把一個中國內政問題和伊朗核問題聯繫在一起的話,不但牽強附會,而且這種聯繫對中方來說,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我們一旦接受了,以後勢必會出現更多的問題,都會以台灣問題作為綁架。就像恐怖分子進行恐怖行為,綁架一個人質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美國是不是通過對台軍售,作為綁架中國的手段?這一點是很危險的。

回顧近30年的歷史可以看到,美國政府時不時就會利用對台售武,來刺痛中國,它的依據就是所謂的“與台灣關係法”。

我們必須採取反措施,這個反措施必須使對方受到懲罰、損害。我們應該給世界一個強烈的信號:任何人侵犯中華民族的利益、侵犯中國的國家利益,都不可能不遭到報復,都不可能毫無風險、毫無代價就做出這樣的事情。

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1978年12月16日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美建交公報》)、1982年8月17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八一七公報》)。美國在三個聯合公報中均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它們是中美兩國關係以及我國台灣問題的重要歷史文件。

在《八一七公報》中,關於對台軍售問題,美方做出三點承諾:1.美向台出售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不超過美中建交后近幾年的水平;2.美國準備逐步減少對台的武器出售;3.經過一段時間使這個問題得到最後解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金一南講:世界大格局,中國有態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金一南講:世界大格局,中國有態度
上一章下一章

國際政治蹺蹺板,中國有態度(中國篇)_12.台灣問題:中美關係的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