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愛的副產品
就像美劇《犯罪學心理學》用無數集真實案例改變的劇集所證明的,所有心理問題都來源於不幸的童年。
郝瑟的家庭,在很多人看來,和不幸是完全掛不上關係的。幸福的家庭往往雷同,不幸的家庭其實也不見得多有創意。最常見的就是父母的婚姻的不幸造成孩子童年的不幸,但在郝瑟的身上,確實恰恰相反的情況。
郝瑟的父母,婚姻太幸福。
結婚二十幾年,郝瑟的爸爸郝志康始終反科學地維持着對郝瑟的媽媽黎小小遠超平均值的狂熱愛戀。一對恩愛的夫妻,男的事業有成,女的貌美如花,還有一個長得像小天使一樣的可愛女孩,簡直是夢幻中的幸福家庭。
然而郝瑟從來沒有體會到這種被外人羨慕的“幸福”。
所有人都覺得你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你卻感覺不到幸福,這聽起來,更像是你的錯。
可是他們那麼相愛,以至於郝瑟比起兩人愛的結晶,更像是“愛的擺設”,因為他們太忙於相愛了。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中心,對於無數的中國家庭來說,這個中心一般是孩子,但對於郝瑟他們家來說,這個中心卻是孩子他媽。
黎小小總是忙着自己的小情緒,郝志康則總是忙着處理黎小小的情緒,而郝瑟……郝瑟卻彷彿成了一個沒有情緒的人。基本上郝瑟在家裏有存在感的時候,都是黎小小突然享卡里自己是個媽媽,需要關心一下女兒的時候。
比如孩子一出生,孩子他媽熱淚盈眶地抱着皺皮猴子似的小嬰兒,像所有影視劇里一樣飽含深情地喊了句“小寶貝”。然後就如瀕危動物被孩子他爸嚴格地監護了起來,等出了月子,孩子他媽就開始忙着恢復身材,美容購物,瑜伽課插花課彩妝課。而小寶貝就從護士、護工的手裏,傳送到了保姆手上。媽媽會在寶貝兒被保姆哄睡之後,站在搖籃旁邊用充滿母愛的目光看着熟睡的寶貝兒,而爸爸則會適時地出現,很有男子氣概地摟住媽媽的肩膀,哦,如此幸福而溫情的一家。
但神奇的是,直到要把三歲的孩子送去幼兒園“體驗團體生活”,才突然發現自己的“小寶貝”居然連個名字都沒有。
因為黎小公主當時特別喜歡李商隱的“錦瑟無端五十弦”,於是打算給小寶貝取名郝錦,萬幸愛妻狂魔良心未泯,用“郝瑟”代替了“郝錦”。
比起“好緊”,“好色”的確算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萬幸夫妻雙方,至少還有一個老司機,不過話說回來,要是夫妻雙方都不會開車,那就沒有郝瑟什麼事兒了——畢竟都沒機會形成。
但既然郝瑟已經存在,並且沒有被送進孤兒院,並且還擁有一個並不需要工作,並且天真爛漫總是心想事成的媽媽,所以,自從郝瑟“放棄”自己的事業,選擇回國之後,她也同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