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女子焦慮
當我還是少女的時候,我在讀《張愛玲選集》的時候,看到了女作家張愛玲一些關於中老年婦女對於少女的那些溢於言表的嫉妒與焦慮,是的,女人之間不僅僅是只有閨蜜這種關係的,其實女人與女人之間的心理學與人際關係的複雜程度,似乎張愛玲寫的書也沒有完全的講透徹,再加上這些年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很難用一本書來講清楚女人世界中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與心理學狀態,雖然很複雜而且難描述,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令人們倍感焦慮的。
如果我們把談戀愛的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比喻成如同煙草一般的容易令人至癮心理依賴,那麼女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卻是垂蔓號角的躍躍欲試的戰爭,女人之間分享八卦,分享空穴來風,分享勾心鬥角,分享焦慮,她更加接近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最真實也是最現實的一面。
突然我想起了老上海灘上那個大明星阮玲玉,是的她是因為空穴來風,流言蜚語,與惡意誹謗而傷害死去的。人們未免唏噓,“江湖險惡”,可是為什麼在那個時代就沒有“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樣的兒女情長,溫柔以對的愛情呢?為什麼愛情總是跟隨着誹謗?為什麼“流言殺人”作為阮玲玉女士的遺言飄蕩在老上海灘的江湖上?
《紅樓夢》裏面“是非多由誹謗生”的晴雯姑娘,即便是因為晴雯姑娘“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但是整個大觀園對晴雯姑娘的敵意,難道真的僅僅是因為誹謗嗎?雖然拿晴雯的故事來比喻阮玲玉女士多少會有一些不太貼切的比喻,但是在那個古老的時代,誹謗殺人好像與網絡霸凌有着異曲同工的默契的相似。其實輿論與流量都是雙刃劍,在流量這個詞誕生之前,人們稱大眾關注的新聞信息為輿論,但是隨着網絡平台的興起,流量變現這個巨大的金錢商機,因為流量的幾何式的遞增與上萬億計閱讀與轉載,讓大數據流量背後流量變現的巨大網絡紅利,在巨大的變現利益誘惑的面前,很多人為了利益踩踏了道德與法紀,去用那些遊離在法律與道德邊緣的邊緣性話題來賺取流量,但是流量變現帶來的巨大紅利湮沒了道德的聲音,“人性本惡”這個孟子的言語在霸凌這件事上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舊社會的家庭中,會有一句俗語那就是“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可能女人們之間的是非不是故意的,但是雖然是不故意的是非,但是這是幾千年來中國農耕文明給中國人留下的惡習,那些女性覺醒的新思潮才剛剛蘇醒,還沒有來得及應對這個物質逐漸成長中的社會,而在那些窮困的地帶,人們覺醒的更加的緩慢,所以偏遠的村子陋習屢禁不止,覺醒起來的都市麗人卻會在社會現實的捶打中漸漸的顯得迷茫而不知所措。一個社會的女性群體的進化過程是複雜的,但是沿用陋習卻相對簡單膚淺。做膚淺的人要比作覺醒的人容易許多。所以作為女子,讓我們怎麼能“不焦慮”?
。