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草原商隊
許懷谷回歸客棧,帳房先生告訴他,雙宿飛母女已將他的帳結算了,還在帳房為他存下一百兩銀子。許懷谷更是感激,此時便是讓他為雙宿飛母女去死,也是心甘情願。
此際徐海已死,雖不是許懷谷親手所殺,但他如此下場,燕大同、周迎祥在天之靈也該安慰了。許懷谷與汪直本無讎隙,汪直去向也不在意。他曾聽徐海說過漠北十三鷹已回塞外,便要去大漠中尋找十三鷹,伺機報仇。
許懷谷從帳房上拿出百兩銀子,轉身走出客棧,卻見巷中許多人湧上街頭。許懷谷心中奇怪,向一個老漢詢問,那老漢道:“客官不知道么,昨日校軍場武科三場大考,皇上親筆點的武狀元今日遊街誇官,我們都去看狀元郎的。”許懷谷暗想:“也不知是不是戚大哥,便過去看看吧。”
走到街上,但見街道兩邊人山人海,都伸着脖子向遠處張望。許懷谷在人群中站了片刻,耳聽鑼聲開道,幾十個衙役扛着“肅靜”“迴避”的牌子遠遠行來,衙役後面百餘名金甲武士擁着一騎,是個青年軍官模樣。許懷谷身邊一人道:“聽說這新科武狀元乃是當今主考兵部尚書楊大人的門生,楊大人是主考官,怪不得考上狀元。”有人插言道:“楊大人正直無私,這是天下皆知之事,這位戚將軍能中狀元,那必定是文才武略勝人一等,楊大人是萬萬不會循私的。”又有個相貌粗豪的漢子道:“這位朋友說的不錯,在下也是武舉,參加了昨日的武科考,戚將軍馬術、箭法、韜略三場大考俱是第一,校軍場中千餘武舉個個心服口服。”
談話間,儀仗隊已近,許懷谷見那武狀元果然便是戚繼光,但見他身披紅花,頭束金冠,在金甲武士簇擁中,受萬民晾仰,臉上卻無絲毫自滿之色,反而眉頭深鎖,隱有憂意,雙眼望向遠方,似乎已經心馳江浙戰場上。
許懷谷與戚繼光相交未及一日,對他的文才、武略、膽識、勇氣、拳拳報國之心已頗為佩服,今日又見他不驕不躁,沉厚穩建,真有大將之風,心中暗想:“戚大哥文韜武略,縱觀本國,也唯有開國元勛徐達將軍才能相提並論,有他率領三軍征剿倭寇,必定馬到成功,汪直雖然詭計多端,終究還是邪不勝正。若是能夠得遇明主,戚大哥便是建立與徐達將軍一般的豐功偉業也是意料中事。”
後來,戚繼光帶兵征剿倭寇,用十年時間,將侵擾東南數十年的倭寇之亂肅清。而後北方動蕩,又調任他鎮守薊州,進右都督,經略整個北方防務,他在山海關至居庸關兩千里長城上築堡壘一千二百座,迫得蒙古一族不敢再窺視中原。以左都督領太子太保加少保,總營三協十二區兵馬,威名震宇內,在鎮十六年,邊備修飭,帶來北方數十年的安寧。其所著兵書戰策,至今仍為後人遵用。縱觀明朝三百年,除開國元勛外,武官中官階無出其右者,武功亦無出其右者。
許懷谷看着戚繼光漸漸走近,不願與他相見,隱於人群中。
許懷谷在市集上買得馬匹,離開京城。在八月金風玉露中,騎匹瘦馬,着一敝衣,遠赴塞外大漠,去尋找十個不共戴天的兇徒,報仇雪恨。
這一日,來到邊塞大鎮張家口,張家口是北方毛皮、馬匹集散之地,頗為繁庶。鎮北是居庸關,關外便是蒙境。其時距土木堡英宗被俘之役已有百餘年,但朝庭一向視蒙古人為洪水猛獸一般,邊防極嚴,大明國居民一律不準出關,而蒙古人一旦在明境中被發現,立即以姦細罪名處死,兩國臣民僅隔一關,卻是老死而不相往來。
當然,朝庭內政**,邊防也必松馳,雖有嚴令禁止一切蒙漢人等出入關卡,只要有銀子孝敬守關將士,道道前卡也是通行大道。許懷谷初來乍到,當然不清楚這些,來到居庸關前,遠遠便被守關士卒趕開,許懷谷白日無法逾關,只好在關卡附近躲藏起來,要等夜深人靜時施展輕功越關。
傍晚時分,遠遠望見張家口方向來了一支大商隊。足有數百匹馬,都馱着重貨,每十匹馬系成一串,由一名粗壯漢子牽行,另外尚有數十名佩刀武士在旁護衛。許懷谷只道商隊必被守關士卒趕回——一人尚且不準出關,何況這許多人馬。那知守關士卒看見馬隊,遠遠便撒開關卡,毫不阻攔。許懷谷心中奇怪,但想若能混出關去,也少了一番周折,於是縱馬離開藏身之地,不即不離的跟在商隊後面。守關士卒只道他也是商隊中人,也不盤問,便即放行。
走出居庸關,便是一望無垠的原野,放眼望去,極目所至竟是杳無人煙,蓑草遍地路徑也是不分。許懷谷從未來過塞外,在這曠野中方向也辨不出,更不要說是尋找仇家了,他不識路徑,唯有遠遠跟在商隊後面,心中暗想:“這商隊必定會經過市集,那裏人口眾多,正好打聽漠北十三鷹的所在。”
