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分糖
陽曆七月中,鞠文啟接了個大活兒。
村裡小學要重建,木匠活外包,他憑藉更低的出價以及更短的工時擊敗同村趙木匠得到這個機會。
學校要在九月一號開學前建好,鞠文啟不僅要負責房梁門框這些木匠活,還負責打桌椅板凳,從早到晚就沒有閑着的時候。
地里沒活的時候張永梅就把孩子都交給張永麗看着,自己也過來給鞠文啟打下手。
緊趕慢趕,總算在開學前順利完工。
鞠文啟手藝好,幹活實誠,最主要的是便宜,小學校建成后四里八鄉又有不少人家找他打傢具蓋房子,鞠文啟幾乎來者不拒,只要能賺錢不管多累多忙他都能忍。
勤快人餓不死。
收秋之後天氣越來越冷,木匠活暫時沒法干,鞠文啟又跟村裡一部分男人一起進山搞副業。
所謂的副業就是進山扛木頭。
大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裏,幾十個大老爺們兒白天扛木頭晚上擠在一張大通鋪上睡覺,吃的是雪水煮的只有一點點鹽味的蘿蔔土豆,條件真的非常艱苦。
鞠文啟不是第一次去搞副業,他的后脖頸上凸起一個大肉包,那就是扛木頭壓出來的。
張永梅在家待着也不清閑,收完秋張永麗就回家了,她一個人照顧家裏三小一老,天氣好的時候進山撿柴禾,晚上還要抽時間給一家老小做衣服絮棉襖棉褲。
鞠敏和鞠靜真的特別懂事。村裏的孩子成天在外邊瘋跑,院子前的河面結了冰,天天都有孩子在上面滑冰車,倆孩子卻一次都沒有去過,就在家幫着照顧鞠靈和瘋奶奶。
張永梅也勸她倆多出去跟村裏的小孩兒玩一玩,鞠敏扒拉着不倒翁悶悶的回答道:“我不愛跟他們玩。”
哪裏是不愛跟別人玩,是每次玩都要被欺負,都會聽到一些不好聽的話,她們乾脆就不跟別人玩了。
一開始張永梅不知道這些就以為是自己家孩子格楞子不合群呢,有一天她無意中聽到一群孩子背後議論鞠敏姐妹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村裡人都知道鞠老三家窮,鞠老三夫妻倆去誰家串門誰家都害怕,就怕他們張口借錢。鞠老三家孩子去跟別家孩子玩,但凡誰找不見什麼東西都會怪姐妹倆,說她倆是小偷,自己沒有就偷別人的。
孩子懂什麼呢?其實就是家裏大人說的多了被他們記住,轉頭再說給鞠敏姐妹。
鞠靜還小不大懂,鞠敏卻什麼都明白,她跟那幫人解釋不明白,也不樂意總被人說,那乾脆就拉着鞠靜不去跟別人玩,省事兒。
張永梅躲起來狠狠哭一場,再面對孩子的時候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轉天鄉里有大集,張永梅讓鞠敏看顧好家便早早的去趕集,一直到傍下午才回來。
她買不少東西,鞠敏姐妹好奇的圍着她背回來的大袋子看,明明好奇的不行卻還等着她發話才敢打開袋子。
張永梅心疼的看着倆閨女,輕聲道:“打開看吧,有給你們買的東西。”
原本張永梅是打算給倆孩子買兩套衣服兩雙鞋,再買點頭花玩具什麼的,反正也快過年了,提前讓孩子們高興高興唄。
可一到攤位上問清楚價錢她就改主意了。
又不是沒有衣服鞋子穿,乾乾淨淨就好沒必要買新的。家裏也沒多少余錢,一分一毛都要花在該花的地方,能省就得省下來。
日子是給自己過的,根本沒必要因為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就打腫臉充胖子。
於是,在大集上轉悠好幾圈,花錢買的都是家裏最需要的東西,只給倆孩子稱了一斤糖塊。
一斤硬糖塊兒也把倆孩子高興的不行,鞠敏拍走鞠靜的小手,自己從袋子裏摸出四顆糖,然後把袋子仔仔細細的系好放到鞠靜夠不到的炕柜上面。
“姐,我不偷吃”,鞠靜很委屈。
鞠敏才不信,給她一顆糖的同時說道:“你以前還說不偷吃妹妹的奶粉呢!”
鞠靜把糖含進嘴裏,更委屈的說道:“我吃妹妹就要挨餓,我就不偷吃了。”
鞠敏沒搭理她,自己剝了一顆糖放進嘴裏,把剩下的兩顆分給張永梅和瘋奶奶。
張永梅不肯吃,把糖放到炕梢上:“我不愛吃糖,你倆吃吧。”
鞠靈原本坐在炕上玩兒不倒翁,見別人都有吃的她沒有特別著急,哈喇子順着嘴角往下淌,出出往炕梢爬去拿張永梅放下的那顆糖。
眼看小手都要碰到糖了,鞠敏和鞠靜一左一右薅着她的腳脖子拽回來。
“你還太小不能吃”,鞠靜也不管妹妹能不能聽懂,小大人似的教訓道:“你要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才能吃糖。”
鞠靈當然聽不懂,吃不着小嘴一癟哇哇哭起來。
張永梅出去抱柴禾燒炕不在屋裏,鞠敏低頭疊糖紙不吱聲,鞠靜指望不上別人只能自己哄妹妹。
她非常不舍的把自己的糖吐出來捏在手裏,心疼的說:“就給你嘗一口,嘗一口就不準哭了。”
說完,她捏着糖在鞠靈的嘴唇上蹭一圈,沾上甜味后趕緊把糖塞回自己嘴裏。
鞠靈舔舔嘴巴,甜的,一臉的眼淚鼻涕口水咯咯的笑起來。
小孩子的快樂就是這樣單純簡單,轉眼到了小年兒,鞠文啟帶着辛辛苦苦賺到的錢回家,全家老小都樂呵起來。
晚上老小都睡着后,張永梅和鞠文啟又從被窩裏爬起來,照着手電筒數錢。
“忙忙活活這一年,就攢下這麼點錢”,數完,張永梅嘆息道。
鞠文啟嘿嘿笑着道:“行了,不少了,慢慢來唄。咱先過個好年,年後買頭牛好種地,光借孫叔家的牛用也不是個事兒。天暖和點咱就動工蓋房子,咱家這破房子年頭太久,風雪大點都撐不住,我在外邊兒老擔心你們在家出事。”
買牛和蓋房子都勢在必行,張永梅就是在心疼錢也不會在這方面省錢。
她又仔仔細細的數一遍錢,不確定道:“夠嗎?光買一頭直接能下地幹活的牛就得不少錢,再蓋房子,咱這點兒錢恐怕不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