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結交與聲勢
樂正初曾經和杜蘭真講過其中訣竅,分享過他爭真傳時的經驗,便是從些細微處入手,給自己加分。
自從六大宗門搞了個“真傳弟子”的概念之後,其他宗門有樣學樣,以六大宗門的制度為標杆,也紛紛弄這“真傳之爭”,這所謂的真傳拿到整個戡梧界到底有幾分面子和影響力倒不去提,總之各家弟子爭得很是賣力。
而對於這些稍弱一籌的宗門來說,弟子想爭真傳,聲望、功績就沒那麼重要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弟子在宗門之外的聲勢。
倘若這弟子在宗門外廣交好友,與六大宗門有名有實力的弟子相識,能請得這些好友前來助拳,甚至於結交些元嬰前輩,讓元嬰真君能賞他幾分薄面,那這弟子在宗門內便將頗得重視,爭真傳時,能給自己狂攬籌碼。
雖則極塵宗在戡梧界地位極高,不太在乎自家弟子是否去結交什麼宗門外的元嬰真君,也不在乎弟子是否知交遍天下,認得什麼青年俊傑,但若是弟子真能做到這些,也確實能給自家加點分的。
樂正初當年爭真傳之位時,對手陣容比較強大,兩人爭奪真傳時,頗有種互不相讓之勢,樂正初為了給自家增加籌碼,在這些方面死命下功夫,甚至乾脆跑去虛空海待了六十年,最終順理成章上位。
杜蘭真籌謀了六十年,論起那三個基礎方面來說,比樂正初尚要強上不少,而她冷眼觀望,目前所知的人里,似乎沒有誰能在這三方面勝過她。
馮沛凝此時提及的,便是讓她在極塵宗外廣交同道,壯壯聲勢了。
是杜蘭真想爭真傳,她自然想過這個方面,為防意外、為了保證自己的成功無可爭議,她確實也打算出去多轉轉,把自家聲勢給打出來,但這不算當務之急,她剛回宗門,沒必要這麼趕。
“等過段時間吧。”杜蘭真隨口說道,忽地又挑眉,“怎麼,你有什麼推薦?”
“算不上推薦,只看你心意。”馮沛凝輕描淡寫,顯然對自家接下來的話不以為意,“之前有人想要結交你,卻遍尋你不見,不知道從哪打探到我與你相識,求到我頭上來,打探你的消息。我說我並不知道,他也不失望,估計是早就和許多人打探過了,給了不少好處,委託我若見到你,提他一句。”
馮沛凝同她說起這件事,便是那人予了她好處,而這件事也就到此為止了,她絕不會再多說一個字,無論杜蘭真是什麼態度,她都不會管。
馮沛凝與杜蘭真相識幾十年,非常清楚後者是什麼性格。杜蘭真並不怕別人想從她身上得到什麼,她只在乎她能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故而,說起這事來坦坦蕩蕩,絲毫不擔心杜蘭真不悅。
杜蘭真確實沒有不悅。
“這是什麼人,這麼大手筆,竟能一路找到你頭上?”杜蘭真笑道,“他想認識我做什麼?”
“這人是玄霧宗弟子,名叫郁飛章,修為已臻金丹期,他為什麼想認識你倒是沒說,不過,我猜是因為他想奪他家真傳之位。”馮沛凝見杜蘭真真的有興趣,便一一說來,“這玄霧宗說來還算有點名氣,有兩位元嬰真人坐鎮,也算是一流宗門了——當然,與本宗不好比。”
“我聽說過玄霧宗。”杜蘭真笑道。當初她方築基,便被徐靈雨派去在元嬰大典上迎賓。既是迎賓,自然得知道自家到底要來什麼客人,否則客人來了,錯漏百出,那豈不是成了笑話?而以極塵宗在戡梧界的聲望,有頭有臉的宗門總歸要派些人來恭賀,基本上戡梧界有數的宗門都齊聚一堂。
因此,她藉機把戡梧界有些名望的宗門簡單了解了一遍,這個玄霧宗有兩位元嬰真君坐鎮,已經算得上有排面,自然也被她記下了。
“他這是想同我互利互惠?”杜蘭真說到此處,不免好笑。這個郁飛章想結交她,也是非鶴樓之後的事,想必他以為杜蘭真只是個築基修士,他提前下手,算是折節相交,多半能夠成功。
然而杜蘭真一去二十七載,一回宗門,金丹已結,丹竅已開過十四竅,身份與當日不可同日而語。毫不客氣地說,以她現在的身份,她絕非哪個無名之輩想結交便能結交上的!
不知道那個郁飛章發現局面變成了這樣,會是個什麼表情。
“想來,他差不多就是這個打算吧。”馮沛凝聽她這麼說,也忍不住露出些笑意來,“他這些年斷斷續續常來問,似乎一直沒有放棄,我想到了,便提一句。”
“等我把洞府建成,開一場喬遷之宴,到時多請些朋友來聚聚,不拘是誰,來者即是客,那位郁飛章若是仍有興緻,也可以來。”杜蘭真略一思忖,朝馮沛凝點點頭——她目前並沒有把精力放在四方結交上的打算,但有人想結交她、給她送聲勢,她也不會拒絕。
“我回去給他一個消息。”馮沛凝點點頭,她只是傳個話,隨便提一句,和這個郁飛章並沒有什麼交情,略微一提,便把話轉到其他上去了,“有件事我不和你說,總也有人要告訴你。最近伏魔寶境空了,之前關押的邪修基本死絕了,六大宗門威勢下,也沒什麼新的邪修出現,故而,六大宗門有意向金丹修士開放伏魔寶境。”
“伏魔寶境?”杜蘭真一怔。
專門關押邪修、連元嬰期邪修也只能在裏面飽受酷刑的伏魔寶境,向金丹修士開放?這是要人命啊?
“估計只是放開一部分,讓你們進去歷練吧。”馮沛凝也不大清楚,“這件事傳得很廣,很多人都知道,前兩年沸沸揚揚的。我不是金丹修士,也沒想到再見面你就結丹了,故而不算很了解,你若是有心向其中一試,可以問問須晨真君。”
“伏魔寶境空了……”杜蘭真點頭應下馮沛凝的建議,悠悠一笑,“闔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