夜幕降臨后,商隊便宿於曠野中,將馬匹圍成一圈,在圈內豎起簡易帳蓬,點起了篝火。眾人圍在篝火四周,在火上灸燒着羊腿,喝着皮囊中的酒,很是熱鬧。許懷谷遠遠躲在圈外,仰面而卧,眼望頭頂繁星閃爍,心中想着身負的血海深仇,難已入眠,肚中卻是咕咕叫了起來。
許懷谷正想拿出乾糧來吃,忽見一個漢子來到面前,嘰哩咕嚕說了幾句話。許懷谷不懂他所說的蒙語,聽得嗔目結舌,不知所對。漢子笑了笑,用漢語道:“原來你不懂蒙語,我是請你過去喝酒。”
許懷谷站起身來,拱手道:“方才在下跟隨商隊才得以出關,還未謝過相助之恩,怎好再去打擾。”漢子微微一笑,說道:“你們漢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四海之內皆兄弟’,何必計較這許多。”許懷谷見此人頗為豪邁,也就不再推辭,隨他來到篝火旁。立即有人擲來一隻皮囊、一大塊羊肉,許懷谷吃一口羊肉,喝一口酒,只覺羊肉極為鮮美,酒味卻是粗烈,入口直如燒紅的刀子一般向腹里戳,還夾雜許些羊膻味。他不知道這便是蒙古著名的馬奶酒,只覺這酒雖不及中原佳釀綿甜柔和,卻更有一種滋味。許懷谷數年來混跡市井,酒量頗豪,自遭逢巨變以來卻是滴酒未沾。今夜在這草原星光下、篝火旁,忽覺悲涼寂寥,便要謀一醉,將這一袋十來斤烈酒喝個點滴未剩。
那漢子坐在許懷谷身邊,見他如此酒量,大為欣喜,對許懷谷生出許多親近之意,見許懷谷眉頭深鎖,似有深憂,不禁問道:“朋友,來塞外是逃避仇家還是躲開官司。”——要知塞外生活艱苦,遠不及關內山溫水軟,奔赴塞外的十有**是犯了命案或被仇家追殺。
許懷谷聽他詢問,心中忽的一動,忖道:“這漢子是個慷慨重義的磊落之人,其他又都是蒙人,也不怕露了我的身份,而他們終年在塞外經商,見聞廣博,或許在他口中得到十三鷹的下落也未可知。”於是回道:“在下姓許名懷谷,是河北萬敵堂中人,漠北十三鷹借我父親大喪之時,劫掠萬敵堂,將全門百餘口殺個盡凈。我來塞外是尋他們報仇來了。”
那漢子聽罷,拳頭捏得喀喀響,恨聲道:“想不到朋友與十三鷹如此深仇大恨。實不相瞞,這十三鷹是大漠一股悍匪,人數雖是不多,但他們心狠手辣,犯案無數,是草原各部的大患,更是我們商家的煞神,這幾年來,死在他們刀下的蒙人也不知有多少。”說著,袒下右肩,道:“朋友,你看這條刀疤,便是一年前十三鷹劫掠商隊我奮起抵擋時留下的,若不是我父親帶人來接應,我早已升天見了菩薩了。”
許懷谷藉著火光看他肩上,果有一條極長刀疤,連肩帶背。看這刀疤,便能想像當日之險,這一刀再深上幾分,這蒙古大漢的肩膀也要砍下來。漢子接着道:“現在我的商隊聲勢已大,十三鷹也不敢輕易動得,可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怎能任人宰割。朋友,你我即與他們有着深仇,我們何不聯合起來剷除這伙草原上的惡魔。”說著,目注許懷谷,頗為殷切。
許懷穀道:“在下正有此意,兄台若不嫌棄在下武功低微,在下便加入商隊,誓死保衛大家的安全。”漢子大喜,拉起他的手走入場中,向蒙古眾人大聲說了一番話,眾人聽了,歡聲雷動,紛紛過來舉酒相敬,許懷谷雖不明白他們說些什麼,敬酒卻是來者不拒。蒙人素喜以酒品評一個人,見他如此慷慨豪邁,俱是喜形於色。
酒飲到歡酣之處,許多蒙古武士便到場中相撲摔角為戲。蒙古人摔角之術天下無雙,這一族神勇彪悍性格的形成,便是受自幼摔跤角斗影響的。
許懷谷幼時習武極勤,根基扎得堅實,少年卻因狂躁輕浮荒廢了許多,待到身逢大難,才知自己的不足,一有空閑便重溫舊日所學。自從得了雙宿飛所授《中庸拳式》,更是日夜研習,不但拳腳功夫頗有進境,更為重要的是明白了許多武學中的至理。此時他見這些武士相互撲擊,身手極為嬌健,步法靈活又不失穩健,出手拉扭,出腿勾踢更是如風似電,不似中原拳法那般花巧好看,近身肉搏時則更為實用。
漢子見許懷谷看得認真,便將摔角中各種規則,以及運用勁力,步法手法一一說與他聽,許懷谷凝神聽着,用心揣摩,於此也學到了許多勾踢扭拉的身手以及運勁法門。仔細思量,許多竟與《中庸拳式》中的定理拳式暗合,要知道這“中庸拳式”乃是天下拳術的正道定理,摔角之術也未脫離拳式的范籌。
第二天一早,商隊收拾齊整,又即上路,這些人都已換上蒙族服飾,許懷谷也穿上一件短袍,再載上氈帽,佩上腰刀,宛然也是個蒙古小夥子了。許懷谷與漢子並騎而行,不住談倫。這漢子名叫俺答,是蒙古韃靼一族一個部落族長的長子,他相貌粗豪,實際上不過二十七歲。
