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部制!
“六部各司其職,辦事效率將會比現在更大!”孟歌再次感嘆一聲。
“那麼陛下任誰為六部尚書?”孟歌作輯問道。
魏琊陷入短暫的沉默,沉默片刻之後,便開口回道:“禮部尚書為張道,工部尚書為楊右,兵部尚書公孫信,戶部尚書暫時懸空,吏部尚書也暫時懸空,刑部尚書重升!”
孟歌和魏辛聽完這些話,都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
“待會寡人會將品級制和六部制寫成兩本書,明日朝政之時,將兩本書發下,在商討科舉等事宜!”魏琊神情肅穆的說道。
“諾!”孟歌和魏辛神情恭敬的作輯應道。
“若無事,臣先行告退!”孟歌再次行禮告退道,魏琊點了點頭,隨即便轉身離開藏書閣。
孟歌走後,藏書閣就剩下魏琊和魏辛兩人。
魏琊瞧了一眼魏辛,看其原地杵着,頓時沒好氣道:“還愣着幹什麼,抄書!”
“啊?”魏辛猛然一愣,頓時露出苦瓜臉。
“啊什麼啊,父皇也是為你好,你作為未來的皇帝,最應該了解六部權責,現在讓你抄錄,就是讓你更加深刻,到時候等你接手父皇,你才能更好的運轉朝堂!”魏琊大義凜然的說道。
“好吧!”魏辛無奈點了點頭。
一段時間之後,魏辛拿出一道道空白竹簡,將品級制和六部制詳細寫下。
亥時三刻、丞相府!
皓月懸空,銀白色月光灑射普天之下,夜靜時分,打更人在遊街敲鑼。
丞相府內堂之中,孟歌坐在案桌前,思考着剛才陛下說的六部尚書和品級制,越想越佩服。
踏...踏...
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從堂外傳來,不到數息時間,就見一名年齡在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穿着黑色官服從外走進來,觀其官服綉着“白鷳”圖案,就知不是小官!
此人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五官良好,相貌頗為英俊,眉宇間散發著精幹之氣,來者正是國戶司國戶令唐央!
唐央神色帶着一絲疑惑和不解,不知這深更半夜的,丞相為何召自己前來。
唐央帶着疑惑和不解走到孟歌面前不遠處,便輕輕彎腰作輯行禮道:“下官唐央,拜見相邦大人!”
“坐吧!”孟歌神色淡然的指向右側的坐席。
唐央行禮道謝,擺正官袍,不慌不忙的跪坐在一旁,入座之後,唐央就有些迫不及待的對着孟歌作輯問道:“不知相邦大人深夜喚下官前來,所謂何事?”
“本相問你,入仕多久了?”孟歌反問道。
唐央聞言,越加疑惑,但疑惑歸疑惑,還是恭敬的開口回道:“下官二十一歲入仕!”
“在國戶司幹了幾年?”孟歌神色淡然的再次問道。
“十二年!”唐央如實回答道。
孟歌點了點頭,“十二年,你在國戶司幹了十二年,對帝國各地戶口了如指掌,本相再問你,有沒有往上爬的心思?”
“啊?”唐央一愣,明顯沒有料到孟歌會問這個,當即從座位起身,走到孟歌前面,誠惶誠恐的彎腰作輯回道:“回相邦大人,下官不敢!”
“哈哈!”孟歌輕笑一聲,“在本相這裏就別裝了,往上爬的心思誰沒有,特別像你這種在一個位置幹了十二年的老官吏!”
唐央低頭不語。
“本相剛才宮裏頭出來,陛下決定改換朝堂制度......”
孟歌將品級制、科舉、六部制一一告知唐央。
“什麼?”唐央猛然一驚,這可是大動作啊!
“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已有人任職,戶部和吏部處於空位...”孟歌語氣深長的說道。
唐央聞此言,頓時激動起來。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懂這句話啊,自己要升了,相邦大人要提攜自己!
“戶部職責與國戶司差不多,也是管理全國籍貫,只不過加了國庫及各州錢倉糧倉,你任國戶令十二年,讓你任職戶部尚書最適合不過,所以,本相打算明日早朝之時,向陛下舉薦你為戶部尚書!”孟歌眼睛閃爍着精光,語氣淡然的說道。
唐央是一個人才,管理國戶司這些年來,井井有條,效率高超,擔任戶部尚書最好不過。
唐央激動的面色漲紅,心臟都在砰砰跳,當即恭敬萬分的作輯喝道:“全聽相邦大人的!”
“嗯,下去吧!”孟歌淡然的點了點頭。
“諾!”唐央恭敬的應道,隨後便告退離開。
唐央走後,孟歌深深吐出一口濁氣,感覺十分疲憊,一段時間之後,也入房休息了。
第二日,辰時,皇宮、太正殿!
魏琊身穿金絲玄鳥冕服,頭戴十二串旒珠冕冠,腳穿燙金黑舄,威風凜凜的坐在金燦燦的帝椅上,犀利的目光打量着群臣。
“司忠,發下去!”魏琊面無表情的輕喚一聲。
“諾!”司忠恭敬的作輯應道,隨即便與小六子兩人捧着木盤走下大殿,木盤上都擺放着十幾道竹簡...
除了孟歌、魏辛和國戶令唐央知道這是什麼,其餘人都露出疑惑之色,心想,陛下這是幹什麼。
文武百官都猜不透魏琊的意思,但當展開竹簡觀看,就知道魏琊的意思了。
改革!
改制朝堂,科舉、九品官制、六部制!
“嘶!”
朝堂響起一陣倒吸涼氣的聲音,每個人神色各異,有震驚和驚訝,也有忐忑,為何忐忑?既然改制朝堂,那麼如今眾大臣的位置就有可能調動,會升或者降。
有不少人仔細觀看竹簡,想從中找到自己的名字,看看自己有沒有被任命為尚書。
魏琊見眾大臣面露震驚之色,不禁笑了笑道:“寡人決定將朝堂改新換代,不再任用三公九卿制,採用九品制和六部制,兩種制度的詳情,都寫在上面,你們好好看,至於科舉之事,待會再說!”
一段時候之後,文武百官都將科舉、九品制、六部制詳情看完,算是大概了解其中的意思。
文武百官都對此為之震撼,傻子都明白,除了九品制只是科舉附帶的玩意,六部制和科舉都是利國利民的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