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晉帝之威
“飯桶,一個使臣團少說也要十數人,如何能跟丟了!”晉武帝有些惱怒。
“那秦國的使臣一直在繞山路,那中山國走的是水路,我們的暗探地形不熟又不敢跟近,加上那來使們想必是有意為之,於是就跟丟了。我已經吩咐暗探仔細觀察近日出入皇城的人,一有可疑立刻來報。”
“此事你盯緊些罷,朕放心你。”說完晉武帝便繼續看奏章了。這時,一個小公公探身進來立在門邊,元熹過去問了何事就讓小公公下去了。
“皇上,貴妃來了,此刻就在殿外。”元熹輕聲說道,生怕自己的聲音打擾了晉武帝。
晉武帝偏頭想了想,起身往中殿走去,吩咐元熹去傳了貴妃進來。
貴妃看到元熹來傳自己進殿舒了一口氣,只要還能見到皇帝的面,自己就還是有希望的。看到成寧乾回來時候的樣子,她就感覺到不安,果然,聽完成寧乾的回復,她深知自己這次是急於求成,大意了。關於青龍山莊的事情,她本來就只知一二,為了不讓兒子落於太子之後,這次竟然沒有想清楚,也沒有查清楚就冒冒然讓自己的兒子成了出頭鳥。不管那姜仲坤是什麼來頭有什麼意圖,今天此舉,只怕已經傳入晉武帝耳中,如果晉武帝起了疑心,自己這麼多年的籌謀恐怕到最後只是一場空。越想貴妃越害怕,她知道自己必須主動去求見晉武帝,否則按照晉武帝的脾性,只怕要冷落自己一段時日。若真如此,皇后絕對會趁人之危殺她個措手不及,那她的父親必受波及而自己的兒子也會離那至尊之位越來越遠。要知道那芷蘭閣里的杜英姿杜婕妤可至今連皇帝的面都沒見到,而那平北大將軍杜安后如今跟賦閑在家沒什麼區別。儘管已經坐不住了,貴妃還是精心裝扮了一番又命人將小廚房做好的精美點心帶上這才來到宸極殿求見。
跟着元熹進了中殿,貴妃趕緊行了蹲禮,卻遲遲沒有等到晉武帝的回應。貴妃自小嬌生慣養,進宮后也是寵冠後宮,從來行禮都只是做做樣子,何時像現在這樣動真格,就在貴妃感覺快撐不住的時候,晉武帝終於出聲讓她起身了。貴妃強作鎮定,擠出一絲笑容,抬起頭,剛想說話,正巧對上晉武帝探究的眼神,心中越發的不安起來。
“皇上,臣妾做了桃花糕,您嘗嘗。”說著貴妃將裝着糕點的盤子從食盒中拿了出來放在晉武帝手邊。
晉武帝順手拿了一塊,嘗了一口,便道:“嗯,不錯,糯而不粘,唇齒留香。貴妃今日只為送着糕點前來?”
聽着這貌似無意的問話,貴妃心中‘咯噔’一下,平時晉武帝都是直呼自己的閨名,今日卻是這冷冰冰的‘貴妃’,似是在提醒着她謹記自己的身份,謹記自己的一切都是晉武帝給予的。貴妃差點就要下跪請罪,但是心念一轉,想道:不行,不能請罪,我何罪之有,寧兒又何罪之有。皇上現在頂多是有所疑心,若是我自己承認了,不就坐實了皇上的猜測嘛。強壓下心中的恐慌,貴妃復又笑意盈盈地坐到晉武帝身側,雙手輕挽晉武帝的手臂,說道:“臣妾這是遇到難題了,來向皇上求助呢。”
“難題?”晉武帝挑了挑眉,心中想着怎麼這一個個地都喜歡拿‘難題’為名義來找他,想到杜嘯的那道‘難題’,晉武帝的臉色又暗了幾分。
可惜貴妃並不知道當時的具體情況,否則以她的心思,怎麼也不會拿‘難題’來開這個口了。
貴妃看到晉武帝臉色陰鬱,只當是他疑心未消的緣故,於是連忙道:“這幾日寧兒越發的胡鬧了,皇上也知道,寧兒從小喜歡習武,這次聽說青龍山莊莊主是世外高人,鬧着非要拜師學藝,臣妾不允,誰知他竟然求了臣妾的父親與他一同前去求見那姜莊主。雖然碰了一鼻子灰,可是還不死心,剛才又來求臣妾讓臣妾來找皇上說情。皇上,寧兒胡鬧都是臣妾管教無方,還請皇上降罪。”貴妃說著收起了笑容,起身就要跪下去,晉武帝眯了眯眼,撇去臉上的不虞,將貴妃扶了起來。
貴妃心中一喜,面上卻是一副擔憂的樣子:“皇上,臣妾求皇上去看看寧兒吧。寧兒並非不知好歹,他是許久不曾見到皇上,再加上那日鬥毆的事情,怕皇上再也不理他了。他這次其實是想求了那姜莊主指點一二讓他在武學謀略上有所進步,這樣興許皇上知道了一高興就會喜歡他了。”
晉武帝拉着貴妃的手讓她坐在了身側,嘴上說著安慰的話,但是目光卻是看向別處不知道在想什麼:“寧兒是朕的兒子,怎麼會不喜歡他,你回去告訴他,朕這幾日忙於接待各國來使的事情,等得空了就去看他。還有那拜師學藝之事,他身為皇子,怎能自降身份,他若真心想學,朕自會安排一個合適的師傅給他單獨授課,如何?”
貴妃欣喜,道:“那臣妾替寧兒謝皇上恩典。臣妾就不打擾皇上批閱國事了,臣妾告退。”
“嗯,去吧”,貴妃轉身之際,晉武帝又別有用意地說道,“告訴你父親,雖然隔代親,但也不能事事由着外孫。他是兩朝元老,朕有很多地方還要仰仗他,但他若是真想要含飴弄孫,朕也不強留。”
貴妃聞言如芒在背,跪安后便退了出去。候在門外的掌事姑姑看貴妃心神不寧的樣子連忙上前攙扶,卻發現貴妃的手心全是汗。走了一會兒,掌事姑姑看四下無人,忙問到底如何了,是不是皇上不肯相信貴妃的言辭。
貴妃這時才有些回過神,但是還是有些慌亂:“我只推說是寧兒想要拜師學藝讓皇上開心,皇上應該是信了。可是最後,最後那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難道,奶娘,這段時間斷了與父親的聯繫,讓寧兒也不要出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