許懷谷聽他談論蒙古形勢,才知道蒙古一族自從中原退回大漠,便分為瓦刺、韃靼兩大部族,瓦刺居西勢強,韃靼居東勢弱。百年前瓦刺攻入中原圍團北京城,為大明兵部尚書于謙率眾擊退,從此瓦刺勢力漸弱,但至今日仍壓制着韃靼。韃靼每年要進貢大量金銀珠寶,族內各部落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而自從土木堡之戰後,明軍封鎖邊鏡,不許蒙漢兩族往來,因韃靼受瓦刺控制,也與明朝相敵對,這樣邊貿便斷絕,兩國貨物不能流通,價值便奇高。於是有些商人冒死來往蒙漢兩地,從漢地帶貨物到蒙境傾銷,再從蒙地帶些貨物回漢境出賣,以賺取豐厚利潤。只是這樣獲利雖巨卻是風險太大,不但要躲避守關士卒,冒着被認作姦細殺頭的危險,還要時時受着草原上的土匪流寇危脅,許多商人都是賺了錢財卻丟了性命。俺答族中便有這樣一個商人,冒死往來漢境,后被靼韃官員得知,要以姦細罪名處死,俺答將他救出,這商人便將其中訣竅相告。俺答是胸懷大志之人,想要成就先祖成吉思汗那般的大業,對於錢財也就加倍的需要,覺得此種方法可圖大利,在商人幫助下建立起一支商隊,從蒙境內帶上毛皮、馬匹、珍珠、貂皮等物,越關到明境銷售,又從明境中購進鐵器、布匹、鹽巴、綢緞等回蒙境傾銷,以此來獲得巨利,每次往返,利潤都在萬金之上。他是族長之子,人力、物力、財力巨大,買通明軍守關士卒、張家口地方官員以及韃靼王公大臣,加之商隊龐大,等閑強盜土匪輕易也動不得,這千難萬險的死亡之路於他只是通途。
許懷谷傾聽俺答述說,對他不自禁的心生佩服,只覺此人膽識、勇毅、才幹、策略便在人才濟濟的中原也是罕有其匹,更不用說是素有蠻夷之稱的塞外大漠了,此人將來成就之大,絕不是現在所能估計的。
中午時分,來到一個市鎮上,銷出一批貨物,此地距張家口不過一日之遙,價格漲了三倍仍是供不應求。俺答聲稱越是向北,貨物價值越高,不肯盡供所需,只銷出三十匹馬的貨物便停止,然後從市上定購一些毛皮之類的貨物,看這收購的毛皮價格,還不及張家口上買價三分之一。許懷谷不由忖道:“這一來一往,所剩利潤五倍都不止,天下經商的恐怕無出其右者,只是這等買賣,卻不是人人都做得的。”
起隊再向北行。商隊的最終目的地是韃靼王朝首府錫林,距張家口有千里之遙,商隊馱着沉重貨物,而且每到一個市集都要買進賣出,行程便慢,半個月後尚距上都數百里。這一日早上啟程時,俺答道:“三日後便是那達慕盛會,兩天之內若是趕不到便要錯過了,從今日起,沿途路過市集不必停下來。”
許懷谷聰明伶俐,半月中學會了許多蒙古語言,已經可以跟俺答簡單對話了,於蒙古風土人情也了解不少,知道這那達慕是蒙古牧民在草枯馬肥的金秋時節,自行組織的一場大賽事。在會上蒙古健兒進行摔跤、騎馬、射箭等多種賽事,評選出勇士,贈以“巴圖魯”稱號,會上還進行一場叼羊大賽,實在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熱鬧非凡的盛會。他少年心性,自從聽俺答眉飛色舞的談論,也頗為嚮往,現在聽到可以趕上參加那達慕時,也是頗為興奮。
許懷谷回歸客棧,帳房先生告訴他,雙宿飛母女已將他的帳結算了,還在帳房為他存下一百兩銀子。許懷谷更是感激,此時便是讓他為雙宿飛母女去死,也是心甘情願。
此際徐海已死,雖不是許懷谷親手所殺,但他如此下場,燕大同、周迎祥在天之靈也該安慰了。許懷谷與汪直本無讎隙,汪直去向也不在意。他曾聽徐海說過漠北十三鷹已回塞外,便要去大漠中尋找十三鷹,伺機報仇。
許懷谷從帳房上拿出百兩銀子,轉身走出客棧,卻見巷中許多人湧上街頭。許懷谷心中奇怪,向一個老漢詢問,那老漢道:“客官不知道么,昨日校軍場武科三場大考,皇上親筆點的武狀元今日遊街誇官,我們都去看狀元郎的。”許懷谷暗想:“也不知是不是戚大哥,便過去看看吧。”
走到街上,但見街道兩邊人山人海,都伸着脖子向遠處張望。許懷谷在人群中站了片刻,耳聽鑼聲開道,幾十個衙役扛着“肅靜”“迴避”的牌子遠遠行來,衙役後面百餘名金甲武士擁着一騎,是個青年軍官模樣。許懷谷身邊一人道:“聽說這新科武狀元乃是當今主考兵部尚書楊大人的門生,楊大人是主考官,怪不得考上狀元。”有人插言道:“楊大人正直無私,這是天下皆知之事,這位戚將軍能中狀元,那必定是文才武略勝人一等,楊大人是萬萬不會循私的。”又有個相貌粗豪的漢子道:“這位朋友說的不錯,在下也是武舉,參加了昨日的武科考,戚將軍馬術、箭法、韜略三場大考俱是第一,校軍場中千餘武舉個個心服口服。”
