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澶淵之盟
()聽馬小知說完趙思睿小王爺的決定后,王管家與孫機兩人都吃了一驚。王管家皺眉道:“小王爺怎麼會出此下策?”孫機卻長嘆一聲:“為天下蒼生着想,掌門還是輸了吧。唉,難道我永嘉派該有此一劫?”
馬小知不禁搖頭:“叫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氣?我已經計劃好了一切,眼看着就可以對高萬峰動手,將玄武派徹底剷除,撥掉我永嘉派的這顆眼中釘,劉掌門卻出來打了我個措手不及,唉。”又對王管家道:“我請你來,就是要問問你,小王爺趙思睿究竟有無把握做上太子的位置?若是他有十分的把握,我倒不要再煩這個心。”
王管家苦笑:“我以前就說過,目前誰也說不準。”
馬小知道:“難道皇上全力幫他,也沒有用?”
王管家道:“我已對你說過,皇上為宰相呂雲起大人所制,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這事你到現在大概還是不信,嘿嘿,皇上要是能在朝中予取予求,那當初就不會招我們這些帶兵的文官入朝了。招我們入朝,一是做小王爺的後盾,二是制約呂雲起宰相的。不過我大宋祖制對禁軍的約束頗多,不得帶兵干預朝政就是一條,因此我們這些帶兵的在朝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
馬小知苦惱道:“如果小王爺趙思睿沒有爭到太子之位,真的要從遼國借兵。那成功地把握有多大?”
王管家皺了皺眉:“以如今的情勢來看,成功的把握倒是很大。若不是這樣,小王爺也不會想出借兵這一招。小王爺入朝後,皇上大概是為了遼國的那位公主與遼國來往既方便,又不被人察覺,已將北方防軍的將領換成了小王爺的人。”
馬小知道:“難道皇上就沒有想到小王爺黔驢技窮后,會狗急跳牆。跑去找遼國的舅舅幫忙?難道他一點兒沒做防備?就是個普通人,也應該想到這一點地。”
王管家嘆了口氣:“只怕皇上覺得不需要防備。在他看來。自己是真龍天子,做什麼事都能做得成,立小王爺為太子,自然是小事一樁。嘿嘿,以前他年輕,自然是這樣,可現在他年老多病。呂雲起宰相又趁機把持着朝政,他做起事來,就沒年輕時得心應手了。
只是形勢雖然變了,但皇上以前的那種感覺還是沒變。既然小王爺登上太子之位是十拿九穩地事,他又怎麼會想到小王爺會有其他的心?又怎麼會想到防備這種事?至於朝中的大臣么,他們倒巴不得遼國人打過來。”
馬小知一楞:“巴不得遼國人打過來?這話怎麼說?”
王管家笑道:“這樣我大宋才好反擊啊。”
見馬小知與孫機兩人都有點不懂,王管家就道:“此事說來話長。自從前代的石敬瑭自甘無恥,為了從遼國借兵。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后,我中原就失去了屏障,那遼國大軍就可長驅直入,橫行中原。我大宋開國后,銳意進取,想收復那幽雲十六州。奈何天不助我,最後只好與遼國人訂下了‘澶淵之盟’。
若不計前事,僅論當時的情況,那‘澶淵之盟’,倒是讓我大宋佔了便宜。遼國人不但將幽雲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還給了我大宋,還將遼國當時已佔的我大宋其他數十州全部歸還。”
馬小知心中奇怪:佔了便宜?自己學地歷史書上可不是這麼說的啊。
王管家繼續道:“只是‘澶淵之盟’中有三節一直為朝中士大夫詬病,一是那幽雲十六州本來全是屬於我中原的,如今按照盟約,卻成了遼國的,在大家看來。不能收復前代的失地。就和割地沒什麼區別。”
馬小知心道:什麼遼國的、大宋的,以後全部都是中國的。以後不但大宋人,就連那遼國人也是中國人,以後大家都是兄弟,鬧個什麼勁啊。哎喲,不好!王管家說要滅掉西夏,其實那西夏以後也是中國地,西夏人也是中國人,這個自己要不要對王管家講?叫他不要鬧了?只怕自己說了王管家也不會聽。
王管家又道:“二是按照盟約,兩國皇帝世世代代永為兄弟。嘿嘿,自古以來,蠻夷就該是我華夏的臣子,現在卻與我華夏同提並論,朝中的大臣,自然咽不下這口氣。第三么,我大宋每年還要給遼國銀子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馬小知心想,自己學的歷史書上都說賠了款,原來賠的這麼少啊,不要說朝廷,就是我永嘉派也負擔得起啊,和打仗死人相比,花這麼點錢買和平,倒也值得,只是奇怪,這遼國人胃口怎麼這麼小?於是問道:“這麼點錢,遼國人怎麼肯了?”
王管家笑了笑:“我大宋當時的底價是一百萬兩,當年地寇準寇大人暗地裏對前去和談的人道:‘若是超過了三十萬兩,我以後一定千方百計地找你的岔,把你處死。’故而和談的人就咬住三十萬兩底價不放,再加上我大宋派出去的人嘴上功夫了得,那遼國人不是對手,次次都被說得啞口無言,最後只好同意。
和談的人回來后,皇上問要出多少錢,那使者當時豎了三根指頭,皇上以為是三百萬兩,不禁皺眉:‘不過能將被遼國人占的地要回來,也是不錯。’後來聽說是十萬兩銀子,二十萬匹絹,不禁失聲而笑,當即就同意了。”
馬小知心中不禁覺得好笑,原來嘴上功夫在兩國談判時也能派上大用場,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讓自己去呢。
王管家接着道:“那盟約中還有一條,兩國須在國境上設立專門的地方,供兩國商人貿易用。我大宋的商人頭腦靈光,做生意自然精明,故而每年從遼國人身上賺回來的銀子,遠遠超過了三十萬兩。雖然我大宋在錢財上沒吃虧,但名聲上實在不好聽,自古只有蠻夷向天朝進貢,哪有天朝向蠻夷進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