談話間,儀仗隊已近,許懷谷見那武狀元果然便是戚繼光,但見他身披紅花,頭束金冠,在金甲武士簇擁中,受萬民晾仰,臉上卻無絲毫自滿之色,反而眉頭深鎖,隱有憂意,雙眼望向遠方,似乎已經心馳江浙戰場上。
許懷谷與戚繼光相交未及一日,對他的文才、武略、膽識、勇氣、拳拳報國之心已頗為佩服,今日又見他不驕不躁,沉厚穩建,真有大將之風,心中暗想:“戚大哥文韜武略,縱觀本國,也唯有開國元勛徐達將軍才能相提並論,有他率領三軍征剿倭寇,必定馬到成功,汪直雖然詭計多端,終究還是邪不勝正。若是能夠得遇明主,戚大哥便是建立與徐達將軍一般的豐功偉業也是意料中事。”
後來,戚繼光帶兵征剿倭寇,用十年時間,將侵擾東南數十年的倭寇之亂肅清。而後北方動蕩,又調任他鎮守薊州,進右都督,經略整個北方防務,他在山海關至居庸關兩千里長城上築堡壘一千二百座,迫得蒙古一族不敢再窺視中原。以左都督領太子太保加少保,總營三協十二區兵馬,威名震宇內,在鎮十六年,邊備修飭,帶來北方數十年的安寧。其所著兵書戰策,至今仍為後人遵用。縱觀明朝三百年,除開國元勛外,武官中官階無出其右者,武功亦無出其右者。
許懷谷看着戚繼光漸漸走近,不願與他相見,隱於人群中。
許懷谷在市集上買得馬匹,離開京城。在八月金風玉露中,騎匹瘦馬,着一敝衣,遠赴塞外大漠,去尋找十個不共戴天的兇徒,報仇雪恨。
這一日,來到邊塞大鎮張家口,張家口是北方毛皮、馬匹集散之地,頗為繁庶。鎮北是居庸關,關外便是蒙境。其時距土木堡英宗被俘之役已有百餘年,但朝庭一向視蒙古人為洪水猛獸一般,邊防極嚴,大明國居民一律不準出關,而蒙古人一旦在明境中被發現,立即以姦細罪名處死,兩國臣民僅隔一關,卻是老死而不相往來。
當然,朝庭內政**,邊防也必松馳,雖有嚴令禁止一切蒙漢人等出入關卡,只要有銀子孝敬守關將士,道道前卡也是通行大道。許懷谷初來乍到,當然不清楚這些,來到居庸關前,遠遠便被守關士卒趕開,許懷谷白日無法逾關,只好在關卡附近躲藏起來,要等夜深人靜時施展輕功越關。
傍晚時分,遠遠望見張家口方向來了一支大商隊。足有數百匹馬,都馱着重貨,每十匹馬系成一串,由一名粗壯漢子牽行,另外尚有數十名佩刀武士在旁護衛。許懷谷只道商隊必被守關士卒趕回——一人尚且不準出關,何況這許多人馬。那知守關士卒看見馬隊,遠遠便撒開關卡,毫不阻攔。許懷谷心中奇怪,但想若能混出關去,也少了一番周折,於是縱馬離開藏身之地,不即不離的跟在商隊後面。守關士卒只道他也是商隊中人,也不盤問,便即放行。
走出居庸關,便是一望無垠的原野,放眼望去,極目所至竟是杳無人煙,蓑草遍地路徑也是不分。許懷谷從未來過塞外,在這曠野中方向也辨不出,更不要說是尋找仇家了,他不識路徑,唯有遠遠跟在商隊後面,心中暗想:“這商隊必定會經過市集,那裏人口眾多,正好打聽漠北十三鷹的所在。”
夜幕降臨后,商隊便宿於曠野中,將馬匹圍成一圈,在圈內豎起簡易帳蓬,點起了篝火。眾人圍在篝火四周,在火上灸燒着羊腿,喝着皮囊中的酒,很是熱鬧。許懷谷遠遠躲在圈外,仰面而卧,眼望頭頂繁星閃爍,心中想着身負的血海深仇,難已入眠,肚中卻是咕咕叫了起來。
許懷谷正想拿出乾糧來吃,忽見一個漢子來到面前,嘰哩咕嚕說了幾句話。許懷谷不懂他所說的蒙語,聽得嗔目結舌,不知所對。漢子笑了笑,用漢語道:“原來你不懂蒙語,我是請你過去喝酒。”
許懷谷站起身來,拱手道:“方才在下跟隨商隊才得以出關,還未謝過相助之恩,怎好再去打擾。”漢子微微一笑,說道:“你們漢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四海之內皆兄弟’,何必計較這許多。”許懷谷見此人頗為豪邁,也就不再推辭,隨他來到篝火旁。立即有人擲來一隻皮囊、一大塊羊肉,許懷谷吃一口羊肉,喝一口酒,只覺羊肉極為鮮美,酒味卻是粗烈,入口直如燒紅的刀子一般向腹里戳,還夾雜許些羊膻味。他不知道這便是蒙古著名的馬奶酒,只覺這酒雖不及中原佳釀綿甜柔和,卻更有一種滋味。許懷谷數年來混跡市井,酒量頗豪,自遭逢巨變以來卻是滴酒未沾。今夜在這草原星光下、篝火旁,忽覺悲涼寂寥,便要謀一醉,將這一袋十來斤烈酒喝個點滴未剩。
那漢子坐在許懷谷身邊,見他如此酒量,大為欣喜,對許懷谷生出許多親近之意,見許懷谷眉頭深鎖,似有深憂,不禁問道:“朋友,來塞外是逃避仇家還是躲開官司。”——要知塞外生活艱苦,遠不及關內山溫水軟,奔赴塞外的十有**是犯了命案或被仇家追殺。
許懷谷聽他詢問,心中忽的一動,忖道:“這漢子是個慷慨重義的磊落之人,其他又都是蒙人,也不怕露了我的身份,而他們終年在塞外經商,見聞廣博,或許在他口中得到十三鷹的下落也未可知。”於是回道:“在下姓許名懷谷,是河北萬敵堂中人,漠北十三鷹借我父親大喪之時,劫掠萬敵堂,將全門百餘口殺個盡凈。我來塞外是尋他們報仇來了。”
那漢子聽罷,拳頭捏得喀喀響,恨聲道:“想不到朋友與十三鷹如此深仇大恨。實不相瞞,這十三鷹是大漠一股悍匪,人數雖是不多,但他們心狠手辣,犯案無數,是草原各部的大患,更是我們商家的煞神,這幾年來,死在他們刀下的蒙人也不知有多少。”說著,袒下右肩,道:“朋友,你看這條刀疤,便是一年前十三鷹劫掠商隊我奮起抵擋時留下的,若不是我父親帶人來接應,我早已升天見了菩薩了。”
許懷谷藉著火光看他肩上,果有一條極長刀疤,連肩帶背。看這刀疤,便能想像當日之險,這一刀再深上幾分,這蒙古大漢的肩膀也要砍下來。漢子接着道:“現在我的商隊聲勢已大,十三鷹也不敢輕易動得,可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怎能任人宰割。朋友,你我即與他們有着深仇,我們何不聯合起來剷除這伙草原上的惡魔。”說著,目注許懷谷,頗為殷切。
許懷穀道:“在下正有此意,兄台若不嫌棄在下武功低微,在下便加入商隊,誓死保衛大家的安全。”漢子大喜,拉起他的手走入場中,向蒙古眾人大聲說了一番話,眾人聽了,歡聲雷動,紛紛過來舉酒相敬,許懷谷雖不明白他們說些什麼,敬酒卻是來者不拒。蒙人素喜以酒品評一個人,見他如此慷慨豪邁,俱是喜形於色。
酒飲到歡酣之處,許多蒙古武士便到場中相撲摔角為戲。蒙古人摔角之術天下無雙,這一族神勇彪悍性格的形成,便是受自幼摔跤角斗影響的。
許懷谷幼時習武極勤,根基扎得堅實,少年卻因狂躁輕浮荒廢了許多,待到身逢大難,才知自己的不足,一有空閑便重溫舊日所學。自從得了雙宿飛所授《中庸拳式》,更是日夜研習,不但拳腳功夫頗有進境,更為重要的是明白了許多武學中的至理。此時他見這些武士相互撲擊,身手極為嬌健,步法靈活又不失穩健,出手拉扭,出腿勾踢更是如風似電,不似中原拳法那般花巧好看,近身肉搏時則更為實用。
漢子見許懷谷看得認真,便將摔角中各種規則,以及運用勁力,步法手法一一說與他聽,許懷谷凝神聽着,用心揣摩,於此也學到了許多勾踢扭拉的身手以及運勁法門。仔細思量,許多竟與《中庸拳式》中的定理拳式暗合,要知道這“中庸拳式”乃是天下拳術的正道定理,摔角之術也未脫離拳式的范籌。
第二天一早,商隊收拾齊整,又即上路,這些人都已換上蒙族服飾,許懷谷也穿上一件短袍,再載上氈帽,佩上腰刀,宛然也是個蒙古小夥子了。許懷谷與漢子並騎而行,不住談倫。這漢子名叫俺答,是蒙古韃靼一族一個部落族長的長子,他相貌粗豪,實際上不過二十七歲。
許懷谷聽他談論蒙古形勢,才知道蒙古一族自從中原退回大漠,便分為瓦刺、韃靼兩大部族,瓦刺居西勢強,韃靼居東勢弱。百年前瓦刺攻入中原圍團北京城,為大明兵部尚書于謙率眾擊退,從此瓦刺勢力漸弱,但至今日仍壓制着韃靼。韃靼每年要進貢大量金銀珠寶,族內各部落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而自從土木堡之戰後,明軍封鎖邊鏡,不許蒙漢兩族往來,因韃靼受瓦刺控制,也與明朝相敵對,這樣邊貿便斷絕,兩國貨物不能流通,價值便奇高。於是有些商人冒死來往蒙漢兩地,從漢地帶貨物到蒙境傾銷,再從蒙地帶些貨物回漢境出賣,以賺取豐厚利潤。只是這樣獲利雖巨卻是風險太大,不但要躲避守關士卒,冒着被認作姦細殺頭的危險,還要時時受着草原上的土匪流寇危脅,許多商人都是賺了錢財卻丟了性命。俺答族中便有這樣一個商人,冒死往來漢境,后被靼韃官員得知,要以姦細罪名處死,俺答將他救出,這商人便將其中訣竅相告。俺答是胸懷大志之人,想要成就先祖成吉思汗那般的大業,對於錢財也就加倍的需要,覺得此種方法可圖大利,在商人幫助下建立起一支商隊,從蒙境內帶上毛皮、馬匹、珍珠、貂皮等物,越關到明境銷售,又從明境中購進鐵器、布匹、鹽巴、綢緞等回蒙境傾銷,以此來獲得巨利,每次往返,利潤都在萬金之上。他是族長之子,人力、物力、財力巨大,買通明軍守關士卒、張家口地方官員以及韃靼王公大臣,加之商隊龐大,等閑強盜土匪輕易也動不得,這千難萬險的死亡之路於他只是通途。
許懷谷傾聽俺答述說,對他不自禁的心生佩服,只覺此人膽識、勇毅、才幹、策略便在人才濟濟的中原也是罕有其匹,更不用說是素有蠻夷之稱的塞外大漠了,此人將來成就之大,絕不是現在所能估計的。
中午時分,來到一個市鎮上,銷出一批貨物,此地距張家口不過一日之遙,價格漲了三倍仍是供不應求。俺答聲稱越是向北,貨物價值越高,不肯盡供所需,只銷出三十匹馬的貨物便停止,然後從市上定購一些毛皮之類的貨物,看這收購的毛皮價格,還不及張家口上買價三分之一。許懷谷不由忖道:“這一來一往,所剩利潤五倍都不止,天下經商的恐怕無出其右者,只是這等買賣,卻不是人人都做得的。”
起隊再向北行。商隊的最終目的地是韃靼王朝首府錫林,距張家口有千里之遙,商隊馱着沉重貨物,而且每到一個市集都要買進賣出,行程便慢,半個月後尚距上都數百里。這一日早上啟程時,俺答道:“三日後便是那達慕盛會,兩天之內若是趕不到便要錯過了,從今日起,沿途路過市集不必停下來。”
許懷谷聰明伶俐,半月中學會了許多蒙古語言,已經可以跟俺答簡單對話了,於蒙古風土人情也了解不少,知道這那達慕是蒙古牧民在草枯馬肥的金秋時節,自行組織的一場大賽事。在會上蒙古健兒進行摔跤、騎馬、射箭等多種賽事,評選出勇士,贈以“巴圖魯”稱號,會上還進行一場叼羊大賽,實在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熱鬧非凡的盛會。他少年心性,自從聽俺答眉飛色舞的談論,也頗為嚮往,現在聽到可以趕上參加那達慕時,也是頗為興奮。
許懷谷回歸客棧,帳房先生告訴他,雙宿飛母女已將他的帳結算了,還在帳房為他存下一百兩銀子。許懷谷更是感激,此時便是讓他為雙宿飛母女去死,也是心甘情願。
此際徐海已死,雖不是許懷谷親手所殺,但他如此下場,燕大同、周迎祥在天之靈也該安慰了。許懷谷與汪直本無讎隙,汪直去向也不在意。他曾聽徐海說過漠北十三鷹已回塞外,便要去大漠中尋找十三鷹,伺機報仇。
許懷谷從帳房上拿出百兩銀子,轉身走出客棧,卻見巷中許多人湧上街頭。許懷谷心中奇怪,向一個老漢詢問,那老漢道:“客官不知道么,昨日校軍場武科三場大考,皇上親筆點的武狀元今日遊街誇官,我們都去看狀元郎的。”許懷谷暗想:“也不知是不是戚大哥,便過去看看吧。”
走到街上,但見街道兩邊人山人海,都伸着脖子向遠處張望。許懷谷在人群中站了片刻,耳聽鑼聲開道,幾十個衙役扛着“肅靜”“迴避”的牌子遠遠行來,衙役後面百餘名金甲武士擁着一騎,是個青年軍官模樣。許懷谷身邊一人道:“聽說這新科武狀元乃是當今主考兵部尚書楊大人的門生,楊大人是主考官,怪不得考上狀元。”有人插言道:“楊大人正直無私,這是天下皆知之事,這位戚將軍能中狀元,那必定是文才武略勝人一等,楊大人是萬萬不會循私的。”又有個相貌粗豪的漢子道:“這位朋友說的不錯,在下也是武舉,參加了昨日的武科考,戚將軍馬術、箭法、韜略三場大考俱是第一,校軍場中千餘武舉個個心服口服。”
談話間,儀仗隊已近,許懷谷見那武狀元果然便是戚繼光,但見他身披紅花,頭束金冠,在金甲武士簇擁中,受萬民晾仰,臉上卻無絲毫自滿之色,反而眉頭深鎖,隱有憂意,雙眼望向遠方,似乎已經心馳江浙戰場上。
許懷谷與戚繼光相交未及一日,對他的文才、武略、膽識、勇氣、拳拳報國之心已頗為佩服,今日又見他不驕不躁,沉厚穩建,真有大將之風,心中暗想:“戚大哥文韜武略,縱觀本國,也唯有開國元勛徐達將軍才能相提並論,有他率領三軍征剿倭寇,必定馬到成功,汪直雖然詭計多端,終究還是邪不勝正。若是能夠得遇明主,戚大哥便是建立與徐達將軍一般的豐功偉業也是意料中事。”
後來,戚繼光帶兵征剿倭寇,用十年時間,將侵擾東南數十年的倭寇之亂肅清。而後北方動蕩,又調任他鎮守薊州,進右都督,經略整個北方防務,他在山海關至居庸關兩千里長城上築堡壘一千二百座,迫得蒙古一族不敢再窺視中原。以左都督領太子太保加少保,總營三協十二區兵馬,威名震宇內,在鎮十六年,邊備修飭,帶來北方數十年的安寧。其所著兵書戰策,至今仍為後人遵用。縱觀明朝三百年,除開國元勛外,武官中官階無出其右者,武功亦無出其右者。
許懷谷看着戚繼光漸漸走近,不願與他相見,隱於人群中。
許懷谷在市集上買得馬匹,離開京城。在八月金風玉露中,騎匹瘦馬,着一敝衣,遠赴塞外大漠,去尋找十個不共戴天的兇徒,報仇雪恨。
這一日,來到邊塞大鎮張家口,張家口是北方毛皮、馬匹集散之地,頗為繁庶。鎮北是居庸關,關外便是蒙境。其時距土木堡英宗被俘之役已有百餘年,但朝庭一向視蒙古人為洪水猛獸一般,邊防極嚴,大明國居民一律不準出關,而蒙古人一旦在明境中被發現,立即以姦細罪名處死,兩國臣民僅隔一關,卻是老死而不相往來。
當然,朝庭內政**,邊防也必松馳,雖有嚴令禁止一切蒙漢人等出入關卡,只要有銀子孝敬守關將士,道道前卡也是通行大道。許懷谷初來乍到,當然不清楚這些,來到居庸關前,遠遠便被守關士卒趕開,許懷谷白日無法逾關,只好在關卡附近躲藏起來,要等夜深人靜時施展輕功越關。
傍晚時分,遠遠望見張家口方向來了一支大商隊。足有數百匹馬,都馱着重貨,每十匹馬系成一串,由一名粗壯漢子牽行,另外尚有數十名佩刀武士在旁護衛。許懷谷只道商隊必被守關士卒趕回——一人尚且不準出關,何況這許多人馬。那知守關士卒看見馬隊,遠遠便撒開關卡,毫不阻攔。許懷谷心中奇怪,但想若能混出關去,也少了一番周折,於是縱馬離開藏身之地,不即不離的跟在商隊後面。守關士卒只道他也是商隊中人,也不盤問,便即放行。
走出居庸關,便是一望無垠的原野,放眼望去,極目所至竟是杳無人煙,蓑草遍地路徑也是不分。許懷谷從未來過塞外,在這曠野中方向也辨不出,更不要說是尋找仇家了,他不識路徑,唯有遠遠跟在商隊後面,心中暗想:“這商隊必定會經過市集,那裏人口眾多,正好打聽漠北十三鷹的所在。”
夜幕降臨后,商隊便宿於曠野中,將馬匹圍成一圈,在圈內豎起簡易帳蓬,點起了篝火。眾人圍在篝火四周,在火上灸燒着羊腿,喝着皮囊中的酒,很是熱鬧。許懷谷遠遠躲在圈外,仰面而卧,眼望頭頂繁星閃爍,心中想着身負的血海深仇,難已入眠,肚中卻是咕咕叫了起來。
許懷谷正想拿出乾糧來吃,忽見一個漢子來到面前,嘰哩咕嚕說了幾句話。許懷谷不懂他所說的蒙語,聽得嗔目結舌,不知所對。漢子笑了笑,用漢語道:“原來你不懂蒙語,我是請你過去喝酒。”
許懷谷站起身來,拱手道:“方才在下跟隨商隊才得以出關,還未謝過相助之恩,怎好再去打擾。”漢子微微一笑,說道:“你們漢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四海之內皆兄弟’,何必計較這許多。”許懷谷見此人頗為豪邁,也就不再推辭,隨他來到篝火旁。立即有人擲來一隻皮囊、一大塊羊肉,許懷谷吃一口羊肉,喝一口酒,只覺羊肉極為鮮美,酒味卻是粗烈,入口直如燒紅的刀子一般向腹里戳,還夾雜許些羊膻味。他不知道這便是蒙古著名的馬奶酒,只覺這酒雖不及中原佳釀綿甜柔和,卻更有一種滋味。許懷谷數年來混跡市井,酒量頗豪,自遭逢巨變以來卻是滴酒未沾。今夜在這草原星光下、篝火旁,忽覺悲涼寂寥,便要謀一醉,將這一袋十來斤烈酒喝個點滴未剩。
那漢子坐在許懷谷身邊,見他如此酒量,大為欣喜,對許懷谷生出許多親近之意,見許懷谷眉頭深鎖,似有深憂,不禁問道:“朋友,來塞外是逃避仇家還是躲開官司。”——要知塞外生活艱苦,遠不及關內山溫水軟,奔赴塞外的十有**是犯了命案或被仇家追殺。
許懷谷聽他詢問,心中忽的一動,忖道:“這漢子是個慷慨重義的磊落之人,其他又都是蒙人,也不怕露了我的身份,而他們終年在塞外經商,見聞廣博,或許在他口中得到十三鷹的下落也未可知。”於是回道:“在下姓許名懷谷,是河北萬敵堂中人,漠北十三鷹借我父親大喪之時,劫掠萬敵堂,將全門百餘口殺個盡凈。我來塞外是尋他們報仇來了。”
那漢子聽罷,拳頭捏得喀喀響,恨聲道:“想不到朋友與十三鷹如此深仇大恨。實不相瞞,這十三鷹是大漠一股悍匪,人數雖是不多,但他們心狠手辣,犯案無數,是草原各部的大患,更是我們商家的煞神,這幾年來,死在他們刀下的蒙人也不知有多少。”說著,袒下右肩,道:“朋友,你看這條刀疤,便是一年前十三鷹劫掠商隊我奮起抵擋時留下的,若不是我父親帶人來接應,我早已升天見了菩薩了。”
許懷谷藉著火光看他肩上,果有一條極長刀疤,連肩帶背。看這刀疤,便能想像當日之險,這一刀再深上幾分,這蒙古大漢的肩膀也要砍下來。漢子接着道:“現在我的商隊聲勢已大,十三鷹也不敢輕易動得,可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怎能任人宰割。朋友,你我即與他們有着深仇,我們何不聯合起來剷除這伙草原上的惡魔。”說著,目注許懷谷,頗為殷切。
許懷穀道:“在下正有此意,兄台若不嫌棄在下武功低微,在下便加入商隊,誓死保衛大家的安全。”漢子大喜,拉起他的手走入場中,向蒙古眾人大聲說了一番話,眾人聽了,歡聲雷動,紛紛過來舉酒相敬,許懷谷雖不明白他們說些什麼,敬酒卻是來者不拒。蒙人素喜以酒品評一個人,見他如此慷慨豪邁,俱是喜形於色。
酒飲到歡酣之處,許多蒙古武士便到場中相撲摔角為戲。蒙古人摔角之術天下無雙,這一族神勇彪悍性格的形成,便是受自幼摔跤角斗影響的。
許懷谷幼時習武極勤,根基扎得堅實,少年卻因狂躁輕浮荒廢了許多,待到身逢大難,才知自己的不足,一有空閑便重溫舊日所學。自從得了雙宿飛所授《中庸拳式》,更是日夜研習,不但拳腳功夫頗有進境,更為重要的是明白了許多武學中的至理。此時他見這些武士相互撲擊,身手極為嬌健,步法靈活又不失穩健,出手拉扭,出腿勾踢更是如風似電,不似中原拳法那般花巧好看,近身肉搏時則更為實用。
漢子見許懷谷看得認真,便將摔角中各種規則,以及運用勁力,步法手法一一說與他聽,許懷谷凝神聽着,用心揣摩,於此也學到了許多勾踢扭拉的身手以及運勁法門。仔細思量,許多竟與《中庸拳式》中的定理拳式暗合,要知道這“中庸拳式”乃是天下拳術的正道定理,摔角之術也未脫離拳式的范籌。
第二天一早,商隊收拾齊整,又即上路,這些人都已換上蒙族服飾,許懷谷也穿上一件短袍,再載上氈帽,佩上腰刀,宛然也是個蒙古小夥子了。許懷谷與漢子並騎而行,不住談倫。這漢子名叫俺答,是蒙古韃靼一族一個部落族長的長子,他相貌粗豪,實際上不過二十七歲。
許懷谷聽他談論蒙古形勢,才知道蒙古一族自從中原退回大漠,便分為瓦刺、韃靼兩大部族,瓦刺居西勢強,韃靼居東勢弱。百年前瓦刺攻入中原圍團北京城,為大明兵部尚書于謙率眾擊退,從此瓦刺勢力漸弱,但至今日仍壓制着韃靼。韃靼每年要進貢大量金銀珠寶,族內各部落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而自從土木堡之戰後,明軍封鎖邊鏡,不許蒙漢兩族往來,因韃靼受瓦刺控制,也與明朝相敵對,這樣邊貿便斷絕,兩國貨物不能流通,價值便奇高。於是有些商人冒死來往蒙漢兩地,從漢地帶貨物到蒙境傾銷,再從蒙地帶些貨物回漢境出賣,以賺取豐厚利潤。只是這樣獲利雖巨卻是風險太大,不但要躲避守關士卒,冒着被認作姦細殺頭的危險,還要時時受着草原上的土匪流寇危脅,許多商人都是賺了錢財卻丟了性命。俺答族中便有這樣一個商人,冒死往來漢境,后被靼韃官員得知,要以姦細罪名處死,俺答將他救出,這商人便將其中訣竅相告。俺答是胸懷大志之人,想要成就先祖成吉思汗那般的大業,對於錢財也就加倍的需要,覺得此種方法可圖大利,在商人幫助下建立起一支商隊,從蒙境內帶上毛皮、馬匹、珍珠、貂皮等物,越關到明境銷售,又從明境中購進鐵器、布匹、鹽巴、綢緞等回蒙境傾銷,以此來獲得巨利,每次往返,利潤都在萬金之上。他是族長之子,人力、物力、財力巨大,買通明軍守關士卒、張家口地方官員以及韃靼王公大臣,加之商隊龐大,等閑強盜土匪輕易也動不得,這千難萬險的死亡之路於他只是通途。
許懷谷傾聽俺答述說,對他不自禁的心生佩服,只覺此人膽識、勇毅、才幹、策略便在人才濟濟的中原也是罕有其匹,更不用說是素有蠻夷之稱的塞外大漠了,此人將來成就之大,絕不是現在所能估計的。
中午時分,來到一個市鎮上,銷出一批貨物,此地距張家口不過一日之遙,價格漲了三倍仍是供不應求。俺答聲稱越是向北,貨物價值越高,不肯盡供所需,只銷出三十匹馬的貨物便停止,然後從市上定購一些毛皮之類的貨物,看這收購的毛皮價格,還不及張家口上買價三分之一。許懷谷不由忖道:“這一來一往,所剩利潤五倍都不止,天下經商的恐怕無出其右者,只是這等買賣,卻不是人人都做得的。”
起隊再向北行。商隊的最終目的地是韃靼王朝首府錫林,距張家口有千里之遙,商隊馱着沉重貨物,而且每到一個市集都要買進賣出,行程便慢,半個月後尚距上都數百里。這一日早上啟程時,俺答道:“三日後便是那達慕盛會,兩天之內若是趕不到便要錯過了,從今日起,沿途路過市集不必停下來。”
許懷谷聰明伶俐,半月中學會了許多蒙古語言,已經可以跟俺答簡單對話了,於蒙古風土人情也了解不少,知道這那達慕是蒙古牧民在草枯馬肥的金秋時節,自行組織的一場大賽事。在會上蒙古健兒進行摔跤、騎馬、射箭等多種賽事,評選出勇士,贈以“巴圖魯”稱號,會上還進行一場叼羊大賽,實在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熱鬧非凡的盛會。他少年心性,自從聽俺答眉飛色舞的談論,也頗為嚮往,現在聽到可以趕上參加那達慕時,也是頗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